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争论和评价

关于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争论和评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3

关于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争论和评价

【摘 要】美洲文明和亚洲文明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这也促使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如“殷人东渡”、“扶桑国说”、“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观点。文章旨在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学者对美洲文明亚洲起源的不同态度,提出一些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疑点,客观地分析美洲文明的起源。

【关键词】美洲文明;“亚洲起源说”

对于美洲文明起源的探寻,早已不是什么新兴课题。百年以来,随着各国专家学者的深入调查研究,诸多理论和论据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为这一神秘的课题不断保持着新鲜度,也激励着多方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学者们之所以观点各异,是因为迄今为止在美洲大陆上并没有发现古代猿人的化石,那么古代美洲文明只能来自美洲以外的地区,究竟来自何地,这是百年来争论的焦点。这些都证明美洲土著居民的祖先并非源自本土”,因此学者们或认为美洲原始居民是土生人种,或认为源自亚洲,或认为源自非洲,或认为源自欧洲,或认为源自大洋洲的南太平洋岛屿,而所持证据又各有特色。这些学说中,让国内学者更为感兴趣的是“亚洲起源说”。

一、国内学者对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态度

尽管“亚洲起源说”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同,但国内学者对待“美洲文明中国起源”的观点上分成了三派:

(一)明确支持

由沙丁、杨典求、焦震衡、孙桂荣四位共同编写,于1986年出版的《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一书,对此持支持态度,其中有专门篇章系统解释了“殷人东渡说”和“扶桑国考证与中国人发现美洲说”,并提出了诸多证据。

由王大有、宋宝忠先生编著,于2007年出版的《殷地安之谜》一书,是对上述观点完整又系统的延续。书中以大量的图片和观点试图证实“殷人东渡说”和“扶桑国说”,进而证明美洲土著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亲缘关系。

(二)明确反对

由罗荣渠先生所著,于2009年出版的《罗荣渠文集之二・美洲史论》,首次客观、系统地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通过多个方面的证据驳斥了扶桑即墨西哥一说,并提出了研究美洲文化起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

(三)客观中立

由林被甸、董经胜先生编著,于2010年出版的《拉丁美洲史》一书中,并未谈及“殷人东渡说”等与中华民族有关的观点,而是中规中矩的陈述现有事实:“关于印第安人起源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学术界有比较广泛的认同,但尚未有完全的定论”。

二、国内外学者质疑“亚洲起源说”以及“中国起源说”的证据

(一)“多元起源说”的提出

这一学说认为除了蒙古人种,印第安人中还存在其他不同的种族成分,其迁徙的途径也不只是白令海峡陆桥,广大的太平洋海域也曾是外界通往美洲的通道。众所周知,“亚洲起源说”的重要论据不仅仅体现在地质变迁、猛犸象化石发现以及相同的石核制造方式上,在体制人类学上反映出的蒙古人种及印第安人的相似处,也是该学说重要论据之一。一般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印第安人黑直头发,扁平鼻子,单凤眼、高额骨,铲形门齿;通过血液、头型、脑容量、鼻指数、眼指数等进行比较,得到大量数据,令人信服地说明印第安人与蒙古人种的亲缘关系。然而并不是所有学者对此都持相同态度,如“多元起源说”的缔造者,保罗・里维特在其著作中就提出过美洲人在外部特征上,并不具有显而易见的同一性,“血型研究也提不出任何理由来支持美洲印第安人是亚洲起源的说法。总的来看,印第安人中O型血比例特别高……在亚洲人民中间,B型和A型血居多而O型血的比例历来很小。”此外,很多学者认为,只有亚洲和印第安人身上才有的“蒙古斑”,也被证实这一特征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而不是美洲――亚洲地区的人所独有。无独有偶,国内学者韩琦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凡去过墨西哥的中国学者,会为墨西哥人的体质特征而感到震撼,因为现代墨西哥人的相貌特征已经与人们想象中的具有亚洲血统的印第安人相去甚远……最能说明印第安人来自蒙古人的是奥尔梅克文明,起初图的代表性标志是巨型人头石雕像……从他们的宽脸盘和高颧骨看,很像蒙古人。但在墨西哥历史学界,关于奥尔梅克文化的来源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大头’更像非洲人……”

(二)对“扶桑国考证”的驳斥

“扶桑国说”是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扶桑国即是墨西哥的重要依据,然而仅根据《梁书・诸夷传》对扶桑国的描述,就将之定位在墨西哥这一说法,确实不妥。罗荣渠先生在《驳所谓扶桑即墨西哥说》一文中,从地理位置、物产、社会组织和风俗、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材料,多个方面对扶桑国史料进行了重新估价,进而系统地驳斥了这一学说,对此诸多细节本文不再提及。

三、不同的文明――研究美洲文明亚洲起源应持有的态度

(一)不能只注重相似的一面而忽视矛盾的一面

比如分析《梁书・诸夷传》以及类似的材料时,我们不能只看中墨古代文明中相似的地方,而无视其中有明显矛盾的地方。比如在人类起源传说方面,两种文明就完全不同。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对世界形成和人类起源的解释;而玛雅人的圣书《波波尔・乌》(Popul Vuh)说神用黄色玉米和白色玉米做人类的肉体,用玉米粉团做人类的四肢;“米斯特克印第安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因热带雨林中两棵大树的枝叶交合而生,萨波特克印第安人说自己的祖先是从礁石和巨石中蹦出来的。”再如经研究发现,奥托密语在语法上与汉语相似,米斯特克语在语音韵律学、语言形态学和构词法上与汉语相似;而法国学者保罗・里维特研究发现,“在孔(族)语中,现已发现了多达93个与澳大利亚语相应的单词,他们都是语言中最稳定的因素,也就是一些指身体部位和自然现象的词”。

(二)美洲人类曾由亚洲输入是可以确定的

但有说3万年前,有说1万年前,当时中国文化并未形成,我们的中国文化“其实在很多时候都只不过是汉族文化而已……汉族这么一个明确的概念,恐怕要到三世纪后才形成”。因此在缺少重要证据前提下,不能夸大我们的文明在美洲大陆上的贡献,而人们熟知的美洲三大文明都是美洲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独立进行的发展和创造。我们能够感受到,两种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存在着很多相似巧合的元素,那是因为“亚洲人加上其他大陆人民到达美洲,成了那里的主人之后,在原有文明的基础上,在新的地理环境中,独立地,按照自己的需要,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也看到两种文明中的诸多不同和矛盾之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能用缺少充分证据的“殷人东渡”和“扶桑国一说”解释美洲文明的亚洲起源问题。在这种局面下,一方面我们仍要继续探寻二者间微妙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开拓视野,接受不同的态度,听取不同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研究不同的文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给费俊龙叔叔的一封信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人类的一封信
给校长的一封信
给人类的一封信
给表哥的一封信
自信与成功
灰心、信心一念之差
竞争不相信眼泪
给老师的一封信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浅析道教对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影响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
哲学的党性
《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马克思主义真善美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微电子技术发展问题试分析
“男子悲秋”古代文学意象社会心理探析
从人才培养角度谈中日动漫发展差异
天津地区法鼓的舞蹈特点研究及其价值分析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述荀子人性论
“谱子戏”和“梁子戏”的区别与优劣
《生命的药方》教学实录
《草原即景》教学札记
《草原即景》作者简介
《生命的药方》教材理解
《生命的药方》课文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材理解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生命的药方》其它杂项
《海滨仲夏夜》教材理解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