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基于“两型校园”建设背景下的“绿色景观”研究
1、“两型校园”的建设背景及内涵
随着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低碳生活”等词汇渐渐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所谓“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是相对于资源浪费、资源过度使用而言,它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环境友好则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要求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体现了当代社会对自然价值多样性的深刻认识。
随着全社会对“两型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实践者越来越多,除了在经济建设领域之外,社会其他部门也在提倡“两型”,比如校园。校园环境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人的青少年时代有很长的一个阶段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汲取知识是所有莘莘学子的理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建设“两型校园”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综上所述,“两型校园”是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两型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两型校园”建设背景主要以大学校园环境为主,并且主要以“绿色景观”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2、“绿色景观”的概念及设计原理
对应与“绿色建筑”,“绿色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景观。景观的绿色设计反映了人类的新梦想和价值观。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DonellaMeadows则计算出地球资源的极限,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设计师渐渐开始懂得用植物而非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而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健康。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I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绿色设计,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景观设计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养蚕
- 胜似亲人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我的蝈蝈将军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豆子
- 因为选择不同
- 时间都去哪了
- 观察
- 可爱的小猫
- 再逢中秋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黄山导游词
- 颐和园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