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犹太教哈西德主义的宗教理论及文化内涵

论犹太教哈西德主义的宗教理论及文化内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论犹太教哈西德主义的宗教理论及文化内涵

[摘 要]哈西德运动是近代犹太教历史上重要的宗教改革运动。此次运动所衍生的哈西德主义,颠覆了正统犹太教信仰方式和宗教理论,以歌曲、舞蹈及寓言故事等形式表达信仰,在信教方式、教义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深刻的宗教含义与文化内涵。其宗教理论基于传统犹太教基础又有所革新,唤起了信徒的宗教热情。哈西德主义发展至今,成为当代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哈西德主义;犹太教;犹太人;托拉

哈西德运动诗犹太教正统派内部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运动。自18世纪产生以来,伴随着犹太民族多舛的历史命运而颠簸发展,为动荡时期的犹太人提供了精神的滋养和生活的庇护。运动所衍生的哈西德主义,主张降低托拉学习的地位,以歌曲、舞蹈及发人深省的故事等形式表达信仰,在信教方式、教义理解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都颠覆了正统的犹太教。笔者试从哈西德主义的教义及理论入手,分析其宗教学理论及文化内涵。

一、以情感代替繁复的宗教理义

哈西德主义强调祈祷者发自内心的虔诚和真诚是信仰的基础,认为心灵上信赖上帝的人远比满腹经纶的圣哲更能接近上帝。上帝是哈西德主义的核心概念,对上帝的爱是哈西德主义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对上帝的理解上,哈西德主义者强调上帝的内在性和超验性,宣称:上帝无所不在,弥漫于所有的存在物和物质之中,所有的生灵和物质都分享神的获刑。在全能的上帝和人类之间,没有屏障,也不存在隔阂。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处于不断的交流状态之中。

(1)哈西德运动将重点从思维转移到心灵,提倡通过精神和心灵的愉悦来信仰上帝。他们将理智让位于情感,信仰的主要因素从通过托拉学习转为依附上帝(devekut)。

同时,哈西德运动更关注现实世界,它将高高在上的上帝带回人间,为处在忧郁痛苦之中的犹太人提供心灵安慰。在哈西德运动中,一切行为都被精神化,通过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想着上帝,那么他的举动就会因此而变得神圣,这就是“通过世俗活动信仰上帝”的哈西德原则。

(2)这一理论的现实性使宗教信仰简单化,为普通犹太民众提供了一条除托拉学习之外的靠近上帝的途径。从此,宗教学习不再是托拉学者和神秘主义者的专利,哈西德运动将宗教体验从精英分子扩展到每一个虔诚的犹太人。

二、坚持上帝的存在性和超验性

传统犹太教认为上帝在创造结束之后便离开了人的世俗世界,人只有通过不断祈祷和忏悔才能得到上帝的原谅,上帝才会重新降临尘世,完成对犹太人的拯救。而哈西德主义所宣传的上帝的内在性,不但拉近了上帝和人的距离,增进了人对上帝的亲近感,还改变传统上对善、恶、美、丑等观念的理解,它颠覆了传统上善与恶、美与丑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哈西德主义者看来,由于“神围绕一切事物且弥漫于一起事之中”,

(3)无论善恶美丑,即使一个人在有罪时,神性也才其中。也就是说,一个事物无论善恶,都分享有一种神性的目的和力量。因此,二者并不构成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关系。哈西德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罪恶都或多或少藏有一种善的成分在其中。即使是一名罪人,亦可在其悔罪的可能性中发现神性的光辉。这种弃恶从善的希望本身就是积极的肯定因素。恶并不是存在的一个绝对或自在的状态,它仅仅是通往善的一个较低等级而已。

三、注重多样的祈祷方式

哈西德主义者认为动情的祈祷是通往上帝的路径,神性之火藉此散落人间。祈祷表现为双向的过程:它既可以净化和提升灵魂,又能给尘世带来上帝的福音。信徒只有通过这样的祈祷,才能与上帝融为一体,并在上帝的爱中感受到自身的完满。因此,祈祷必须是一种深沉的、内在的、入迷的个人情感表达。在哈西德主义者看来,即使礼拜者本人并不理解祈祷文的含义,但只要这种祈祷是执着的、热烈的并发自灵魂深处的,它都可以达到与神沟通的目的。因而有人将哈西德运动看作是“从民众那里获得力量从而引起素朴的宗教激情的爆发。”

(4)

由于哈西德主义强调祈祷者心灵的真诚,所以祈祷不须拘泥于形式,祈祷者可以以歌、舞、叫、跳等多种展示性行为来表达自己信仰和祈祷时具有的真是感受,通过某种自然的方式将情感加以表露。也正由于强调情感的自发性和直接性,祈祷就更无须受到时间的限定,祈祷者可以耐心地等待真正适宜的情绪体验的来临。由于摒弃了宗教活动中的一些清规戒律,信徒可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宗教活动中来,由此增加信徒的参与热情,也使得哈西德运动很快吸引了众多信徒参与其中。同时,信仰本身在消除抽象玄奥、繁文缛节,代之以简单明快直接的方式之后,更容易为未受过系统宗教教育的普通民众所接受。因此,哈西德运动对于克服犹太民众在大动荡以来所形成的信仰上的失落感,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

四、特殊组织结构:圣徒的媒介作用

在传统的拉比犹太教中,拉比是主要的神职人员,他们是《塔木德》学者和犹太律法的解释者。然而,17世纪中叶以来,东欧犹太教中的拉比制度走向没落,拉比的宗教权威日益丧失,无法满足犹太人的精神以及世俗事务的需求。而在哈西德主义中,圣徒成为上帝和人之间的媒介,他既非上帝的化身,也不是救世主,他是能够与上帝达到最高层次交流的恶人,通常具有了神性。他既可以在较高的精神层面与上帝直接对话,也可以降临凡世成为人间事务的指引。对于哈西德信徒而言,圣徒通常有三重角色:宇宙救赎者、信徒灵魂的救赎者、使信徒免受邪恶侵害的保护者。

(5)

在哈西德主义中,一个核心的宗教理念就是圣徒从他与上帝交流层面上“下临”来拯救罪恶者沉沦的灵魂。这样一来,圣徒的灵魂与其追随者的灵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圣徒必须与其追随者建立起这种联系,以便他下一次接近上帝之时来提升和拯救信徒的灵魂。这样,圣徒就成为人与神之间进行交往的媒介。一般而言,圣徒不但在精神层面对信徒加以关照,而且在日常生活领域,由于圣徒本身具有神性,也使他成为信徒依赖的对象。信徒通常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苦难求助于圣徒。因此,在哈西德运动的发展中,许多圣徒以此树立起权威,赢得大批信徒。

五、结论

哈西德运动作为犹太教历史上引人注目的宗教运动,直至今天成为现代社会中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向往和对正在消失的宗教文化的希望。有人认为他是正在解体中的犹太教和犹太传统价值理念的最后堡垒,有人说它阻碍了犹太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物质生活丰富带来精神生活的迷惘和空缺,人们开始怀念宗教的魅力,渴望从中找到精神寄托,这是哈西德运动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因。虽然哈西德运动仍存在着很多为现代人所诟病的落后习俗,但其强大的生命力能使它不断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犹太文化中长存的精神财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Desk-mate(我的同桌)
A Busy Day(忙碌的一天)
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
My Uncle(我的叔叔)
圣诞节
Friendship(友谊)
My Grandfather(我的爷爷)
Information Age(信息时代)
My Father(我的爸爸)
what are the good piuts or side offects(什么是好的piuts副效应)
My Bedroom(我的卧室)
同学们在讨论人们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A Friend of Mine(我的一个朋友)
周杰伦
My Grandmother(我的奶奶)
浅谈计量检定机构管理体系
基于协同管理的校园快递末端业务发展探析
延安大学晨操开展现状的调查与期望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试论张之洞的人才观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
究浅析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
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项目投标阶段的施工成本测算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生党员“5·3”系统培育模式的应用
员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探讨
浅谈酒钢碳钢薄板厂钢铁料消耗的控制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实录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札记
《山青青》片断赏析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札记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札记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教学设计
《山青青》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