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司法职业化改革:集权须与放权并行

司法职业化改革:集权须与放权并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9

司法职业化改革:集权须与放权并行

长期以来,中国司法受制于四大“综合症”:人员太多、太杂,人均待遇和专业素质低下;司法资源匮缺,在人财物上完全倚赖地方,造成严重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外部与内部权力干预无处不在,严重抑制了法官人格独立与责任担当;审判不透明、不公开,判决书如千篇一律的“八股文”,说理严重欠缺,进而为相当普遍的司法腐败提供了便利温床。

反观法治国家的司法,其核心即在于少而精的司法队伍和去行政化的司法结构。法官只有一个任务――依法判案,只接受一种指示――法律的命令,其余一切“管理”都是多余的障碍和干扰。但受制于旷日持久的政治化、行政化影响,中国司法队伍人员庞杂,法官超过20万,检察官也有15万之多,但许多“法官”常年不判一个案件,院长、庭长更是忙于种种“管理”和“领导”事务,无暇亲自判案。对于法治而言,这些人其实都是“不务正业”的冗员,本来就不应被冠以“法官”头衔。此次“上海方案”精简了司法队伍,明确法官、检察官占1/

3、司法辅助人员超过一半、行政管理人员约占1/6的合理司法结构。这是司法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精简了司法队伍,却不能保证司法人员的独立性,则法官仍然不是真正的法官,检察官也不是真正的检察官。以法官为例,中国法院长期以来受制于内部和外部行政化的双重管制,法官独立性严重欠缺,往往造成司法判决成为领导意志而非法律推理的产物。只要院长、地方党政或上级领导想干预某个判决,法官根本无力抵制。加上司法人员的待遇和办案经费均控制于地方政府之手,一些法院的首要任务成了保护地方利益而非执行中央立法。

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司法去行政化及省以下司法人财物的上收,体现了司法改革集权与放权同时并行的趋向。法院与检察院人财物上收省一级统一管理,有助于加强地方法院的资源保障,削弱司法的地方依附与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但是如果只有集权而没有放权,司法权不能落实到法官和检察官个人,那么中国司法仍然不可能摆脱长官意志的掌控,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司法。只有打破司法内部的权力控制结构,把权力下放到法官和检察官,让他们真正对自己承办的案件负责,才能建立合格称职的司法队伍。只有当中国法官成为真正的法官,中国法院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法院。

增强法官个人独立性会不会削弱司法监督,加剧司法腐败?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是解决之道不在于回到司法行政化的集权老路,而在于把放权进行到底,强化审判公开和判决书说理,让全社会监督司法权力的运行。这些要求在司法改革方案中亦均有体现。

虽然“四五纲要”和“上海方案”赢得了不少喝彩声,但社会对改革成效的隐忧仍然若隐若现。这不仅因为司法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方案良好、落实不力早已司空见惯。即便现行方案得到基本落实,其效果仍不好预测。即便司法人员的分流和精简得以顺利进行,“上海方案”仍然留了一个“行政管理人员”的尾巴。在法治国家,法院的构成只有法官以及秘书、书记员、法警等辅助人员;法院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管理,因而也不存在“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类别。在目前的改革方案中,这一类别仍然占1/6之多,而并未具体说明他们的权力和职责。“管理”会不会成为行政权力的据点?

另一方面,现行改革方案也要提高司法人员待遇,但是在司法绩效明显改善之前,显著提高待遇的正当性与可行性不大。司法责任加强,而待遇得不到显著提高,可能会造成法院、检察院留不住高素质人才。这是否会成为一个制约改革的现实问题,一时也不得而知。

最后,人财物上收于省一级固然有助于减少省以下的地方保护主义,却不仅对来自省级的行政干预未必有所助益,反而可能为上级对下级司法的干预提供便利。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只能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按法治的要求和规律逐一破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The modern pace of life(关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Disabilities(残疾)
Waste-Resource At A Wrong Place(在错误的地方资源浪费)
How to face emotins(如何面对感情)
Friends Or Teachers?(朋友或老师)
Disabilities(残疾)
The Snow(雪)
How To Treat Disabled People(如何对待残疾人)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Never Forever(永不)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怎样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小时候
Covering the ears to steal the bell(掩耳盗铃)
About friends and value of time(关于朋友和时间的价值)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ity(电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思潮对美声声乐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
中国低碳出口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
基于目的论的京剧剧本翻译效果研究
家养红掌有讲究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新形势下对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审视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对文学反映治理官僚主义的思考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与路径选择
胡适社会进化观刍议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试论清末张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
《寄给青蛙的信》课文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课文
《这个办法好》教学札记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谁住顶楼》教学札记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说课设计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