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研究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3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研究

[摘 要]达斡尔族,在汉文历史书籍中,始见于1667年的《 清实录》 ,书中称“打虎儿”后又有“达呼里”“达古尔”等不同记录。成书于清朝初期的蒙古文书籍中也有于达斡尔族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的活动记录。现在有不少学者根据乾隆皇帝“大贺氏”说,认为达斡尔族就是大贺氏的后裔,有的学者进一步展开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人。达斡尔族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达斡尔族歌舞是达斡尔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亦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中丰富与完善着自己。

[关键词]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

一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民间歌舞起源的传说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传说,在达斡尔族所崇奉的神灵中,有一位称之为“笊篱姑姑”〔7〕的舞蹈女神,据说是一位聪明美丽、擅长舞蹈的姑娘。有一年大年三十夜,煮饺子的时候,她去邻居家借笊篱的路上,因天寒地冻不慎摔倒被冻死,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奉为舞蹈之神“笊篱姑姑。”传说,过去人们跳舞的时候,首先要将她的神像摆放在桌子上,经过一番祭奠后才开始跳舞。

笊篱姑姑,在达斡尔语里称为“笊篱巴日肯”,在达斡尔族宗教神之中称为 “舞神”。 嫩江流域达斡尔笊篱姑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然而笊篱姑姑舞蹈之神的地位,从请笊篱姑姑的习俗中依稀可见。

嫩江流域达斡尔人请笊篱姑姑仪式,多在春节后的正月十六的夜晚。由于笊篱姑姑是女性,所以传说请笊篱神姑姑必须都是女性。她们用柳条编制的一把笊篱作脸(剥去皮的柳条白色的很像人脸),纵向扎两根分开的木棍为两条腿,横向扎一根木棍为两个手臂,然后穿上女孩的衣服制成神偶像。传说笊篱姑姑是在牛粪下面,正月十六正值隆冬季节,由寡妇带着大家进入牛圈里,大家翻牛粪饼,请笊篱姑姑。笊篱姑姑请进屋里后,把笊篱姑姑神像立在方桌上,并摆上供品。这时笊篱姑姑的神偶像就开始跳动了,大家唱着歌,与笊篱姑姑一起跳起舞来。歌词大意是这样的: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姑姑请来了,快来用糖饼祭祀,快来跳舞。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笊篱姑姑请来了,牛粪已经抹好,马粪已经摆上了,请来了。莎拉腾格,绍莎勤金,她俩把笊篱姑姑请来了,九位姑娘快舞蹈,九位老太太快舞蹈,请来了!请来了!

从歌词中可以感受到歌舞场面的热烈,人们情绪高涨,同时也使我们了解了达斡尔族供奉笊篱姑姑仪式的习俗。歌舞升平场面结束后,大家把笊篱姑姑送回到牛圈边,把神偶像的笊篱、木棍等骨架远远扔掉,整个仪式结束。

二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哈库麦勒(鲁日格勒)舞的传说

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是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在达斡尔族民间流行及其普遍的歌舞表演形式。每逢佳节,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几乎每晚都有哈库麦勒的集会。这种舞蹈形式,主要参与者和表演者都是妇女,老年人亦有兴趣加入,男子以旁观者居多,很少参加。 哈库麦勒是达斡尔族人民,仿效生产劳动和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而自编自演的集体舞,既有仿效摘豆角、摘苞米、采集黄花菜等田间劳动动作的,也有模仿担水、挤牛奶等家务动作的,不仅有模仿各种鸟类鸣叫、狩猎等动作的,也有妇女们模仿洗脸、梳头、照镜子等梳妆打扮动作的。

哈库麦勒舞是达斡尔先民生产生活的再现。据史料记载,二十世纪初以前达斡尔族祖先都是采取集体狩猎的生产方式。严酷的环境和生产技术的落后,使达斡尔人先民必须结成一个个狩猎群体。围猎以哈拉为单位,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射杀围困的猎物。胜利的成果共同享用后,在晚餐的篝火旁,大家围成圆圈由远而近,模仿围猎的队形,还原围猎场景。同时模仿野兽的站、望、跑、跳等追逐打闹或嬉戏的情景,同时模仿野兽的各种叫声,逐渐缩小圆圈,唱着原始民歌以示庆祝。这些传统习俗在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地区舞蹈中保留并传承了下来。每逢农历五月,是草原上的乌鸡交配时期,在江套子塔头墩子中间,公鸡追逐母鸡跑,并发出“咯咕,咯咕”的欢呼声。达斡尔猎人身上披着用乌拉草做成的蓑衣,蹲在塔头墩子上,等乌鸡从猎人蹲着的塔头墩子下边穿过时,猎人伸手便将其抓住装进袋里。一天的狩猎结束后,到了晚上,人们架起篝火,男猎人模仿乌鸡追逐的情景,两手向后,弯腰探头,做出乌鸡展翅的样子,并模仿乌鸡“咯咕、咯咕”的叫声。两人一对,争斗对舞,众人围成圆圈子追赶,宛如猎人捉乌鸡的场面再现。 哈库麦勒是嫩江流域齐齐哈尔一带达斡尔族的通称,古时称鲁日格勒,还有哈肯麦、罕伯舞等多种称谓。《资治通鉴》修订本第十八卷〔8〕,汉武帝元溯元年中就有哈库麦勒是从契丹民族的“小契丹舞”流传下来的记载。《辽史》记载宴请宋使时说:“酒一行,筚篥而歌,酒二行,歌酒三行,歌,手伎入,酒四行,琵琶独弹,然后食入,杂剧进,继以吹笙,弹、筝、歌、击架乐、角h。”〔9〕“手伎入”这一动作就是和达翰尔族哈库麦勒舞的双手左右摆动的动作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席上观倒刺诗》〔10〕中记载的“一双手伎从客入”,这与哈库麦勒舞的双手左右摆动是同样的,这与辽朝契丹舞的“小契丹舞”二者有共性。达斡尔族舞蹈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完善自己,亦是达斡尔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哈库麦勒歌舞历经氏族公社、封建时代、狩猎游牧直至定居的漫长发展过程,特别是随着达斡尔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哈库麦勒歌舞表演从野外、室外逐渐转入室内,由男人表演逐渐过渡到由女人表演,而歌舞表演的内容及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7世纪中叶已经定居从事农业的达斡尔人,生活相对稳定,但是由于部落或村落之间的距离较远,远嫁女出嫁后很难与娘家人再见面,出嫁就相当于生离死别。传说远嫁的女人想念家乡时光脚站在炕上,从窗户远望家乡的方向。常常远望着南往北去的大雁或鹰在飞翔,在炕头上模仿飞翔的大雁,左右甩动双臂学雄鹰展翅起舞,跳的人多了后来从炕上移到屋地上跳。农闲时节,尤其是春节期间,妇女们集聚在房屋宽敞人家跳哈库麦勒舞蹈,该舞蹈在达斡尔族人的传承与演变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

哈库麦勒舞以歌唱为主,舞蹈为辅;以舞蹈为主,歌唱为辅;以呼号,也称为“郎”,即“拳头”之意的三段式的舞蹈结构一直流传至今。第三段是哈库麦勒舞的高潮,跳者随着呼号有节奏地摆动,两手交替摆动,好像两人相互对拳打斗的样子,模仿各种禽兽的呼叫声,喊着“罕伯、罕伯”“扎咕、扎咕”,“嘿古啦、扎古啦”等呼号,气氛十分热闹。

三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的萨满舞

达斡尔族的宗教舞蹈,系雅德根(萨满)在为“哈拉”(有血统关系的社会组织)和“莫昆”(有血缘关系的氏族集团)消除灾祸、祈求生产丰收、祭神治病时所跳。其中,一种称为“斡米纳”的祭神仪式,是雅德根跳神舞蹈集中表现的主要场合,同时也是全氏族共同参加的一种盛典。举行时,氏族中的若干雅德根都赶来参加,时间、地点、主祭者都事先安排妥当。跳神,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进行,可持续三天。主祭雅德根的法衣和法具有:玛嘎拉(神帽)、扎瓦(法衣)、扎哈尔特(嵌有三百六十只小贝壳的披肩)、哈拉邦库(神裙)、翁土尔(神鼓)、吉苏尔(鼓褪)、念珠等。据说这些法衣、法器的各部分象征着各种自然物和精灵,对雅德根起护身和帮助施展法术的作用。跳神仪式开始的时候,其他雅德根敲鼓念咒,主祭雅德根邀各神依次降临,来参加盛典。然后,主祭雅德根便绕着“格力・托若”(神树)敲打神鼓,忽左忽右地跳动。同时,围观者中也安排专人敲打神鼓,并合唱跳神曲子。这样反复几次,跳得正紧张时,主祭雅德根忽然仰倒,后面的人赶紧用双手扶持其腹部。这些动作表示主祭雅德根所请的神已降临附身。此时的雅德根不停地舞蹈,以神的代言者叙述自己的历史和地位。还愿的人和有疾求助神者,跪在雅在雅德根面前,一边献祭供品一边谈自己要求消灾除害的情由。而降临的神则通过雅德根之口“面授机宜”。之后,附在雅德根身上的神灵离去,主祭祀、陪祭祀的雅德根跳舞欢送,仪式就此结束。雅德根脱下法衣休息或进餐,为下一场舞蹈做准备。众人也借此机会进行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雅德根的舞蹈,主要由跳舞者手部的各种耍鼓动作、腰部动作、头部动作及其他舞蹈技巧组合而成。由于过去达斡尔族人民对萨满教的信仰十分虔诚,所以雅德根在社会上很受人们的崇敬,但他没有任何一点特权,也不脱离生产劳动。即使他(她)给人跳舞治病乃至参加像斡米纳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固定报酬,只是收做些牺牲的皮张、肉、酒以及哈达和少量的布匹而已。

四、嫩江流域达斡尔族舞蹈的创新特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永远的谭嗣同
自己就是天使
真正的天堂
凤头猪肚豹尾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真正的天堂
位置与价值
自由的鸡
考场议论文写作的“七种武器”
轻松起跑
双赢,你我共辉煌
一杯白开水
给予
独自感受 2015年3期
出租屋的最后一餐
周小平的美好时代
一部充满趣味和智慧的奇书
明珠闪闪 2014年20期
眼里有紫色
恋恋未忘的冬日
4GW Plus来了
骨气奇高 情兼雅怨
《视野》·阳光行动(第169期)
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金玉良言 2015年3期
一块石头的距离
李白墓(外六篇)
清晨闻叩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语文起始课》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备课精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紫藤萝瀑布》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金色花》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