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传播石文化的典范

传播石文化的典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7

传播石文化的典范

[关键词]吴育德;奇石;“始祖”奇石

看着印制精美、内容别致的吴育德先生编著的《石文化之旅》、《岁月如歌》两本书,眼球宛若被线牵住,一页一页仔细品味。一幅幅栩栩如生、五艳六色、形体各异的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奇石照片,一幅幅鬼斧神工、怪异迷人、色彩斑斓的天象类、文字类、景物类观赏石影作,一幅幅感人至深的荣誉证书照片,让人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尤其是那些非同寻常的话语,让人思绪万千,让人心潮难平,让人踵武前贤。许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汉热情赞扬:“吴育德先生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10多年间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他爬山涉水,寻石不辍。不仅收藏了许多斑斓奇石,还发现了舞钢特色石种……如歌的岁月使吴育德先生激昂如江水、轻快如溪流、舒缓如湖泊、深情如大海的人生旋律在日和夜的琴键上演奏。”舞钢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董瑞章称赞说:“他退休后大力组织宣传舞钢石,弘扬石文化,提高了舞钢的知名度。”舞钢市委机关报原《舞钢晚报》主编闫多莉赞扬说:“他涉猎奇石领域开始完全是玩,为了强身健体。就是这样的玩,玩出了名堂,他和石友们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舞钢奇石玩出了舞钢,玩出河南,走进北京,名扬全国。”

这两本书比较全面地纪录了吴育德先生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过得很精彩。之所以很精彩,是他为传播石文化,付出很多心血、很多汗水,取得很大成绩。

山山水水觅奇石

浅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初春的阳光暖融融的。山坡上,枯黄的树叶有半尺厚,仿佛一条硕大的被子覆盖在地面。吴育德先生抽时间陪同笔者上山捡奇石,登上山顶,站在一块大石头上。他中等个子,却显得很高大,两只大眼炯炯有神,雪白头发的平头衬托着稍胖脸上的红润,精神更加矍烁。

他坐在石头上,从布袋内掏出手掌大的石块,一边平面上有黑色的松枝松叶状花纹,十分清晰。他微笑着说:“你看,这是刚才捡的。这叫模树石,也称假化石。它形成于新生代,距今5900万年。其成因是由含氧化锰的地下水溶液沿岩石细微裂隙渗透,并沉附于岩石上形成色差,呈松柏枝或水草状图案,很像铜板绘画,又像植物化石,因此它的学名叫假化石。它在奇石中独树一帜。舞钢市垭口西郭岭及杨庄乡山中较多。从此打开他健谈的闸门。

1997年10月,他从舞钢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正科级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后,到山里捡奇石。他说:纵观中华历史,有许多文化精品凝聚在石头上。盘古开天辟地,骨骼化为金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穹;九天玄女帮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用磁石发明指南车,从而战胜蚩尤;大禹治水化熊开山,因此其妻涂山氏化石而诞子启;炎帝之女溺于东海,化为精卫鸟衔石填海;《红楼梦》更是从石头上悟出情感,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部封建社会的史篇……正是因为有了关于石头的种种传说,才有了赏石文化的滥觞和发展,观赏石文化,饱含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他爱上观赏石,尤其酷爱舞钢石。

10多年来,为寻找奇石他跑遍该市的山山水水。九龙山、马鞍山、佛爷岭、二郎山、九头崖、灯台架、龙王撞、五峰山,滚河、玉皇庙河、贾岗河、水磨湾河、曹八沟河、龙泉河、河、甘江河、扶拉王河、界牌河,还去过许多不知名的小山小川。他多次到遂平、泌阳、方城、西峡、栾川、鲁山等地寻找。有的地方三遍五遍地去了再去。到新疆、海南等地旅游还没忘记捡奇石。他走过多少石头路,过多少水,磨烂多少双鞋,手脚被扎破多少次,晒过多少太阳,流出多少汗,挨过多少饿,受过多少冻,他自己不知道,别人更不知道。他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得多啊。

每方奇石都来之不易。一个三伏天,他到垭口西山石坑里寻找奇石。采石坑几米深,下去上来,上来下去,一个坑一个坑看,一块石头一块石头辨认,拿一块又一块,看了无数块,扔了无数块。仔细寻找,仔细辨认,没有满意的。太阳毒辣辣的,没有一丝风,树枝不摇,树叶不动,没有树荫,石坑里温度更高,浑身汗水,累得很,坐下休息。太阳挂在头顶了,回家吧,又要落空了。忽然,石坑西南角有块石板吸住他的眼球。跳进去仔细看,石面上图案酷似松枝松叶,虬劲挺拔,葱笼缠绵,似水柔情,透视出漫天傲骨。墨绿色的枝叶,浅黄色的石板作衬底,犹如一幅工笔画,美不可言。真是平岩织出锦绣色,风雨凝视千古情。石板高70厘米,宽60厘米,厚4厘米,他心里美滋滋的,这是天公给的奖赏啊。扛起就走,几十斤重,扛一会儿,抱一会儿,抱一会儿,背一会儿,背一会儿,扛一会儿,汗衫湿透,肩头磨红。走走歇歇,歇歇走走,4里多路,他回到家里已是下午1点多钟。专家说,这方假化石图案清晰,个头大,是难得的珍品,起名为“平岩织锦”。奇石上洒满了他的汗水,洒满了他的心血。

信念让他坚持下去,毅力让他战胜困难,劳累让他喜获丰收,付出让他得到回报,他终于捡到非常满意的大大小小的奇石200多方。他的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柜子上、书桌上、阳台上、地板上,处处是石头块块赏心,眼眼看宝贝方方悦目。千姿百态的造型,美轮美奂的图案,鬼斧神工的美貌,简直是一个瑰丽的宝地,一个奇石的世界。

走向神州

满屋的奇石丰富他的生活内容,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激发他的精神活力。室有石则雅,室有石则安。他生活在绚丽多彩、如诗如画、胜似仙景的天然艺术品的环境之中,视它们为朋友,天天都在赏石、思石、品石,从而感悟社会。“高山飞瀑”、“秋风萧瑟”让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平岩织锦”、“层林尽染”给他力量,“精忠报国”、“华表”让他焕发青春,“夏池荷香”、“国色天香”让他享受美好。特别是那方“始祖”,视她为忘年之交,关爱有加,敬重非常。实在是“深居山谷亿万年,朝沐风雨夜宿寒。有缘始得与君见,时时相伴意拳拳。”这个奇石家族陶冶他的情操,付予他干事业的动力,激励他做好晚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使他在精神世界里登上一个新高度! 他想,舞钢市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多采的奇石资源,为奇石爱好者创造了广阔的天地,观赏石这么好,要让更多的人爱石、捡石、赏石,品味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享受美的愉悦。在他和石友们的带动下,该市掀起奇石收藏热潮。

他请专家鉴定捡来的奇石,令他惊喜万分。分别为响石、图纹石、矿物宝玉石、化石4大类26种,尤其是响石属全国稀有。舞钢石这个“美女”,不能再藏在深山里,要让她见见大世面。他决心做石文化的传播者。

他先后担任舞钢市奇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舞钢市奇石根艺协会顾问、平顶山市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专心致志搞好石文化传播工作。他与石友牵线搭桥,舞钢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观赏石协会联合,成功举办2004年舞钢市首届奇石展销会。会期8天,山东、湖北、安徽和省内近百家石商、石友参展,展出奇石200多种6000多方。灵壁石、黄河石、国画石、牡丹石、梅花玉、木化玉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观众如潮,大饱眼福。为舞钢扬了名,为舞钢添了彩。

2004年10月,他在《中原赏石》杂志编辑部召开的联络站站长会议上介绍舞钢市奇石协会和联络站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赏。从此舞钢市的石文化工作在全省有了名气。全省各地市都知道他在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扎扎实实地推动石文化工作向前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舞钢响石照片作《中原赏石》杂志封面后,名声远扬,从家门到市府,从市府到省城,从省城到首都,仿佛扎上翅膀一样,飞向远方。2006年2月16日,中国中央气象台执行主编李继松带领“中国地理探奇”栏目组来到舞钢。他和高级工程师张源有陪同栏目组到九头崖实地拍摄舞钢响石专题片。该响石产于舞钢市九头崖自然风景区将军墓山、双头崖山一带深山丛林中。它生成于远古代,是火山岩浆烘烤变质作用形成,成份为富钾硅酸盐岩。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响石为古海洋海底软泥,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形成岩石,名为泥岩或页岩。再后来受深部岩浆活动热力接触,变质形成响石,响石外壳颜色多为灰黑色或灰黑和黄色兼有。外壳坚硬,平整光洁。形状不规则。体积大小不一。已觅得大的如足球,中等的如拳头,小的如乒乓球。拿在手中摇一摇会发出响声,成为独特的自然瑰宝,让人爱不释手。诗人赞曰:“曾见山有洞,罕闻石中空。虽非珠玉类,可在一绝中。”

该栏目组拍摄后制成《神秘响石》专题片,同年6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向全国观众尤其是广大奇石爱好者展示奇异独特的舞钢响石。

此时此刻,神州的电波传送着播音员介绍舞钢响石的嘹亮声音,神州的电视屏幕上展现出舞钢响石迷人的奇特形象,神州的广大奇石爱好者争相传告,舞钢响石是奇石大家族中尊贵的新成员!舞钢响石啊,你感觉如何?很是风光吧!

至此,吴育德先生完成他退休生活的三部曲:玩石赏石,陶冶情操,强健体魄;以奇石为事业,发展舞钢奇石文化;传播舞钢石文化,走向中原,走向神州。三部曲,曲曲引人注目,曲曲悦耳动听。这三部曲让他晚年生活过得很精彩。这是他赏石结出的丰硕之果!他认为石本无道,可悟之道,道在心中。他把心中悟石之道变成了行动,多么可喜,多么可贺,多么高尚啊!

登上最高“殿堂”

他的“乐曲”还在“演奏”,还是那样悦耳,还是那样动听!

汗水孕育上乘,道路奉献精品。上古猿人被他的诚心感动,跨越漫长的时空赠送给他一颗瑰宝。在他的奇石大家族中,有一位最受尊敬的“长者”,名曰“始祖”。

该奇石是他翻过许多山涉过许多水之后,在玉皇庙河滩里发现的,高20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紫褐色,酷似上古猿人侧面头像。长发披肩,略显卷曲;头颅不太发达,颇具上古猿人的神韵;双目凝视远方,似在寻求未来的希望;鼻梁高挺,表现出傲视一切的神态;双唇微启,牙齿微露,好像在向人们讲述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抗争的故事;面部棱角分明,线条清晰,个性鲜明,神态如诉,栩栩如生。整个头像镶嵌在一块黑色石板上,色彩对比鲜明,主题色彩突出。形、质、色、纹、韵齐备。疑是哪位雕塑大师的得意之作,实为天工,真乃称奇!众口一词,将其尊称为“始祖”,恰如其分啊!

“始祖”毕竟是“始祖”。她那尊贵神态给人的崇敬,给人的遐想,给人的影响出乎预料。他有河卵彩石“始祖”奇石的消息,很快飞到省城,飞到首都,有关的人士纷纷邀请,瞻仰她的尊容。2007年“始祖”被北京邮票印制厂印制成80分邮票。该邮票右半面,右上角有“始祖・舞钢石”字样,正中间是“始祖”奇石照片,照片下面是“吴育德藏石”字样;左半面,中间是飞舞的彩色凤凰图案,左上角是“80分”字样。2007年8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向全国发行《始祖80分》邮票。“始祖”啊,您去吧,小小邮票将带着您去很远很远的您从没去过的地方,带着您去看望您想念很久很久的您从没见过面的孙孙们,带着您去见您从没见过的很大很大的世面。 中国观赏石协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河南省观赏石协会邀请‘始祖”到郑州参加评选。经过3次评审,从全省初选的300多方精品中评选出32方,始祖被选中。办理严格的填表登记、专家签字、省石协领导签字盖章等手续,报送北京。“始祖”经国家专家评审,中国观赏石协会批准,送往北京。她是河南省选送32方精品奇石之一。同年9月5日,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执委会邀请“始祖”进京参展,寄给准展证、入场券。9月27日吴育德和老伴郑瑞云被邀请到北京参加该开幕式。

此次博览会,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及东南亚、美洲、澳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品奇石参加这次展出。这次集海内外观赏石1000余方,是目前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石种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观赏石博览会。“始祖”登上最高“殿堂”并获得荣誉奖。

“始祖”的照片印在邮票上,向全国发行;“始祖”被邀请参加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始祖》载入我国奇石史册;他收藏的精品奇石照片《舞钢响石》、《平岩织锦》载入我国奇石史册;吴育德先生的名字印在邮票上;他当选为中国观赏石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他被选为该会先进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与他合影留念。其中任何一项都能标志他登上最高“殿堂”。他沿着传播石文化的道路登上这样的“殿堂”,很难啊!到底有多么难,他自己知道,他的石友知道,了解他的人知道。许多人捡奇石一辈子也未能登上这样的“殿堂”。因此,人们更加赞颂他。

十多年寻找奇石他意志坚,吃苦受累不达目的心不甘。九头崖灯台架五峰山,九龙山、二山山山跑遍。顶烈日挥汗如雨查看河滩,进深山遇毒蛇浑身出冷汗,常常是忍饥挨饿口燥舌干,朔风吹身受冻勇往直前。纵然是千难万难他不怕难,登攀登攀再登攀。觅得精品舞钢石走出深山。走向中原走向神州展示俊美容颜,上电视上邮票参加中国邀请展,载入史册无尚光荣如同登上八宝殿。他传播石文化做出大贡献,是值得学习的好典范!

吴育德先生一定会有更精彩的人生。他演奏的“乐曲”一定会更悦耳,更动听,更受欢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爱
黄河
佛山母亲河
我的发现
回忆
春天来了
东山湖公园
雪花
兔子和野猪
佛山我家
樱花
迷雾
我喜欢她
枫叶
踏青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关于工学结合视阈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羚羊木雕》侧视
《羚羊木雕》教学杂记
《风筝》课堂实录
《羚羊木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摆脱精神的禁锢,呵护思维的灵动──《风筝》个性化教学案例
我们还应教会学生些什么──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
由《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反思“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从《羚羊木雕》看教学的三个突破口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多采课堂,个性激扬──《羚羊木雕》几种不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