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 要】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宏观上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师德水平低下的原因:自身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学校方面的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据此,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教师风范;而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促进师德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对策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所有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了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工作的精髓。习近平主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的持久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而师德建设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民办高校教师其中很多不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缺乏“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对教师职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另外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素质相对偏低的现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弱、对自我的约束能力不强,教师疲于应付日常的教学管理,缺乏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问不够关注,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缺少以教育事业为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在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上都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提并论,在受到现在社会很多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观影响,致使有些教师的道德观及价值观发生偏离。而很多的民办高校考核、晋升机制也让教师对自己在学校的前途倍感担忧、对学校缺乏认同感,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仅把这份职业作为一种临时性的“给别人打工和做兼职”的工作,而不是“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奋斗”。更向往公办院校教师和公务员的岗位。致使教师缺乏应有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感,仅仅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教师奉献的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足,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部分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缺乏责任感。对学生的思想不关心。教师兼专职学生辅导员也往往工作不积极,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平时的成绩评定较轻率;部分教师过度缩小考试范围甚至泄题、为作弊的学生开绿灯等情况比较普遍。更有甚者,个别教师由于自身与公办教师相比的不公平待遇,致使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正确、不积极的东西,误导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育人意识淡薄。

(二)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民办高校在摸索中寻求发展,大多数学校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加之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招生工作的压力增大。学校往往把办学规模和学校竞争力的排名当成学校狭义的目标追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常规管理上,忽略了教师队伍自身的师德建设,长此以往形成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重量轻质”的局面。而在现行的民办高校教育体制下,民办高校没有完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教师职业道德观念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的教师在科研经费使用、学生奖助学金发放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违纪违法,有的教师学风不正,弄虚作假、诚信缺失、学术腐败的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出:

首先,由于民办高校办学体制的特殊性,学校教师队伍构成复杂,为满足教学需要,学校聘用了较多外聘、“特外聘”教师。教师流动性大,民办高校成了很多教师走向公办高校的练兵场。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和不稳定,让民办高校在师德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外聘想管管不了,内聘管好走人了”的尴尬境地。

其次,民办高校对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到位,缺乏相对应的师德建设的具体举措和长效机制。在民办高校教师选拔任用、教师培训、考核晋升过程中没有建全与师德相建设关的制度。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师选拔任用上程序简单、标准模糊、考核松弛,没有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在教师培训中,重专业技能、轻师德理论,师德培训的内容涉及较少;在教师考核晋升过程中,重业绩硬件、轻德行软件,对教师骨干的师德要求相对较少。在不健全的制度导向下,民办高校教师对自身的师德要求降低,校园崇尚良好师风师德的氛围无法形成,造成了民办高校师德滑坡的恶性循环。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特殊性和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的不健全是其师德建设困难最直接原因。

二、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研究

(一)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教师风范

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本源,是最具育人力量的资源,教师的高尚师德,必须基于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自身的内在素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 提高认识师德师风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民办高校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培训引导,让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管理,管理人员要在敢抓敢管的同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开诚布公,及时指出问题,将师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会组织须发挥好教育、引导、团结教师的作用,要主动热情地接近和关爱教师,帮其解决实际困难,或通过沟通等表达关爱,让教师感觉温馨与快乐,增加对职业的认同和对学校的认同。

教师需通过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积极将所学与自己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体会教师职业带来尊严和自豪感。教师――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的教师,只有在全面履行教师职责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才能从教师职业中获取乐趣和价值,从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德性,培养甘于奉献职业情怀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二)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促进师德建设的有效实施

在“以德育德”的同时,学校则要通过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保障师德建设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首先便是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加强民主管理的程度,让教师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进而对学校的发展、进步更积极热心。

其次,要建立人才引进、考核评估、奖惩激励机制。细化和公开人员招聘、奖惩、升职条件,并与师德师风紧密联系。各方面加强管理和监督,优化教风、学风。另外,建立一种公平、公开、有序竞争的机制。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发展比学识、比能力、比智慧、比精神境界的竞争。要把师德师风情况的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奖、晋职、工作量津贴、聘用等紧密挂钩,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最后,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础还不能忽视提高教职工待遇,改善教职工教学、生活条件。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硬软件建设,提高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另一方面要提高用工待遇,积极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如此,才能让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对职业的认同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嘿!接受我的挑战吧——呼拉圈
种山芋苗
文明,只差一步
第一次与蛇合影
我与大自然
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仪式
放学路上烦事多
生活就像苦咖啡
我喜爱的鱼
登山观景
属于笔尖的情人节
给爸爸妈妈的“惊喜”
家庭“PK”战
吃西瓜籽
一次有意义的联谊活动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表达能力研究
结合实际学好初中英语
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教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物理课堂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着力兴趣教学,打造魅力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探微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母鸡》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打赌*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