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一枝独秀”闯关东

一枝独秀”闯关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一枝独秀”闯关东

如今,8年过去,这个在千里之外种粮的金华农民已经在东北吉林坐拥一万多亩的绿色稻米基地,其中,有机稻米一千多亩。这便是“中国有机米先行者”丰兆平与有机米的故事。

粮站17年,

他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丰兆平,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一户普通农户之家。丰兆平的父亲师范毕业,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因此,尽管家境贫寒,但对于儿子的教育,丰父从未忽视。

1979年,在中专专业志愿表上,丰兆平毅然填选了浙江粮校的食品工艺学专业。选择的理由很简单:粮管所承担着收购公粮、统购粮,并供应给该地区居民粮食(主食、副食)及油料等物资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时最吃香的部门。

三年学成,丰兆平被分配到金华县汤溪镇粮管所工作。由于是科班出身的“高材生”,丰兆平在单位很受领导器重,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很快从仓库保管员一路升到了站长、经营科长。

当时的金华县,素有“浙中粮仓”之美誉,传闻蒋堂镇一年的粮食产量能抵浦江一个县。作为经营科长,丰兆平日常的工作就是四处到农户家里收购稻谷,返销到外地。“当时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不要说手机了,连BB机都没有。”在丰兆平的记忆里,老客车是挥之不去的一段回忆,“出差要么坐老客车,要么坐绿皮火车,以前的老客车,位置又小又窄,人窝在里面就跟虾米一样,连手脚都动不了。”

但是,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的足迹依旧踏遍了温州、广东、东北、山东。“去温州、广东主要是为了卖粮,去东北、山东则是为了采购玉米。”

这与粮食日日相伴的日子,造就了丰兆平对大米难以割舍的感情,也给了他一双能辨米之好坏的“火眼金睛”。“选稻米一是看,稻米的色泽好不好;二是抓,用手来感受稻米的干湿情况,干爽的稻米更易加工,也更易保存;三是用牙咬,好的米吃去口感是很脆的,反之粘牙的大米则差了很多。”

“下海”创业,结缘有机米

1999年,国企改制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丰兆平所在的汤溪镇粮管所自然也不例外,开始对内大批精简人员。深感国企行业困局的丰兆平,知道自己留下来也再无晋升空间,于是他毅然递上辞呈,决定出去“闯一闯”。

做生不如做熟。凭借自己多年的卖粮经验,丰兆平的金华市蒋堂米厂很快建立起来,并开始向市面上推出“洪丰米”。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他将产品定位优质和精致两大特点,计划以“精制米”打开消费者的荷包。

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产品让丰兆平一下子叩开了财富的大门。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米厂从原先一天15吨的产量,一下子涨到了一天30吨,依然供不应求,并开始销往义乌、东阳等金华周边地区。

然而,这样的成功在他的眼中却总有一丝缺憾。“越深入了解种植业越发现,当时的农民只单纯依靠化肥增产,大量的施肥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样的生产模式根本不适合长远发展。”

痛心疾首之余,他开始转型走绿色、有机、安全的粮食发展之路,因为他深知健康、环保的食品必将是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如何实现这个“绿色大米梦”,成为他接下来要思考的难题。

很快,机遇来了。2002年,正值中国水稻研究所跟金华婺城区农业部门合作开发有机米项目,在汤溪镇上徐村建立了2300余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宣传的环保健康、绿色安全、提升质量,与丰兆平的理念不谋而合。若是可以做大做强这一品牌,不失为一件造福民生的好事。当时婺城区政府相关领导正谋求企业化运作,主动找上门来,双方一拍即合。他与农业部门联合组建了“一枝秀”米业有限公司,步入了有机米生产、加工的行业。

“以前只在书中看过有机米的概念,知道它不使用农药,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真正接触后,发现它的优点还不止这些。”丰兆平介绍,有机米不仅具有安全无农药残留及食味特优的好处,水稻的有机栽培还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维护水资源、环境保护、废弃物再利用等多重意义。

此后,他便一头钻进有机大米的开发研究之中。

2003年,首批有机大米问世,在普遍米价六七角钱的粮食市场,“一枝秀”有机大米定价5元多,实为“天价”。丰兆平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市场上有百分之几的人认可便心满意足,并做好了赔钱的打算。谁曾想,这“天价米”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那一年,“一枝秀”几乎成为金华市民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有了产品,还要打响品牌。怎么打?丰兆平选择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他一方面运用报纸、杂志、媒体等加强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农博会、农展会、农交会等国内国际大型展会展示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和商品品牌。

之后,丰兆平还积极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检中心合作,寻求技术支持,率先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有机产品发展中心的认证,建立了浙江省首家通过大米国家级有机认证的基地,“一枝秀”大米也连续12年获得国家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书。中共浙江省委原副书记周国富说:汤溪镇上徐村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是“浙江省内最大最早的有机米基地”。省委领导吕祖善、周国富、章猛进、葛慧君、茅临生都曾亲临指导,当地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 自此,“一枝秀”真正成为粮食市场一枝独秀的有机大米,走进公众的餐桌。

闯荡东北,长白山下育“粮仓”

随着企业一步步壮大,到2007年时,丰兆平渐感浙江粮食不足,开始不再满足于在本地种植有机米,而把目光放在了东北山清水秀的良田上。

说起对东北情有独钟的向往,丰兆平向我们陈述了几点理由:首先东北地广人稀,留给浙江人发展的空间更大。其次,东北米质更适合现代人的口感。水稻分成籼米、粳米两大类。籼米一般适宜在南方种植,粳米适合在北方种植。但东北粳米生长周期长,一般要5个月左右,品种更优,口感更好。

“最关键的是,东北米种植方式更天然。这是东北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其他种稻地区都不具备。”丰兆平解释道,东北天冷,一到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害虫都冻死了。病虫害减少,水稻农药使用量就相应减少,大米吃起来就更安全。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金连登的牵线搭桥下,丰兆平第一次踏上了北上的飞机。等金连登开完全国粳稻米大会后,俩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迎水村。

“东三省都是黑土地,但吉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有2000多条。尤其是通化地区,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榆林镇迎水村位于中朝边境,背靠长白山,水临鸭绿江。山上常年种着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长白山一脉的雪山水从山顶潺潺而下,山下是古朴、低矮的平房。未经开发的土地,浸过人参的雪水,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仿佛就是为有机米而生的。

更可喜的是,2004年,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就曾成功试种过数一数二的有机大米――日本越光。但由于资金限制,扩大规模种植的想法迟迟不能实现。这让一心想在东北发展有机米的丰兆平看到了合作的希望。

考察回来之后,丰兆平简单地收拾了行囊,带着资金再次北上,这一次,他是下定决心要在东北干一番大事业!

听说浙江老板要来了,吉林通化农科院的专家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还没等丰兆平的飞机落地,他们就竖着牌子早早地等在出机口。望着东北老乡热烈而期盼的眼神,丰兆平的心里,没来由地就升起了一股使命感,他想着:这一次,一定得干出个样子来,不让东北人失望,不给浙江人丢脸。

说时容易做时难。有机米的种植本就处于摸索阶段,加上东北与浙江气候不同,水稻的品种、种植方法也有诸多差异。为了更好地确定有机米的质量,原先只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丰兆平,竟也挽起了裤管和东北老农虚心请教起来。

夏季,他时常四五点起床,跟着农民下地干活,暴晒一天只为汲取一点种粮的经验;冬季,迎着凛冽的寒风和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他不断穿梭于田间地头,生怕稻子有一点闪失。从沈阳桃仙机场到迎水村,路上开车就要将近6个小时,丰兆平常常是半夜才摸黑进了村子,但为了第一时间到基地看上一眼,很多时候,他就靠干嚼咖啡粉来驱赶睡意。

湾龙乡的居民中,朝鲜族很多。这些年,依靠语言相通的优势,许多人前往韩国打工。与兴安村一屯之隔的湾龙村,全村五六百户人家,只有几十户还在家,留下的几乎都是老人。离家村民的土地,都被丰兆平接收了过来。

“公司要发展,要有粮源做保证,品牌要打响,必须保证粮食的质量。”如今,丰兆平已经在东北种粮8年,在他的带领下,金华一枝秀米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是“企业+基地+科技”的有机加工企业。公司先后通过国环有机产品、中绿华夏有机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无公害产品等质量认证,并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称号;公司生产“一枝秀”牌有机大米、越光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富硒营养大米、特色大米及年糕、粉干、杂粮等系列产品,有真空包装、剪包装、礼合装三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

但丰兆平的目标还不仅于此。在他的眼中,南方有市场,北方有优质大米。东北种粮是浙江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壮大、走向全国的必经之路。他已不再满足于每百斤一两元的利润,而是希望能就地建起粮仓、加工厂,为东北大米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往浙江、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

“下一步,我们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关注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在开发特色功能米上下功夫,让‘一枝秀’往大城市走,往高端人群走。我相信,随着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有机米必将成为未来大米新的一个开始。”说起有机米的未来,丰兆平依旧充满信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讲究卫生,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小冒牌货”— 蝾螈
小水滴与大海
会说话的布娃娃
对工作负责的我
留守儿童需要我们!
摩尔庄园,快乐童年
我的梦
女人最想要的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水仙花
光阴
开启网络世界
一件小事
红花和绿叶
浅析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
成功与感悟
新升本科院校外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构建
基于多媒体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作业初探
“以赛促改”理念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高校社团活动为载体,探索对国防生培养的启示
把握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基本环节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经验漫谈
《黄河的主人》片断赏析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黄河的主人》说课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
《黄河的主人》课文
《黄河的主人》教学札记
《音乐之乡》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材理解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