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肠旺与竹升孰可口

肠旺与竹升孰可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5

肠旺与竹升孰可口

起源于中国的面条,在1900年前的东汉已有史料记载。而据最新考古证据,中国4000年前就有了面条。“面”在中国北方指包括面条在内的所有面粉制品,而南方的“面”仅指面条。当面条爽滑有韧性时,北方人夸有筋道,贵阳人讲有嚼(jiáo)头,广东人则说弹牙。诸种说法中,北方人只是赞面条本身,而贵阳人和广东人则是将吃面时的感觉表达了出来。这个差异就表明南方人比北方人好吃,而各地的饮食文化特征,直接影响各地饮食的制作风味和饮食习惯。

从前,在外地呆久了,会不时地挂欠贵阳的肠旺面。但是,现在对贵阳肠旺面,那种馋欲情结淡了许多,完全没有了旧时的感觉。不是因为油腻、辣,抑或动物内脏的高胆固醇、抢味的味精,以及邋遢的环境,对于“宁肯眼流脓,不等嘴受穷”的挑剔“吃货”来讲,理由只有一个――贵阳的面不好吃。现在交通物流方便了,有一些贵阳人就从广州买面来吃。

肠旺面和竹升面都是南方面条,前者号称贵阳八大名小吃之一,后者是广东大众小吃,由于太大众化了,在广州排不上名小吃之列。只是当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广州西关竹园老铺的竹升面之后,竹升面铺的房东马上将每月9000元的租金提高到1.8万元。最后,业主及竹园面铺老板协商达成续约一年,面铺月租13980元。广州街坊和“食货”们对此事的赞、弹引来报刊、网络的满城喧沸,甚至政府也出面为竹升面老铺寻找合适的铺面。

竹升面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力靠大竹竿(广州人叫“竹升”或“大碌竹”)压制出来的面条。制面师傅骑坐在一根长度二三米,直径10厘米的大竹竿上,上下用力弹跳,用大竹竿将面团碾薄,摺叠后再碾压,如此反复6次以上,才将变薄如纸的面片切成面条。武术中的“南拳北腿”在这里颠倒了过来,广州人将北方人用手制面变成用脚发力,可见广州人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义领会之深。在广州中国大酒店的食街,可以观摩到传统竹升面的制作。但是人工竹升面产量太低,于是,广州“第壹面”发明了以机器代替人力的电动机制竹升面压面机,既提高了产量,又保证了面条爽滑的品质,其连锁店遍布广州城。

广州人对竹升面有这样朴素的说法:“一份用心的竹升面,用诚意换来食客的认同。”竹升面香滑、有弹性,会吃的食客一致反映,用人工竹竿压出来的面条,即使没有加入蛋,也比机器制造的面条要更富弹性、更香滑。制作竹升面要根据各天不同的天气放不同的碱量,另外,还创造了用冰箱将面条冷冻存放的“分碱”方法,使面条能“保鲜”,另外还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做成“全蛋”或“半蛋”的面条。央视纪录片上介绍的竹园竹升面老铺主人公李世林,就曾在近30种不同牌子的面粉中寻找出一种合适的面粉来制作竹升面。竹升面的汤底选用鱼、虾米和猪骨长时间熬制而成,汤中还要撒上一点韭黄,使人未吃之先就能食欲大增。这些就是竹升面的制作“秘笈”――朴实、用心、落力、细致。

其实,上个世纪60年代在贵阳王家巷(今勇烈路)靠中华中路一头的街口上,透过绿色格子窗户就能看见肠旺面手工制作的场景,那是由罗铁刚经营的“王家巷肠旺面”馆,就是用“竹升”制作手工肠旺面条,和现在广州人工制造竹升面一模一样。据传说,肠旺面与竹升面都产生于清代,为什么广州的大众小吃能靠一根竹子保持传统,革新并发扬了传统,而号称筑城、以竹子为特色的贵阳城的名小吃却不会在此做文章?无论吃加放何种作料的面,小吃主题毕竟主要是面。现在的贵阳肠旺面不好吃,主要是因为主材面条不好所致。在贵阳说起肠旺面,只听见评说肠子、旺子、辣椒、臊子的居多,很少有人评说面条。贵阳面条要想吃脆一些,煮出来的面就断不了生,如要断生,就无韧性。前些时,贵阳还兴起“平价肠旺面”,价格下降,肠、旺、臊子的量也随之减少,闹哄哄搞了一阵,目前不见了踪影,肠旺面的文化诚信度无形中又遭打了折扣。这种花哨的小打小闹也算是贵阳饮食文化特色之一吧,这和制造伪恋爱豆腐果饮食文化如出一辙。广州竹升面在主材上下功夫,贵阳肠旺面却忽略主材,文化演绎上首先本末倒置,当然就不可能达到饮食文化效果的预期了。说到底,丢弃传统,抛离历史,不可能形成特色饮食文化影响力,自然就更谈不上依靠饮食文化形成生产力了。上网一查(见下表),肠旺面信息量只占竹升面信息量的12.04%,就可知所谓的贵阳名小吃竟不算咋个有名。

竹升面所反映的,正是“食在广州”的饮食文化精髓之所在。一个排不上名小吃的大众小吃,在成熟市场环境之中能策动满城风雨,能导致面条制作技术革命,若非深厚的饮食文化使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关竹升面文化的说道可以列出一大堆:“千压万揉一根面”、“大碌竹压出爽韧滋味”、“骑竹升压面薄如纸”、“上好竹竿压出上好面”、“竹升面是一碗阴柔的艺术”,“秉承传统,爽韧柔和,一丝不苟,心水制作”……可以看出广州人做吃,首先是抓住食品的主材主题做文章,哪怕做最大众化的食品,也是认认真真的投入。一碗能让人不能忘怀的大众小吃竹升面,包含了做面条的诚信,而调出的是食客记忆中喜欢的味道。在吃上面能小题大做,这就是发扬饮食文化的有效做法。肠旺面与竹升面相比,所缺的正是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

文章题目有夜郎国王的口气,但决不含自大之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Different Social Customs Between America(不同的社会习俗在美国)
An Instructive Day(一个富有启发日)
A passage about Mathilde(关于玛蒂尔德通道)
My Hometown(我的家乡)
Make An Announcement(予以公告)
the Great Wall(长城)
Introduce Oneself(自我介绍)
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
Spring Festival(春节)
A Letter to a School-friend(给同学的一封信)
Add Feet to His Snake(画蛇添足)
letter to editor-(写信给编辑)
Grandma‘s Birthday(奶奶的生日)
To Be A Helpful Man(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Sun Shuwei(孙淑伟)
一年生八窝的伊普吕兔
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婚姻档案查阅利用中的几点困惑
忆解放保定战斗中进城干部那些事
秦港近代建筑的价值
重视档案 就是重视我们的未来
浅议农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团省委杨军同志一行深入保山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
书香滋养出的大家
科学使用农药 减量增效
照片档案记录吉鸿昌的革命生涯
气壮山河的庐山保卫战
发挥布尔津县基层党组织在维稳工作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小蝌蚪找妈妈》片断赏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片断赏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札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札记
《小蝌蚪找妈妈》片断赏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札记
《小蝌蚪找妈妈》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