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使用多媒体的分析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使用多媒体的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3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使用多媒体的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课堂使用多媒体对学生情感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影响,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不适宜全程使用多媒体,语言系统形成与语言输出环节尤为不宜。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很难开展获得成效,公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情感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欠缺;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引入给在高职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近10年来,多媒体以直观、介入性强、容量大、明显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等优势很快地进入了日常教学,大有取代传统贴画、卡片辅助,板书为主的呈现语言知识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势。多媒体教学设计已经渗入到英语学习各个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不使用黑板,全程使用多媒体。但长期全程的多媒体教学也使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学生听说能力增强,笔头和阅读能力似乎有所下降;

(二)学生课堂活跃,但应试能力并未提高;

(三)学生课堂能说,课下仍开不了口;

(四)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就英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笔者试图对以上现象作出分析。

语言学习过程常被划分为“语言输入(input)→语言吸收(intake)→语言系统形成(developing system)→语言输出(output)”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渐进的,不可跳跃式的发展过程。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语言系统形成与语言输出就是这个关键。

多媒体教学在语言系统形成与语言输出环节对学生的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形成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为达到内化语言知识的效果,需要通过操练来完成语言系统形成和语言输出的过程。关键环节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需要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操练任务,即我们常说的蝴蝶效应。这就需要老师在把握任务难度和把握呈现任务和解决任务的节奏上处理得当。而在全程使用多媒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在预设教师在把握任务难度方面处理得当的情况下,仍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而传统板书教学恰恰可以弥补。

一、呈现任务过程过快

多媒体呈现任务的速度通常超出传统的呈现速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粉笔板书呈现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口头兼笔头的呈现过程中,先进生往往能利用这段时间整理笔记,回顾已学知识,然后对信息进行“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即concept-driven processing)的处理;后进生则直接对信息进行“自下而上”(down-up processing,即data-driven processing)[3]的处理。就时间而言,教师板书呈现任务完毕,学生都有能力对刚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初步处理,达到内化语言知识的效果,有利于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而多媒体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

二、呈现答案过程过快

使用多媒体呈现答案,容易让多数高职生在快速准确呈现的答案面前慢慢乱了节奏,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不利情感策略的形成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这种观点会立刻得到反驳,因为很多教师在答案呈现以前都能做到给学生时间和提示,以期减低难度,给学生以信心。但是,除了个别优秀的先进生能一字不差的在脑中呈现了答案,对于在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欠缺的大部分高职生来讲,这都是打击信心使其失去兴趣的事件。因为传统的板书方式是一步步呈现答案的,先进生可以通过在老师步步呈现之前在脑中提前呈现答案而获得成就感,后进生亦可在老师一步步呈现答案的过程中密切跟进,并不断地反复地回忆、调整脑中的初步处理结果,在老师完全呈现答案之前给出极近似的或完全相同的答案是可能的。而且在传统板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整及知识过滤整合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不会公开暴露后进生的“后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被认可度,从而使其获得信心和兴趣,去调整元认知策略,有利于认知策略的培养。而多媒体呈现答案之前的互动过程仍让后进生的“后进”暴露在先进生的快速应答中,从而使后进生失去安全感与跟进的信心,达不到反复强化记忆并增强信心和兴趣的效果,不利于情感策略的培养。

三、缺乏笔头的巩固过程

使用多媒体,教师们习惯快速呈现任务和答案,以期加深学生对词汇或词汇性句项的整体印象,却容易忽略阅读与书写的环节。比如省去上讲台听写单词或句子的环节,便使学生失去笔头接触、感知单词拼写和句项表述的机会。其实笔头书写是一种极佳的学习策略,是一个回忆、整理信息以及再次审核信息的过程,是语言系统形成以及输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笔头书写的缺乏会使学生懂看不懂写,分不清易混单词,无法了解读音与词形拼写之间的联系,漏掉或弄混虚词等等问题极易发生,以致降低应试能力。同时,失去了大家集体点评答案,从错误中强化正确表达的机会。过快的巩固过程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整理知识,内化知识的时间与机会,从而出现运用知识的障碍,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培养。

四、忽略潜在语境的讲解

多媒体多样的呈现方式容易使教师依赖这种全方位的、直观的、介入性强的方式,而忽略了语言学习另一个重要环节:语境讲解。比如使用动画引入现在完成时:中午,两人在街上碰到,打完招呼后,一位问:“Have you had lunch?”,一位回答:“Yes, I’ve just had lunch.”寒暄后,各自走了。这个场景可以帮助充分的阐述答语所承载的语言知识即现在完成时“强调已发生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这一用法,但同时,教师容易忽略对第一句潜在语境的讲解:发话者想邀请对方吃午饭,自然也容易忽略“Yes”不仅仅是一个应答,有时可以用来表达婉转的拒绝的用法。这种语境讲解的忽略与缺失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用这个句子向外国朋友表示礼节性寒喧,当回答是“No.”的时候,出现尴尬的情形。

五、忽略对学生的关注

使用多媒体,师生关注的焦点是屏幕,而不是某个或某些学生,学生的反映和表现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评价,部分学生不跟进也无法得到关注和提醒,导致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相互的信任感无法培养。而信任感的培养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长期的知识的薄弱和应试教育下大部分老师对后进生的忽视都让现在的高职生缺乏自信心和对老师的信任感。过多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很难在新的环境里获得自信心和老师的关注,对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都比较缺失的高职学生而言,即使他们有心重新开始,也很难在缺乏关注的情况下长期坚持英语学习,从而重现影视教育阶段的习惯性放弃,加剧少部分先进生和大部分后进生的两级分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系统形成与语言输出环节依赖多媒体,对学生情感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十分不利。由此,笔者建议在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迷信多媒体的功能,以致忽略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优点,走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另一个误区。一定主动了解认可高职学生,客观认识课堂英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猫(my cat)
让座(Giving Seats)
我是谁(Who am I?)
到东湖玩(An Outing to the East Lake)
动物(Animals)
电脑和我(Computer and I)
如何让大家快乐(How to make everybody happy)
我交了个新朋友(I Made a New Friend)
一位语文老师(A Chinese Teacher)
我又迟到了(I Am Late Again)
想念爸爸(I Miss My Father)
我十岁了(I Am Ten Years Old)
感激(Gratefulness)
繁忙的一天(A Busy Day)
家门前那棵树(The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
双巷掘进技术在高瓦斯矿井掘进中的应用探讨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浅谈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技术在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预算编制的技巧
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分析
学习焦裕禄,做为民务实清廉工作人员
试论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于X楼造价司法鉴定一些问题的探讨
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探索和分析
基于可靠性的某工业厂区雨水管网优化设计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第五媒体”时代:中国猎头的机遇、挑战与趋势分析
浅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
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课文
《看浪花》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古朗月行》教材理解
《看浪花》教学设计
《庄稼小卫兵》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看浪花》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