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十年动乱”的历史警示

“十年动乱”的历史警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十年动乱”的历史警示

[摘 要]“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回顾中国“十年动乱”的历史,科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既能对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进深化全面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又能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对人民负责任的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才能保证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警醒

一、“文化大革命”产生的背景

(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武装运动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学生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日益高涨,美国侵越战争逐步升级,中苏关系因苏联的霸权主义而日益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陷于分裂,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毛泽东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共产党、工人党面临着修正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存在修正主义复辟的危险。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度关注对整个世界形势,对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二)国内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60年代前几年,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思考,党的领导层对国内形势和经济调整政策产生了不同看法,毛泽东把调整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当成资本主义,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正确,“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不可动摇,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二、“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1965年11月10日,在江青的授意下,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评新编历史剧》的文章,点名批判了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这就成为了“文革”的导火线。

1967年1月6日,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

令部”等造反组织在江青、陈伯达、张春桥等策动下召开“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夺取了上海市委的权,这就是“一月风暴”。1月8日,毛泽东表示支持并号召夺权。随后,山西、山东、贵州、黑龙江等许多省份陆陆续续开始“全面夺权”,造成“打、砸、抢、抄、抓”横行无忌,导致“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无政府状态,形成“天下大乱”局面。

(二)延续阶段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九大召开,林彪、江青一伙的骨干分子进入中央政治局,大大加强了他们在党中央的势力。九大以后,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这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彻底否定所谓“修正主义路线”,贯彻九大方针,把全国各方面工作纳入“文化大革命”的轨道。于是,继续开展“革命大批判”、“清队”、“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分子,使清队工作扩大化。同时,开始精简机构、下放干部,走所谓“五七干校”

(3)道路,使大批干部、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1973年7月,毛泽东提倡批林批孔,以维护“文化大革命”。1974年1月初,江青、王洪文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江青一伙借机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毛泽东及时发现江青等人的阴谋,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并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和“组阁”的野心,使其阴谋受挫。

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通过指责由邓小平转交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等写的信,号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继而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再次陷入混乱状态。

中共十大后,王洪文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春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江青与姚文元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们四个人结为政治团体,搞宗派活动,妄图篡党夺权。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也就到此结束。

三、“文化大革命”的警示

(一)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大革命”是在捍卫马列主义所谓“纯洁性”的口号下发生的。但是,事实表明,“修正主义路线”、“资本主义复辟”是虚有的,被打到的“走资派”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从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政治运动削弱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文革”期间,个体经济、商品经济被认作“资本主义”;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修正主义”,“大锅饭”、“平均主义”泛滥;“宁要社会主义一根草,不要资本主义一棵苗”、“批判唯生产力”等观点盛行。人民生产没热情,科技进步缓慢,经济效益普遍下滑。据统计,按正常发展速度计算,“文化大革命”共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约五千亿元。这表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新时期,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克服一切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加快推进全面改革开发的进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而不能实行“大民主”和“造反有理”。“文革”期间,由于提倡“造反有理”、实行所谓“大民主”,全国出现了任意批判、揪斗、体罚、打砸的混乱现象,宪法和各项法律法令成了一纸空文,司法和执法机关被当作“黑机关”遭到砸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甚至国家主席都遭到批斗、关押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长期陷于瘫痪或不正常状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停止活动达9年之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年内没有召开。这深刻体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执政党,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四)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水平,而不能把“阶级斗争”作为中心,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文革”期间,使党的建设遭到大破坏,造成党组织严重不纯。在个人崇拜现象狂热化情况下,林彪、江青之流打着“高举”、“紧跟”的旗号推波助澜,为非作歹,谋取私利。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做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欢的玩具飞机
小议规则
砖的自述
成长
请你珍惜水
粉笔
新学期计划
春天来了
菊花
珍惜自己,保护地球!
小白兔
快乐的旅行
螃蟹
不一样的我们
搞好半年财务分析 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大型施工项目财务集控管理研究与实施
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现场布置的管理
我国房产税征收的条件及影响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与防范
对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佛教基金会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金融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审计的影响
信用评级模型的验证方法探讨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与展望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强化措施探讨
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战略思路构建
影响医保费用结算的因素与对策
风险投资行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刍议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蝴蝶歌》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我喜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新春到》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合一合》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叠一叠》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姐妹岛》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加一加》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减一减》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平平的手》同步练习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荒地》教学设计
《春天来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