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7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

[摘 要]《秦边纪略》是清代学者梁分所著,书中主要记载了河州卫、庄浪卫、凉州卫、甘州卫、肃州卫、靖远卫、宁夏卫、延绥卫及它们建置沿革,山川形势,道路驿站,官司戎伍,攻防得失,农畜产品以及风俗人情,还记载了沿边少数民族的分布以及活动情况。其中河州卫的记载中关于“小河套”即河曲之地的有关记载只是零散的有所提及,本文试从“小河套”的地理区划、军事地位等方面论述“小河套”地区的情况。

[关键词]河曲;卫所;小河套

一、小河套的地理位置

二、少数民族势力在河套的盛衰

唐朝“小河套”地区与中央王朝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唐朝在青海“小河套”地域活动的主要是吐谷浑与吐蕃,吐谷浑在吐蕃弄赞的打击下遁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吐谷浑退出了青海。贞观年间,赞普弃宗弄赞遣使求婚同时进攻松州(今四川松番),唐廷击之,弄赞惧怕便退兵谢罪,复请联姻,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实行安边,高宗年间打败吐谷浑,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地域辽阔;东与凉、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娑罗门,西至新疆,北抵突厥。武则天年间征讨吐蕃,置安西都护府,中宗以金城公主嫁之,睿宗时令知古剑南兵募往经略,杨钜为鄯州都督,吐蕃以赠送厚礼,请将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杨钜上报,应之。吐蕃便得到九曲之地,因九曲之地土壤肥沃,水草丰美,便不断增兵移民畜牧,因西接唐境便不断入侵,开元二年,吐蕃达延将兵十万从九曲进扰临洮,并入侵兰州、渭源,掠监马,杨钜拍因为上报请九曲为吐蕃之地而受罪自杀[15]。 明朝定鼎,辽东、岭北、甘肃、云南等地区仍守蒙古势力控制对明朝形成了军事压力,为了应对北元蒙古的势力就在以九边为主的军事防御体系,在青海设置大量的卫、所、堡、寨等军事性的行政单位,这些军事性的建制不仅治军、治民,亦从事互市等贸易活动,明政府在卫、所、寨、堡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将江苏、晋冀一带的居民大量前往这些地区,也有军户前往,当然有优惠政策。但是“小河套”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夫,西南之间,内有二十四关,以为扼塞,而犹有夷患者何也?盖二十四关,崇山峻岭,茂木深林,蹊径狭隘,有山川之险矣。关东二十四族之番,杂土人、回回而居,有民人之众矣”[16]P39,可见河曲之地还是少数民族的杂居地,随着蒙古势力的北撤,河曲之地被蒙古火落赤与真相占据:“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火落赤据捏工川,常犯河州。真相据莽剌川,亦犯河州”。火落赤为俺答之从孙,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初居青海湖附近,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移驻捏工川(今青海省贵德县境内),屡犯甘、凉、洮、岷、西宁间,劫掠无止。万历十八年(1590),郑洛率师进驻西宁,招抚依附蒙古之藏民,孤立火落赤等部。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郑洛分兵征讨,火落赤败走乌斯藏。[17]P37

从以上各种势力在河曲之地的演变看出,“小河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中央王朝通往少数民族地区及西域的的经略要地,而且亦是少数民族入侵中央的桥头堡与缓冲地带,北有北元的势力的存在,南有西藏势力的威胁,西有新疆势力的蠢蠢欲动,控制好河曲以至青海是及其重要的。

三、结语

“小河套”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古代农业社会是决定其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影响它的生产方式,它的军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又影响到了它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的改变,致使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呈现出特殊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诚信是什么
我们班的流行
表扬
拎泥桶
怕狗
洗衣服
畅游苏峪口
我的小房间
做家务
看流星
搞卫生
笑开了嘴
我的铅笔盒
拖楼板
割稻
关于燃气内燃机热电联产问题的意见-综合新能源论文(1)
第二代能源系统与电力改革-综合新能源论文(1)
平衡阀一供热系统节能的关键装置-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先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热电联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综合新能源论文(1)
小型热电联产的选择-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的按质论价-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展燃气内燃机资源综合利用与热电联产-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体制改革及相关问题杂谈(之四)-综合新能源论文(1)
淡化电力弹性系数-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杂谈(之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杂谈(之三)-综合新能源论文(1)
吉林项目热电冷联产改造技术经济方案-综合新能源论文(1)
北京热电冷三联供方案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之四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A、B案)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六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七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一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之三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五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之二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一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