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编余人员的安置问题

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编余人员的安置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编余人员的安置问题

【摘 要】精兵简政是首先在陕甘宁边区的采取的度过抗日战争困难时期的重要举措,通过精简机构、缩减人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行政效能。而对编余人员的合理安置则是精兵简政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维护边区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编余人员;人员安置

一、精简人员安置工作的指导思想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确保精兵简政的顺利实施,对精简下的编余人员进行合理的安置,强调要慎重对待,合理安排。左权说:“紧缩人员的安置问题,这需要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认识,这不是裁兵,而是合理的使用人力,因此,不允许随便处理和轻视编余人员。”务必各得其所,“不容许马虎了事,草率了事,而应该看作是一件较重要的工作去完成它。”

二、精简编余人员安置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在安排转入下级和生产领域的人员,反复讲明精简的重要意义,耐心的说服和解释,说明过去参加工作是为了革命,今天转入生产也是为了革命,使他们认识到在民主政权中,到基层和生产领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具体困难负责给以解决,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努力参加乡村工作,继续为党工作,做到去的高兴,留的安心。通过充分的宣传、广泛的动员教育,使其懂得:党按照革命需要,把一个同志派到一定的岗位上去,只要他自己能对革命尽最大的努力,那就是个人最大的愉快和安慰。

(二)调至区乡,充实基层。凡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干部,应尽量往下移,以加强县、区、乡的机构。边区第二次整编时对干部降级使用,将编余的200余名干部,派往县区工作(20%的到县上,80%的到区上,)不仅精干了上层,而且充实了下层。在第三次整编时,给边区1270个乡都增设了文书1人,调派了1000多名知识分子参加政府工作。这样,“兵简政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大大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责任心与创造力”。

(三)送学校和训练班储备与学习,培养提高。凡是需要继续培养,加以深造的干部,应该通过一定的系统,送到延安的学校学习。对于送学与受训的诸多事宜,各地均有着明确规定。比如:在送学上要根据所送人员情况分别选送小学、中学、师范、民干校、政干校、党校、抗大分校等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以培养将来所需的多方面干部。在部队,从精简中抽调出来的干部有的到了武工队,有的到抗大六分校或陆军中学学习,有的送到延安深造,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129师举办的参谋训练队,政治工作训练班,以及射击训练班。同时,为了使符合条件的编余人员都能有所学,就应在各地多开办各种学校,并“号召大家乘此时机进校学习些技能,更加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作为将来建国的人才”。

总之,经过多措并举,陕甘宁边区政府妥善而及时地安置了被精简人员的去向和生活,为精兵简政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维护了边区的稳定,同时,总结它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机构改革也大有裨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年后的我
圆明园之泪
心还在,梦就在
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
感恩母亲
小巷
心得之旅
幸福是什么?
转身
当女孩真好
彩色风铃
感谢有你——写在期末考试之前
坚强的表现
45分钟的感动
浅议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培养
民办高校书院制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初探
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
“慎独”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全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微管理的思考
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创业文化的思考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
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
中小学体育风险控制调研思考
论视觉文化语境下区域电影的新发展
刍议跨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五上)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一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四上)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一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三
《乌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五上)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