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述论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述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述论

[摘 要]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指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变,传统农村金融与现代农村金融相互依托发展。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对江南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总体上是不成功的。

[关键词]江南;农村金融;现代转型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现代转型,指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变,一方面是农村传统借贷关系向现代借贷关系的转变,另一方面是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向现代金融组织的转变。

一、传统农村金融的衰落和延续

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包括传统高利贷借贷关系以及典当、钱庄、合会等传统金融组织。民国时期,由于现代农村金融的兴起,传统农村金融逐渐走向衰落,但仍然在江南农村农民借贷中占有一定地位。

高利贷,是农村传统借贷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层次,在江南农村主要有货币借贷、实物借贷等形式,是江南农村农民主要的借款来源。借钱还钱是高利贷中最常见的形式,通常是利上加利。货币借贷的利率可分为年利、月息、日息等种。年利一般为三分或五分,月息多为一分半至二分左右,最高亦有达五分的。日息不多,常熟称之为“放过洋”,俗称“押头鸟”、“九头鸟”、“过鹰洋”。嘉定叫“日折利”,每日加息最高为10―15%,一般为5%,最低为l%,十天为期。无锡有一种“印子钱”,每日付息,到期还本(一个月或半个月为期)。江南农村还有一种“大头利”,俗称“大加一”或“大头债”、“鸡叫钱”,一般定半个月或十天后加倍付息。[1]地主、富农、商人构成江南农村放贷的主体,借债的主体主要是贫农和雇农,高利贷是江南农村农民借贷和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不可避免的有剥削性、破坏性、残酷性、复杂性、殖民性等消极因素。

二、现代农村金融的建立与发展

江南农村现代金融包括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等现代金融组织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

三、江南农村金融现代转型的评价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村金融向现代农村金融的转型过程。现代农村金融的建立与发展,是江南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江南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的建立和现代农业金融业务的开展,必然会改变江南农村的借贷格局,削弱传统借贷方式在江南农村农民借款来源所占的比重;银行、信用合作社等现代农村金融组织向江南农村进行的农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江南农村金融枯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江南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现代农村金融不仅没有取代传统农村金融,甚至也没有动摇传统农村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更未能做到江南农村金融的整体的现代化,因此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总体来说是不成功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个不错的女孩(A Nice Girl)
Spring is coming(春天来了)
糟糕的一天(A Bad Day)
我的理想(My ideal)
我十岁时的生活(My life when I was ten old)
快乐的日子(Happy day)
探望病人(Patient visit)
我最喜爱的花(My Favourite Flower )
我发现了(I found)
玩笑(A Joke)
日本之旅(My Trip to Japan)
我的爷爷和我(My Grandpa and me )
小露西(Little Lucy)
我的五一长假(My May Holiday)
让别人高兴(Happy to let others)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初探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与退出决策研究
浅谈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高职院校办公室行政管理的高效思路构建
继续教育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基于教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教学机制研究
企业如何把握银发市场的新机遇
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及作用发挥探析
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识别与引进
对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教学反思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体育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及解决方案
对《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小山村》教案之二
《所见》作者简介
《水乡歌》教案之一
《所见》诗文
《所见》教学设计
《元宵节》教案之三
《所见》教学设计
《元宵节》教案之二
《元宵节》课文原文
《小山村》教学心得
《川江夜航》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实录
《所见》教材理解
《小山村》教案之一
《所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