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迁客流官 书风大盛

迁客流官 书风大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2

迁客流官 书风大盛

自元明起,中央势力在黔地逐步渗入,贵州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日益加强。自洪武年间大军西来,军屯兴起,贵州开始了大移民时期。其后的改土归流,亦使无数省外饱学之士进入贵州为官,无论是调任的还是谪迁的,他们在贵州的文化活动对于贵州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史文献有了更多关于书法家的记载。然而,以纸绢为载体的书法墨迹能够保存到今天的非常少,现在本省的公私书画收藏中,还未发现明代贵州流传下来的墨迹,全国各地博物馆中也仅有少量的明代黔籍人物的书画存藏。但是,流传下来的各类石上镌刻的书法,却能让我们一睹其中一些书法家的艺术风采,对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张三丰:观澜听松留仙迹

在明代前期贵州与书法产生联系的人物中,有一位值得一提,他便是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人物――张三丰。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历来说法不一,有着不同的版本。如《明史・方技传》里提到张三丰,说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黑山)人,名全;而另一说法,张三丰字元元,俗名仲猷,又号斗篷,闽县人;还有一种说法,张三丰是羊城人。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在离府城西南方向五里的武胜关的一座高岩上,曾经有张三丰的刻像,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题有 “神留宇宙”4个大字。在同一方向的福泉山上,还留有他与隆平侯张信对弈的石头。

由唐树义、黎兆勋、莫友芝于清代同治年间编成的明代贵州诗歌的总集《黔诗纪略》第三十二卷里,记载了张三丰进入贵州的情形。相传洪武年间,张三丰作为守卫边远地区的军队中的一员,从福建调到今天贵州的福泉一带,住在一个叫高贞观的道观里,建“礼斗”亭修炼,并经常来往于都匀一带。都匀城北,有一处地方山石壁立,挺拔陡峭,旁边是滔滔的河水,张三丰坐在山崖上用石头垒砌的房子里练功,并亲笔题字名为“观澜处”,那墨迹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还犹如刚写的一样。关于张三丰在书法方面的记载,语焉不详,除在都匀城北石壁上题写“观澜处”的记录外,还有就是《都匀县志》中的记述:“写字岩在都匀城北桥头距城十八里,明道士张三丰书有‘万壑松声’四字,笔法苍劲,因以名岩。”惜未能见真迹。

王守仁:年来夷险还忘却

明代中后期著名的书画家徐渭,曾评价王守仁的书法说:“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阳明)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蟠龙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见《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擅写楷书、行书、草书。他的楷书主要取法于唐代书法家。早期他从虞世南、颜真卿二人的楷书风格人手,进而又吸取欧阳询、柳公权峻拔爽利的特点。他流传下来的诸如《时雨堂记》、《纪功碑》、《夜宿天池诗》、《客座私祝》,用笔稳健沉着,结体端庄,将各家的特点糅于其中。他在龙场的龙冈书院执教时,曾用楷书写过一篇戒示――《示诸生信条》,这是我们所知他在贵州时创作的楷书作品,遗憾的是墨迹早巳不存。

现在能见的王守仁行书作品,有《矫亭说》、《四箴卷》、《纪梦诗题壁》、《镇远旅邸书札》等,都写得豪放舒展,从中能看出受唐代李邕和宋代黄庭坚书风影响。《镇远旅邸书札》(西泠印社出版,1996年7月)可能是王守仁在贵州时所书的最后墨迹,原件今存何处未详。书札开篇:“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以外也。相见未期,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舟行矣。相去益远,言之惨然。书院中诸友不能一一书谢,更俟后便,相见望出此问致千万意。守仁顿首。” 这段思绪起伏跌宕的内心表达,用行书演化出来的线条千变万化,粗细、干湿、长短等皆和着内心情绪的节拍,书法的韵律美使作者的个性跃然纸上。这件佳作曾收入民国初期影印的《明清名人尺牍墨宝》。

王守仁的草书深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影响,不难感受到他对《十七帖》、《圣教序》研究、临习所下的工夫。不仅如此,他还涉猎其他名家的精髓,形成了行笔疾速、跌宕起伏、万端变化、挥洒超逸、气势豪迈的风格。他当年谪居龙场驿时所写的《何陋轩记》便是用草书写的(计文渊编:《王阳明法书集》,西泠印社出版,1996年7月)。这件墨迹也不失为一件和着内心情绪节拍,驱笔挥洒出的清劲奇趣、精妙绝伦的佳作。其中的文句如“人皆以为予自上国而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作者聊借笔墨抒发了自己虽沦入困境,却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观。正是因为有这样旷达的襟怀,那字才写得如此灵动饱满。王守仁在贵州所书的草书作品,是应水西土司安贵荣所请而撰写的《象祠记》。贵州黔西的灵博山,原有祭祀舜帝之弟象的象祠,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贵荣重修象祠并请与自己过往密切的王守仁写下了这篇《象祠记》。行笔痛快淋漓,字字连缀不断,或断而意连,这篇书法墨迹与《何陋轩》相比较,行笔稍重,更为圆转,有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的那种奔放、沉着而又劲爽的感觉。

关于王守仁在贵州书写过的其他书法字迹,据民国《贵州遁志・金石志》的记载,曾经有一些石上刻字,如在修文阳明洞有过他所书的楷书大字“阳明玩易窝”及“阳明小洞天”。

王守仁书法作品中与贵州相关的部分大致如上述,可惜它们或流往他处,或不知下落,贵州现在竟无片纸墨迹留存。王守仁谪居黔贵虽仅短短三载,但是如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其书法艺术对贵州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贵州人一直都很珍爱他的书法。在清代,当时贵州的书法家搜寻他留在各处的墨迹或碑刻拓片,如《客座私祝》、《致罗整庵书》、《题唐寅画墨迹》等等,镌刻于石木上,置于贵阳阳明祠等名胜古迹之中。

杨慎:白岩丹壑题佳胜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幼时聪颖,11岁就能作诗,正德六年(1511年)高中状元。他禀性刚直,触怒明世宗朱厚皇上,结果受到当庭杖罚,并被削籍谪贬到云南永昌卫,一去30余年,最后卒于戍地。其间他多次过往贵州,留下赞誉黔地风光的诗文。据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载,他曾在毕节城东面九十里的白岩石上,以楷书镌题“龙山佳胜”4个大字及“白岩秋色,丹壑春姿”一联,但字的风格如何,文献中却未提及。 张:南北同天谪戍仙

也是在嘉靖时期,被谪贬到贵州的进士张(生卒年不详),字子仪,柳州人。据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载,他曾任过刑部主事,因为上书指责一代权贵严嵩独擅专权,引起皇上震怒,被发配到都匀。

郭子章:行遍黔中书名传

郭子章,字相奎,江西泰和人。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郭子章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郭子章不仅注重著述,而且精于书法,黔贵各地曾经留下他的不少题刻。另著有《黔记》六十卷。是明代贵州省志中卷帙最多、资料最富、体例最严、门类最新的一部。这是他留给贵州人的一份宝贵遗产。

据载,郭子章曾在贵阳龙洞堡东岩洞书有“见龙洞”3个字,每个字大尺余,题款“万历辛丑岁(1601年),泰和郭子章题”。另外,郭子章在龙里县留云洞亦题有“雕云”二字,但是这些字的字体以及郭氏书法的特点,前人均没有留下评价。据爱必达《黔南识略》载,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郭子章在思南中和山上写下了追怀李渭的诗:“山绕群柯水满溪,德江深处穴鲸鲵。二田一夕成亡虏,五郡年前忆旧题。文物依稀荆楚北,声华馥郁夜郎西。中和岭上人如在,洁比河东与会稽。”并以行书将这首诗写下来,刻于此山的石头上。据说这块石刻字迹笔法健秀,当时很多人都将它拓下来作为学书法临习的范本。另外,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还载,有多部文献中都提到郭子章在平越城附近为张三丰像题字的事,如其中《续黔书》即有“平越城西五里岩上有张三丰遗影,郭子章于高处镌‘神留宇宙’四字也”的记载。这些文献都没有言及书法的问题,仅知其字大尺许。

邓子龙:黔山过化笔欲飞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干,别号虎冠道人,江西丰城人。万历时期曾率兵进驻贵州铜仁。后奉命到朝鲜抗击倭寇,战死疆场。

钱邦芑:他山放歌遗臣恨

钱邦芑的草、隶尤精,以草书最佳,前人有“草书道劲”的评价。据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载,他曾于永历八年(1654年)题“他山”二字,刻于蒲村一巍奉陡立之石壁上,正楷竖书,笔力苍劲,每字约40厘米见方。其右转折处有剔地摩崖一方,正楷竖行题镌“钱开少放歌处”,款“永历丁酉(1657年)春题”。这处摩崖刻石至今犹在,高70厘米、宽38厘米,浑厚朴拙,含蓄内敛,颇有北朝时期魏碑的韵味,斑驳石面更添了几许沧桑。此地石林中的题刻多处散见于峭石丛中,据考均为钱氏手迹,计有“石帆峰”、“翠屏”、“洞天”、“云房”、“云归处”、“留云峡”、“九面一峰”、“梅仓”、“回岚穴”、“藏书崖”、“霹雳崖”、“断烟”、“流云”、“米丈”、“应接不暇”等15处。皆钱氏审石度意,各以形态命名,人力天工,融会一炉。

钱邦芑的书法作品曾流藏于余庆、湄潭之间。为彻底摆脱孙可望的纠缠,他遁入空门,在云南鸡足山削发为僧,号“大错和尚”,将其柳湖旧居称“大错庵”,似乎欲尽诉遗臣之恨。永历王朝覆灭后,他又回到鸡足山,晚年游衡岳一带直至终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冒牌货”— 蝾螈
我的梦
一件小事
红花和绿叶
讲究卫生,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小水滴与大海
对工作负责的我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女人最想要的
光阴
留守儿童需要我们!
水仙花
摩尔庄园,快乐童年
开启网络世界
会说话的布娃娃
浅析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把握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基本环节
高中语文作业初探
成功与感悟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新升本科院校外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基于多媒体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经验漫谈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
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构建
以高校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对国防生培养的启示
“以赛促改”理念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谈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
《黄河的主人》课文
《黄河的主人》片断赏析
《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说课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材理解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