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4
古罗马政治捐赠述评
[摘 要]政治捐赠是罗马的一项古老传统。自王政时代起,捐赠就是政治人物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罗马的政治捐赠具有不同的内容。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政治捐赠的规模较小,民众是主要的受捐对象,捐赠的内容主要是金钱。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27年,随着个人独裁的出现,政治捐赠日益频繁,捐赠的方式日趋多样化,除平民外,军队也开始成为主要的受捐对象。政治捐赠成为政治人物拉选票、获得军队支持的有效手段,为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古罗马;政治捐赠;领导地位
一、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古罗马的政治捐赠传统可以追溯至王政时期。《建城以来史》载:第五任王卢修斯?塔奎尼乌斯“通过和蔼的交谈、邀请中的善意以及靠恩惠博取他所赢得人的欢心,辅助他的运气,直到有关他的名声也传入王宫。通过在宫廷慷慨大度和精明尽职,他不久将这一名望发展为结成亲密友谊的权力。”[3]99因此,第四任王安库斯・玛尔提乌斯去世后,罗马人一致投票选举他为王。这是现存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政治捐赠的事例。
然而,随着王政时代的结束,罗马人对政治捐赠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于政治捐赠始自王政时代,因此,罗马人往往将政治捐赠与君主的独裁统治联系在一起。共和时期著名的共和派政治家西塞罗认为“有些鲁莽并堕落的人被挑选出来当领袖,……他求宠于人民,并把他人的以致自己的财产馈赠给他们……最终,他成为一个僭主,统治的正是那些当初推举他掌权的人们。”[4]53帝国初期著名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也警告人们:“那些赠给人民恩典和赏赐的人,到后来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5]411可见,罗马人对政治家的大型捐赠怀有谨慎、怀疑的态度。正因如此,政治捐赠也常常被作为攻击政治对手的工具,例如:加图就曾通过控告格拉布里奥通过赠给士兵丰富的礼物来赢取军心。这次控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迫使他的对手退出了监察官之职的竞争。[6]190而以后的事实也证明,罗马人的担忧并非多虑。尽管政治捐赠受到压制,但并未就此销声匿迹,当国家陷入危机之中时,罗马的政治人物常常会挺身而出,为国奉献。
总体而言,在共和之风的影响下,共和早期的政治捐赠以小型为主,且常常是政治人物应贫民的请求或者在国家陷入危机之中时进行的。
到了共和末期,随着个人独裁统治的兴起,政治捐赠日益频繁,成为政治人物积累政治资本、赢得选票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一个有志于仕途的年轻人如果想要扩大自己影响力、积累政治资本的话,除了投身军队、建功立业之外,主要方法有二:一是为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二是进行物质的捐赠(钱、实物或者娱乐表演)。
在共和末期的历史资料中,政治人物在谋求权力的过程中以及任职期间赠予平民实物或娱乐表演的事例随处可见,例如:苏拉和凯撒。而他们二人其后的成功,证明了此举的回报远大于付出。
关于共和末期的政治捐赠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从共和末期开始,政治人物的捐赠不仅动用自己的财产,还利用手中控制的公共财产;其二,与共和前期不同,此时的受赠者除了罗马的平民,还包括军队。因此,政治捐赠的性质也随着发生变化,由共和前期的以提高声望、安抚民众变为贿赂选民、收买军队。
三、第三阶段(公元27年至公元476年)
到了帝国阶段,随着个人独裁统治的建立,政治捐赠日渐制度化。为了获得民众和军队的支持、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者和官员成为主要的捐赠者,受赠者则主要是罗马平民和军队,而这项开支也由之前的主要由捐赠者私人承担逐渐变为主要由统治者控制的元首金库开支。
1、登基捐赠
统治者登基时捐赠给平民、士兵以金钱、礼物或娱乐表演是整个帝国时期历代统治者遵循的一项惯例。这种捐赠在一个王朝内部往往是通过前任统治者的遗嘱捐赠的形式实现,而在王朝更迭时,则以继任者的登基捐赠的形式出现。
为了回报人民的支持、帮助继任者顺利继承统治权,历代统治者往往会在自己的遗嘱中规定向罗马平民及军队的捐赠款额。凯撒是这项传统的建立者。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我们无法知道凯撒遗嘱的全部内容,但据奥古斯都功德碑记载,屋大维遵照凯撒的遗嘱“付给罗马平民每人三百塞斯特斯”[9]16。之后,帝国时期的各位统治者大多遵循这项惯例。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记载了屋大维遗嘱中有关捐赠的内容:“赠赐的钱分配如下:给国家和人民的是四千三百五十万谢司特尔提乌斯,近卫军士兵每人一千谢司特尔提乌斯,驻在罗马的士兵每人五百,罗马的军团士兵或辅助步兵中队的士兵每人三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古文体作文
- 我战胜了苦瓜
- 爱
- 暑期游记
- 我的同桌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中秋
- 快乐学习
- 城主的儿子
- 假如我是鸟
- 繁星几时有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混乱的战争
- 祖国——母亲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