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基于“两型校园”建设背景下的“绿色景观”研究
1、“两型校园”的建设背景及内涵
随着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低碳生活”等词汇渐渐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所谓“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是相对于资源浪费、资源过度使用而言,它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环境友好则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要求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体现了当代社会对自然价值多样性的深刻认识。
随着全社会对“两型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实践者越来越多,除了在经济建设领域之外,社会其他部门也在提倡“两型”,比如校园。校园环境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人的青少年时代有很长的一个阶段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汲取知识是所有莘莘学子的理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建设“两型校园”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综上所述,“两型校园”是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两型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两型校园”建设背景主要以大学校园环境为主,并且主要以“绿色景观”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2、“绿色景观”的概念及设计原理
对应与“绿色建筑”,“绿色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景观。景观的绿色设计反映了人类的新梦想和价值观。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DonellaMeadows则计算出地球资源的极限,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设计师渐渐开始懂得用植物而非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而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健康。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I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绿色设计,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景观设计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关于音乐的回忆
- 忆师恩
- 未来的天空会更蓝
- 我听见,你在说话
- 寻找和谐的足迹
- 眼泪的结晶☆“美满”的吵架生活
- 我的小狗狗
- 碎
- 我的小学生活
- 歌声
- 家乡美
- 第二次为了友谊哭泣
- 弘扬长征精神,追寻金色理想
- 家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做幼儿科学路上的指路人
- 初探在融合性表演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探析
-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
-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策略探析
- 抓好课前预习提升学生能力
- 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有效平台
- 例谈小学美术课堂小组合作与学生自主参与性培养
- 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 正确对待孩子的“粗话”
- 图画书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
- 失掉自由,不能成人
- 幼儿游戏的创设与指导
-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自主学习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 《姥姥的剪纸》教案
- 《明天,我们毕业》教案
- 人类的老师
- 人类的老师
- 姥姥的剪纸
- 人类的老师
- 给家乡孩子的信
- 明天,我们毕业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 人类的老师
- 安塞腰鼓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