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方方创作中的“恶母”形象探析

方方创作中的“恶母”形象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方方创作中的“恶母”形象探析

【摘 要】 文章解析了女作家方方笔下一系列的“恶母”形象。认为作家对“恶母”的描述,是对缺失母性、妻性的展示,方方忠实于现实和自己人性体验,才使得“恶母”形象的书写鲜活而细腻逼真。方方以“新写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对母性神话进行解构,还原出真实的母亲,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对母亲形象的超越和补充;是方方女性意识的体现;是“审丑”发现“恶”中之美。

【关键词】 方方小说;“恶母”形象;原因和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女作家,她们书写女性的生存困境,寻找女性的出路。湖北女作家方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也提起笔对女性进行思考和描摹,并重新书写母爱主题,塑造出一些“恶母”形象,解构了传统“圣母”形象,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

一、对缺失母性、妻性的展示

作为家庭成员,女性有着妻性和母性两种本能。传统男权社会要求女性温柔贤淑,但方方遵循“新写实主义”,一反传统文学中的贤妻良母形象,塑造出一批失却了母性、妻性的立体而鲜活的“恶母”形象,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方方写尽了母亲的丑陋的外表。《落日》中的祖母肮脏邋遢,用一双脏手准备食物,喜欢甩完鼻涕揩在衣襟上。她用脏话辱骂自己的亲人,骂儿子为“狗杂种”,用“妖精”、“婊子养的”“小娼妇”等来指代儿媳孙媳。《风景》中母亲嗓门大、说话尖酸刻薄又下流,她低头剪脚上的硬皮和“朝父亲吐唾沫”的动作,都让我们见识到了母亲生活的邋遢和粗俗,挣脱了“女为悦己者容”的框架。她们“张嘴便说谁家的公公与媳妇如何,谁家的岳母勾引女婿。”(《风景》)[1]“丁如虎欲再娶妻,祖母不依,便暴露家丑发动邻里老太婆来骂儿子”(《落日》)。方方通过对武汉小市民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逼真书写她们搬弄是非,喜欢谈论别人的行为,展现出母亲作为“人”所具有的“窥视欲”和好奇心,消解母性的崇高。

母性崇拜根植在华夏子孙的血脉中,“慈母”让人的依恋使人慰藉,但方方却描绘出一幅残酷的母子关系画卷,塑造出“恶母”们的冷漠、专制、自私和对“性欲”的舒展等特点。《风景》中母亲在父亲虐待七哥时没有抬头,在她眼中七哥不如狗;“风骚了一辈子”的母亲,还在公开场合与父亲的朋友逗笑,与白礼泉调情,连儿子也评论她“见男人就化了,巴不得上钩……她喜欢在男人们面前挑逗和卖弄那是她的天性。”不仅如此,为满足口腹之欲,她还用儿子的安全换藕。《落日》中孙媳妇汉琴是一个性欲旺盛的妇女,衣着暴露,未婚先孕,婚后在祖母身边与丈夫“脱得赤条条哼哧哼哧游戏”,教晚辈秀秀用贞洁换钱财。她为了能够肆无忌惮的跳舞玩耍而将孩子扔给祖母看管;王加英的母亲为了自己活得舒服自在,竟诱导女儿保持独身以照顾自己。她把女儿当作奴才,压榨着女儿的青春和生命,……方方将母亲的慈爱置换为冷血,成功塑造出损儿利己的无爱之母。值得一提的是方方笔下的专制型母亲形象,她们早年丧夫,出现在缺父家庭中。如《落日》中的祖母反对儿子丁如虎续弦娶月菊,理由是她守寡五十年,便要求儿子同自己一样。方方在这些文本中,将母亲真实还原,消解其神性,展现出一个个真实丑陋的形象。

二、方方作品中恶母亮相的原因

方方作品中的“恶母”是一道独特风景。这些形象的出现与方方对人性的切身体验、对女性的自我审视和她运用的“新现实主义”密切相关。

作家的创作与其对人性的体验密切相关,方方生长在湖北武汉,在1974年进入装卸站工作,结识了许多小市民,她善于观察和体悟他们的一举一动,感悟他们独特的人生和命运,关注着他们的人生烦恼,并最终将其真实抒写出来。方方忠实于现实和自己人性体验,才使得“恶母”形象的书写鲜活而细腻逼真。

方方创作《风景》、《落日》正处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性觉醒的大环境下,中国女性主义蓬勃发展,发现男权社会的压制固然是造成女性命运悲剧的主要原因,但女性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女性“既是男权社会的祭品,也是戕害、扼杀自我的元凶。”[2]所以女性要反抗男权社会的压制,就必须正视女性自身的弱点。“将母亲作为女性自审与反思的载体,审视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女性自身的文化痼疾。”[3]方方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对母性、妻性的缺失书写,真实地暴露出女性精神中所具有的不足的一面,达到唤醒女性的目的。

方方的作品被定义为“新写实小说”,她用“零度感情”描写市俗生活,冷眼旁观,只描写,不评论,力求笔下人物的真实性。她探究人性,“察世识人”,将笔下的人物变成生活在每个人身边的你我他,抵制“超人”和“英雄”形象。并深度挖掘出人性的阴暗面,将之暴露在读者面前,无所遁形。方方也让母亲形象褪去了神圣的外衣,展现出本真,真实还原母亲形象,体现出“新写实”手法下的独特发现。

三、缺失的“母性”、“妻性”的书写价值

方方笔下的背离传统的变异母亲形象亦有很高的书写价值。

1、对母亲形象的超越和补充

回溯过去书写母亲的文本,可见出母亲大多是充满神性的圣母、慈母,但过于理想化的写法,致使人格平面化和过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母亲被神化和简单化了。方方了打破这种局面,大胆地对母亲复杂人性进行深度书写,突破了以往单

一、陈旧的母爱书写模式,在题材上拓宽了母性抒写的表现领域,超越和补充了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形象,标志着我国思想的解放、人性的解放,是历史的进步。

2、方方女性意识的体现

方方曾言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从她笔下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可发现她对女性的关注和厚爱。她描写女性爱情婚姻的作品占很大比例,但几乎都是以悲剧收尾。她能真实写出女性生存的困境和女性自身的奴性,揭示出女性在反抗多重压迫和男权失败后走上绝路。可见,“恶母”形象是作为与男权社会斗争的有力武器,在消解母性的神圣感,挖掘母亲的“人”性中,对男权话语展开猛烈的冲击。她在顺应女性文学热潮的同时,又坚持还原生活原貌的写作,使人们看到女性真实的生存现状、察觉到女性的内心情感追求,这样才能明确的寻找出女性救赎之路。

3、发现“恶”中之美

罗丹曾说:“自然中被认为丑的事物,较之被认为美的事物,呈露着更多的特性。……愈是在自然中丑的东西,在艺术上愈是真。”[4]《风景》开头就引用了开启“审丑”先河的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句子,说明方方对“审丑”观念的认同。描写母亲形貌邋遢和冷漠自私亦是借用“审丑”来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达到解放女性的目的。方方是一个不受虚假美丽蛊惑的作家,她对“恶母”没有厌恶,而是体悟着她们的感受,也体现出方方对真实人性的深刻思考。

总之,方方用“新写实”的手法对母亲形象进行了独特的书写,使母亲逃脱了男权文化的束缚,丰富了母亲形象,并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残缺美”,追寻“真”,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别样感受。她冷漠文字下流露出的不仅是她思想的深刻性和思辨能力,更有着对女性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的温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想念爸爸(I Miss My Father)
电脑和我(Computer and I)
如何让大家快乐(How to make everybody happy)
我又迟到了(I Am Late Again)
动物(Animals)
繁忙的一天(A Busy Day)
让座(Giving Seats)
感激(Gratefulness)
我交了个新朋友(I Made a New Friend)
我是谁(Who am I?)
一位语文老师(A Chinese Teacher)
我的小猫(my cat)
我十岁了(I Am Ten Years Old)
到东湖玩(An Outing to the East Lake)
家门前那棵树(The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双巷掘进技术在高瓦斯矿井掘进中的应用探讨
工程预算编制的技巧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关于X楼造价司法鉴定一些问题的探讨
浅谈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技术在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可靠性的某工业厂区雨水管网优化设计
学习焦裕禄,做为民务实清廉工作人员
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分析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探索和分析
“第五媒体”时代:中国猎头的机遇、挑战与趋势分析
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试论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浅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
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看浪花》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课文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看浪花》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材理解
《庄稼小卫兵》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看浪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