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南北朝隋唐时期“獠人”初探

南北朝隋唐时期“獠人”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南北朝隋唐时期“獠人”初探

[摘 要]“獠”是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族,通过对“獠人”变化过程,特别是其与宋以前中央政府关系的梳理,可以对广大南方的少数族群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形成今天不同民族的原因。

[关键词]南北朝隋唐;獠人

“獠”是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族,中原的统治者一般把他们与“蛮”、“夷”、“俚”等其他居于西南的少数部族统称为“夷”。目前史学界在研究中南、西南地区少数族群的时候,多把各族群归一讨论,用比较大的族群,如“蛮”、“夷”,来代称这些地区的少数部族,进行整体性研究,而对单个的少数族群的研究则比较欠缺。特别是对在魏至唐期间的中南、西南地区并不算主要族群的“獠”的专门性研究则更是成果罕至。目前关于“獠人”的研究要么没有针对单独的“獠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进行讨论;要么成文时代较早,关于民族史方面的资料和研究又有很多进步,而其文中并没有采纳到。而通过对“獠人”变化过程,特别是其与宋以前中央政府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对广大南方的少数族群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形成今天不同民族的原因。

一、“獠人”族群的渊源、特点以及发展

晋康帝建元元年,蜀李寿从引獠入蜀。李雄时尝遣李寿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郡户三千已上以实成都。又从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獠居。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獠遂挨山傍谷,与土人参居。参居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不为编户。种类滋蔓,保据岩坚壑,依林履险,若履平地。性又无知,殆同禽兽。诸夷之中,难以道义招怀也。

(4)

可见,“獠人”在入蜀之时处于比较蛮荒的状态,与其他“蛮夷”相比,也是比较落后的。历代史家大都认为“獠人入蜀”是秦汉时期开化较早的巴蜀地区出现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一大原因。

(5)

“獠人”与巴蜀土著居民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上的差异十分明显。“獠人”经济生产方式依然是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畲田”,或是“卧水底,持刀刺鱼”的渔猎方式。同时,由于地贫山荒的原因,一年四季常出现饥荒,因此“獠人”经常采野菜度日。

(6)其生活条件也是非常原始落后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

(7)而蜀地在李冰治水后,就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8)巴之地在西汉时已是“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伟既多,而风谣旁作,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之地。

(9)因此,“獠人”的到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中原人看来,他们把“獠人”分为“生獠”、“熟獠”。这种区分主要是根据其与当地土著融合的程度,以及政府对其控制力的大小而定。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政府对“熟獠”的统治及成效

被称为“熟獠”的人一般与汉人杂居,汉化程度较高。《隋书・地理志》云:“傍南山杂有獠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住言语,殆与华不别。”

(10)南山,即川陕交界的大巴山,那里的“獠人”文化习俗已经与汉人无异。这样的变化与“熟獠”进入巴蜀地区,需要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有关,同时也与各王朝中央政府推行风俗转变,兴教化有直接关系。在南北统

一、国力强盛的隋唐时期,这种转化进行得更为迅速、全面。

另外,“熟獠”还成为朝廷的编户之民,对朝廷有纳税的义务,并且成为朝廷的征兵对象。在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的时候,陈显达出任益州刺史,随即派出使者,责成当地“獠人”上缴税赋。

(16)北魏宣武帝正始(公元504年―公元508年)时,专门设立巴州“以统诸獠……又立隆城镇,所绾獠二十万户”。这些属于中央正州统辖下的“獠人”被称为“北獠”,他们“岁输租布,又与外人交通贸易”,是“熟獠”的一种。除了向政府纳税以外,“熟獠”还有承担国家兵役的职责。《北史》记载,北周梁州恒獠“作乱”,总管长史赵文表出兵讨伐。当制定好作战计划后,“遂以此意,遍令军中。时有从军熟獠,多与恒亲识,即以实报之。”

(17)说明当时“熟獠”也是地方政府军队的兵源之一。另外,政府军队在当地有军事战事的时候,“熟獠”也有供应军粮的任务。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梁州总管庞玉征伐集州獠,军粮将尽,庞玉对当地“熟獠”说:“秋谷将熟,百姓毋得收刈,一切供军,非平贼吾不返。”原先劝其退兵的熟獠“闻者大惧,曰:‘大军不去,吾曹皆将馁死。’其中壮士乃入贼营,与所亲潜谋,斩其渠帅而降,余党皆散,玉追讨,悉平之。”

(18) 由上可见,中央政府对“熟獠”的统治比较全面,也是卓有成效的。

三、历代政府对“生獠”的管理以及战争

为数众多的“生獠”多散布在于巴蜀、汉中地区的山林地带,以及今天贵州、云南和广西中南部地区,还有越南境内。对于这些“生獠”,中央政府以安抚和羁縻政策为基础,招抚并设置羁縻州县,以其酋长、首领为守,统辖其民。

对于更为偏远、蛮荒的“生獠”则不为置州县,只是羁縻而已。如“雅州都督一十九州,并生羌、生獠羁縻州,无州县。……黎州,统制五十四州,皆徼外生獠。无州,羁縻而已。”

(22)

由以上羁縻政策以及羁縻州县的建立看来,各个王朝,特别是国力强盛的唐朝对“生獠”的掌控比较重视,羁縻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朝廷需要的时候,“生獠”部众可以听候政府的调遣。

隋朝立国初期,有“南平獠”甯氏,甯长真为隋朝宁越刺史。“及(隋)讨林邑,长真出兵攻其后,又率部落数千从征辽东,炀帝召为鸿胪卿,授安抚大使,遣还。”

(23)唐朝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安南奏:蛮寇寇当管金龙州,当管生獠国、赤珠落国同出兵击蛮,败之。”

(24)“生獠”可以以提供整支部队的形式参与政府的军事行动,这与“熟獠”以编户的身份成为朝廷兵役的承担者是不同的。前者在名义上是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军队,但实际上政府对他们并无实际指挥调动的权力;后者则完全是政府的正规军兵源。

但各个王朝中央政府与“生獠”的关系极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主要表现就是中央政府军与“生獠”的战争。“獠叛”的字眼不绝于史书,这些被朝廷称为“叛逆”的“獠人”几乎都是“生獠”。这样的战争从“生獠”与中原王朝初接触时就开始。在前面王朝对西南地区拓展开发的基础上,隋唐王朝的开拓和管理更为具体、全面、深入,版图也越来越大,进入其统治范围的“生獠”也越来越多,因此隋唐统治期间的“生獠反叛”比较频繁。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隋唐时期发生的“獠人叛乱”有35起,其中的30起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前,又以太宗朝为最多,共有13起,其次是高祖朝共有9起。这一是由于唐朝初期拓展边疆,巩固边防的需要,唐朝政府急需稳定当地社会秩序。二则与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变化有关。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力量坐大,唐朝政府自顾不暇,对于本来就不是统治重点的“生獠”就更无心也无力管制。

这些战事主要发生在今四川盆地西南部、东北部直至今汉中地区,以及岭南中部山区的外围。这些“生獠”多处于唐朝正州辖区内,没被纳入正式编户。他们比起“熟獠”有更多的自身利益,也更不受政府的约束,但由于处于正州区域内,和当地民众交往比较频繁,因此摩擦也会比较多。相对于边远地区的“生獠”,他们的“反叛性”就更强。

各朝政府与“獠人”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地方政府为了获利,对“獠人”部族进行战争劫掠

地方政府出兵劫掠“獠人”,在南朝时就有发生。史载:“萧衍梁益二州岁岁伐獠以自裨润,公私颇藉为利。”

(25)这种地方政府主动进攻掠夺的行为固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财物和人力,但是毕竟不是中央王朝处置少数族群关系的常态,随着各个王朝政权的稳定,势必这样的政府性质的抢掠会逐渐消逝。

(二)地方官员为了集结兵员,诈称“獠反”,以此欺骗朝廷出兵

镇守一方之官员为坐大自己的实力,时有瞒报、谎报当地实情的现象。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2年)益州的“行台仆射窦轨多行杀戮,又妄奏獠反,冀得集兵。”

(26)

(三)为数最多的原因是“獠人”因为政府对他们“暴虐”而进行的反抗

1、反抗政府横征暴敛:

北魏宣武帝正始年间(公元504年―公元508年),“以羊祉为梁州,傅竖眼为益州。祉性酷虐,不得物情。”南朝萧梁趁机连通当地“獠”之首领,进攻梁州。北魏不得已,以“施恩布信”的傅竖眼取代羊祉,“大得獠和”。后继者“(元)法僧在任贪残,獠遂反叛,勾引梁兵,围逼晋寿。”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公元525年―公元527年),“诸獠以(严)始欣贪暴,相率反叛,攻围巴州。”

(27)唐大中末(公元847年―公元860年)“昌、泸二州刺史贪沓,以弱缯及羊强獠市,米麦一斛,得直不及半。群獠诉曰:‘当为贼取死耳!’刺史召二小吏榜之曰:‘皆尔属为之,非吾过。’獠相视大笑,遂叛。”

(28)

地方政府的压榨盘剥长期存在,这也成为“獠人”反抗的主要原因。虽然朝廷有所治理,但是到任地方官多以此为利益收入,“交通生獠”或“渔猎其民”

(29),迫使“獠人”起兵反抗。

2、反抗掠夺“獠人”为奴婢

3、反抗繁杂徭役

“太宗再伐高丽,为舡剑南,诸獠皆半役,雅、邛、眉三州獠不堪其扰,相率叛。”

(33)与政府的编户不同,“生獠”没有承担租赋的义务,他们只是“每于时节谒见刺史而已。”

(34)因此,唐太宗强行征发“獠人”为役,即使只是正役的一半,也会引起“獠人”的反抗。

(四)在中央王朝政权不太稳定时,“獠人”也会聚众,或是联合其他力量,夺取当地政权

如前面提到的,在北魏初定梁、益州时,当地“獠人”苦于刺史的贪婪、暴政和压榨,于是主动引导萧梁的军队驻屯梁州附近,与当地的北魏政府争夺梁州。这样的情况在唐朝依然出现。不同的是,整个唐朝时期还没有出现两个政权对“獠人”地区进行争夺的情况,因此当地“獠人”多与其他“蛮夷”联合进攻唐朝地府政府。比如,“贞元中,嘉州绥山县婆笼川生獠首领甫枳兄弟诱生蛮为乱,剽居人。”

(35)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石门洞蛮向环亦集夷獠数千攻陷澧州,杀刺史吕自牧,自称刺史。”

(36)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因为“獠人”的组织比较没有“蛮”、“夷”那样集中、庞大,往往都是依据险要的山势,固守一处,即使是攻下府州城池也多撤退回固堡里。

在对待这些“叛乱”的时候,政府大体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平息反叛,一是追究责任,一是调整政策。

(37)政府会镇压、安抚并用,待叛乱平息后,追究反叛者的责任,同时也会惩处引起反叛的有责官员,或是在处理叛乱时不得力的官员,最后调整不合适的政策。因为各朝政府都还是力争“獠人”的安稳,不至于形成气候,危害当地秩序,给其统治带来隐患。

总之,自“獠人”北进,进入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版图以来,中央政府对“熟獠”、“生獠”的统治更为直接,二者的互动更为频繁,关系也更为复杂。总的说来,中央政府依然视“獠人”为“蛮夷”之类,依然有歧视的眼光,即便是“熟獠”也被区别于当地汉人对待。但是无论是政府温和的招抚、羁縻政策,还是诉诸于战争,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獠人”与当地土著的融合,使“獠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有比较大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微波炉的自述
妈妈的手
“欢乐”吵架
吾的同桌
爱笑的爷爷
我这个粗心鬼
船夫
搞笑同桌
牵挂的心
当奥运会开始进行时,中国人的心充满了激动
梦雪的旅程序章
前桌的“蟀“哥看过来
我看四大美女(四)
三国时代—误入三国
探讨如何提高工程建设期审计质量
分析关于保险法告知义务的问题和策略
浅析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
分析国际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和策略
研究金融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分析体育学习出现严重两极差异性的策略
研究目前我国县级农村金融市场策略
探析规范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途径
研究高中语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
论聚焦汽车涂料的发展与未来
研究微油点火煤粉燃烧技术改造及应用
研究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野战工事中的应用
研究文化企业发展的创新策略
浅论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4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8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5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
《春酒》教学设计8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7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7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7
《雪》教学设计10
《马说》教学设计12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8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9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5
《马说》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