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构主义:一种科学社会学方法论的解读

建构主义:一种科学社会学方法论的解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7

建构主义:一种科学社会学方法论的解读

【摘 要】 本文回顾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下的相关科学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建构主义是方法论相对主义,即所有知识形式都应以同一方式来对待而不是所有知识形式同等有效。建构主义者放弃了宏观的科学研究主题,转向了狭窄而集中的微观分析,进而影响了社会科学叙事方式从宏观向微观转向。

【关键词】 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掌握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构成,为社会研究的取向、设计、实施和策略提供程序上的指导,是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功能。法国哲学家孔多赛(Condorcet,1743-1794)自18世纪90年代提出“社会科学”概念以来,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经历由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大取向的方法论对立体系,走向强调混合方法论,关注连续性、互补性、整合性的当代。蒋逸民将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概括为: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1]

首先,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古代关于人口统计调查的方法,古希腊时期的商品买卖统计和测量方法,古希腊哲学自然哲学方法等等,此时的社会科学学科尚未形成,方法论多为哲学方法论。直到黑格尔哲学体系为止,古代哲学结束了辉煌时期。

再次,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定量研究方法论模式和定性研究方法论模式的诞生,社会科学方法论走向了成熟时期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普遍使用。其中,定量方法论被普遍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检验研究,定性方法论则被用于理论建构方面。

最后是进一步发展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受后现代思潮深入和广泛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提出混合方法研究、超学科研究、参与行动研究和自我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之间的融合。这种混合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采用相对主义的立场,对特定研究问题随意使用某种方法论的方法。

回顾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的这四个阶段,不难发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是以哲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融合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方法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逐渐呈现出方法论取向多样化,多方法论主张相融合的特征。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这一特征,正是建构主义研究进路对于多元化的研究主张的方法论体现。

二、建构主义进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张

建构主义一词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都各有其定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建构主义是方法论相对主义,即所有知识形式都应以同一方式来对待而不是所有知识形式同等有效。由此,方法论意义上的建构主义关注的是人类作为社会行动者在科学知识的制造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就建构主义的起源而言,现象学、哲学解释学、解构主义、修辞学、符号学等哲学视角为建构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并促使建构主义放弃用真理性或有效性问题来解释自然知识的独特研究进路。正如布鲁尔对科学的“自然主义”研究进路所主张的那样,[2]建构主义的研究进路排除了传统认识论问题,割断了科学研究与传统认识论先入之见的联系,进而对以前不受欢迎的关于“客观”知识是如何由“非客观”因素建构而成的话题进行探索。

其次,就科学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持建构主义主张的研究者来看,大部分建构主义者都选择从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引出各自的研究主题,库恩的范式理论将科学看作是受一个逻辑结构、一个世界观所统治的传统形象彻底打破,并认为科学更像是“一个传统权威的组织”、“一种工匠活动”、“一种地方性的(locality)知识形式”,[3]所以,应该把科学与其他文化形式同等对待。受这一科学观的启发,建构主义者放弃了宏观的科学研究主题,转向了狭窄而集中的微观分析,进而影响了社会科学叙事方式从宏观向微观转向。

三、结论

古已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说送人一条鱼,不如教会人钓鱼的方法。这里的“授人以渔”,应该诠释为一种“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随着社会科学成果的丰富,受来自社会政策制定和决策层面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通过考察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历程,分析其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基础,实现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研究程序、规则以及哲学基础,把握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建构主义实质,为更好的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打下方法论的研究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想念爸爸(I Miss My Father)
到东湖玩(An Outing to the East Lake)
让座(Giving Seats)
电脑和我(Computer and I)
繁忙的一天(A Busy Day)
我又迟到了(I Am Late Again)
感激(Gratefulness)
我是谁(Who am I?)
一位语文老师(A Chinese Teacher)
我十岁了(I Am Ten Years Old)
我的小猫(my cat)
如何让大家快乐(How to make everybody happy)
我交了个新朋友(I Made a New Friend)
动物(Animals)
家门前那棵树(The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
关于X楼造价司法鉴定一些问题的探讨
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双巷掘进技术在高瓦斯矿井掘进中的应用探讨
工程预算编制的技巧
基于可靠性的某工业厂区雨水管网优化设计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分析
试论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探索和分析
浅谈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技术在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浅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
“第五媒体”时代:中国猎头的机遇、挑战与趋势分析
学习焦裕禄,做为民务实清廉工作人员
《古朗月行》教材理解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庄稼小卫兵》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看浪花》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看浪花》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看浪花》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课文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