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褐――汉服中的轻便装

褐――汉服中的轻便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5

褐――汉服中的轻便装

提及传统汉服,一直以来都不乏一种声音,那就是认为传统汉服太过拖沓,有诸多不便,因而得出汉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论断。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下结论者往往只看到汉服宽袍大袖的礼服后,就武断下结论。其实只要稍作思考就能想到,我们的祖先穿着汉服生活了几千年,在交通远不如现在发达的古代,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我们的祖先难道都不劳作也不运动吗?

其实汉服本身并非指具体的某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衣冠体系的统称。华夏衣冠体系与西服的体系一样,包含礼服和常服。西装革履就好比峨冠博带,而轻便休息的运动服在华夏衣冠体系中亦有相对应的款式,那就是本文要讲的褐。

褐是汉服的一种,是我们的祖先劳动时所穿的短装。要了解这种服饰,我们可以先从字面上来理解。根据唐代司马贞《索隐》记载:“,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短音竖。竖褐,谓褐衣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所以褐又称“竖褐”、“短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短褐”一词里的“短”并非长短之意,《墨子》曰“人不可,衣短褐”,皆以褐为短粗布衣。而不知短褐乃褐之误,褐字音异义同,褐合言,或褐分言,旨义无殊,为长衣而非短衣。“短”、“竖”、“”3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同时“竖”也有童仆之意(例如古代小说人物里常骂“竖子不足以谋”中的竖子便指小孩、小儿),因此“竖褐”也称童仆之服。

“褐”字的原意是指麻料、兽毛编织物。由此可知,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因为在古代,这种服饰多为从事体力劳动之人所穿,所以褐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总结说来,褐就是原意为粗布短衣,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它作为百姓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作训服)穿着,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因此,我们可以把褐称为汉服中的便装。

褐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尚难以考证,但根据《诗经・幽风》中“无衣无褐”这句可推断出,褐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以常理推断,华夏民族本为农耕民族,务农劳动不可能穿着宽袍大袖,所以褐很可能比峨冠博带、宽袍大袖出现的时间更早。到今天,褐依然有它特别的意义,当我们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过传统节日时,宽袍大袖并非是唯一选择。如重阳节登高时穿着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表现了民族特色,又不会因宽衣大袖而带来行动上的不便。

褐在历史上虽不如“深衣”、“玄端”等礼仪服饰那样有特别详尽的史料记载和穿着时的礼仪规范,但它作为汉服中的轻便服饰,在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女人最想要的
讲究卫生,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对工作负责的我
我的梦
小水滴与大海
摩尔庄园,快乐童年
水仙花
“小冒牌货”— 蝾螈
一件小事
留守儿童需要我们!
开启网络世界
光阴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会说话的布娃娃
红花和绿叶
以高校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对国防生培养的启示
高中语文作业初探
浅谈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
“以赛促改”理念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成功与感悟
浅析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经验漫谈
基于多媒体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构建
把握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基本环节
新升本科院校外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片断赏析
《黄河的主人》课文
《黄河的主人》说课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材理解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