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对《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2

对《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摘要:鉴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性,结合课程的内容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进行了相关思索和探讨。

关键词: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 构件 工程实际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交通土建类职业岗位必须要掌握的课程,同时也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桥梁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涉及实际工程结构和构件计算的能力。

1 教学内容

《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篇章为划分,第一篇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在不同受力形式下(弯、剪、拉、压)的设计计算和构造措施;第二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预应力受弯构件的设计;第三篇突出圬工结构的应用特点和相关受力性能;第四篇结合常见的钢结构构件讲述材料特性和钢结构的连接,最后一篇则是简要叙述有关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设计理论。

1.1 教学内容与学时改革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原教学课时安排为96学时,同时结合专门一周的实训课程设计。随着道桥专业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同时对原有教学内容来说,课时安排充裕,但是学生对于晦涩的理论实际理解有限,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能力培养和实践要求,突出学习重点,弱化实用性不强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课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以学习情境凸显不同章节的特色,同时精简理论讲述,使学生在紧凑的课时安排下掌握与之关联的技能和方法。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安排

一方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技能培训等诸多方面有较高的关联度;同时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基于理论基础的实践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学生未来的发展、行业的趋向密切相关。而原教学内容繁多,信息涵盖范围广,学生学习任务量大,计算公式多而复杂,学生理解基础薄弱,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另外,职业技能培养有所欠缺。原来的教学强调构件的设计计算,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阐述较少,同时缺乏跟“五大员”、建造师等测试内容的联系。以往考试考查重点偏向于基本理论,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创新和思考能力,而实际工作和各类资格考试更重视运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

鉴于以上的原因,对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本门课程的发展,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了教学思考中的首要问题。

2 教学方式优化

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内容优化、拓展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三个方面入手,达到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与知识并行的目的。

2.1 内容优化

本门课程内容繁多而复杂,涉及到各类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计算分析,同时课时安排衔接紧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结合道桥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强调与课堂内容联系紧密的力学常识,如将应力应变关系、刚度与强度、变形与位移等概念贯穿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介绍中,可以使学生对于构件受力的原理和过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公式的运用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构件受力图形进行分析,建立平衡方程,这样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整个授课中,针对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衔接性,同时淡化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如对于圬工结构,侧重于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公式的理解,介绍钢结构时,则要联系常见的梁、板等受力构件,更多从材料的发展趋势,性能体现等方面入手,可结合施工图纸,精简文字介绍,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

2.2 拓展教学

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于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针对本专业的发展特点,适当引入新的知识,突出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让学生能够置身了解行业发展的前端。如介绍混凝土结构材料时,学生已然理解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入和行业相关的新内容,新热点,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求知欲。例如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本身自重大、承载力不高、抗裂性能差、施工工序繁多等缺点,同时为了适应行业更高标准和更好发展,目前研究发展了各种轻质混凝土、防射线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将这些内容引入教学讲述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学习拓展。布置一篇课下探讨笔记,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凭借兴趣与已掌握的知识点,完成相关作业。

2.3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高职学生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以后的工作中要结合施工图参与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这就要求基础内容的理解要更加到位,因此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更加多样化,才能满足本门课程教与学的双重要求。

2.3.1 突出学习情境教学方法

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情景内容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主动性,授课中注重与实际相联系,例如在讲到钢筋骨架及其钢筋分类特点时,将学生带到道桥专业实训基地,参观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钢筋骨架,重点结合钢筋骨架的布置,向同学们介绍各类钢筋的受力特点,布置形式和规范要求。这样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配备的铁丝、钢筋钩和手套等工具,让学生实地体验绑扎钢筋的过程。图1为道桥专业的学生正在按要求绑扎钢筋。

图1 学生绑扎钢筋

2.3.2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第一天
七夕
荷花
一不小心长大了
炎炎酷暑,淳淳茶香
蒸汽机的自述
带着笑容离去
假如我死去
能给我自由吗?
离奇凶杀案
发展的家乡
小鹿的自述
越简单越好
我在静坐中得到快乐
花开的天空
小议职业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用CSMP系统浅析唐宋文人性格对大学生心理自我认知的借鉴
浅析爱伦·坡的诗对死亡的润饰
理工科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探析
涉法涉诉信访司法化道路探索
浅谈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浅析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警需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普拉斯诗歌中的母性道德情感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人类学考查
大学生跳蚤市场存在的利弊分析及对相关问题的建议
媒体与司法公开
藏族群众行使参与权对创新藏区社会治理模式的作用和启示
新常态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手指》教学设计一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二(六下)
《匆匆》教学设计三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二(六下)
《匆匆》教学设计一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二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匆匆》教学设计二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二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一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一(六下)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一(六下)
《识字2》教学设计(一下)
《手指》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