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变革必然会给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开发与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加强乡土史课程建设、在通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乡土史资源、参观考察历史遗迹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关键词]四川;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中学历史教学的变革必然会给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培养理念的落后,传统的高师历史教学对乡土史教育重视不够,往往重通史而轻乡土史,在课程设置上对乡土史课程考虑不足。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近些年来为历史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以通史课程为主,唯一与乡土史相关的课程《四川地方史》为专业选修课,仅34课时。在通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基本理论、基本史实的讲解,忽视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学生对通史较为熟悉,但对乡土史却较为陌生。而历史专业的学生生源中95%都来自本省,师范生毕业去向中至少有80%左右都还留在四川。从已毕业并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乡土史知识的贫乏不利于他们的就业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和内江师范学院培养人才的理念“立足地方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不相符的。因此,高师历史教学应该要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变化,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乡土史的教育,以期输送出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新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四川的乡土史课程资源

素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拥有众多人口、辽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省份。作为我国古代文化起源地之一,四川历史悠久,其历史资源丰厚、分布范围广,不仅有文本资源,也有实物资源。这些都是四川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中非常珍贵的乡土史课程资源,也是四川高师院校历史教学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文本资源是指以文字为载体展现本地区历史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包括地方志、历史档案、地方文献、涉及乡土史的史书、家谱、历史人物回忆录、描写家乡的文章乃至涉及地方的历史小说等等。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华阳国志》是记录四川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最早的志书,也是流传至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唯一的方志。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四川府县志辑目录》统计,共收录明清、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志90余册。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1953年在四川巴县长江南岸樵坪场一座古庙中发现的巴县明清民国档案,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地方档案。四川的第一家报纸――《渝报》在维新变法的浪潮中产生。随后所创办的《蜀学报》、《广益丛报》、《重庆日报》、《四川官报》等报刊成为了再现四川民国历史的一手资料。四川也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光耀千秋、名垂青史的先哲伟人、学术巨匠,他们留下了一批成就卓越的不朽历史名著,如《益州记》、《蜀杌》、《函海》等。这些都是开发乡土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在四川,不仅有远古时期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存,也有近现代红色革命的遗址;不仅有存于地下的前人墓葬,也有存于地上的古代建筑。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迄今仍然发挥效益;刘备、诸葛亮创立蜀汉政权的卓越成就,恰是当代三国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内容;精美绝伦的三星堆出土青铜器;星罗棋布的汉阙、汉墓和唐、宋石刻艺术,无一不散发出川味的浓郁芳香。

三、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的途径

(一)加强《四川地方史》课程建设

首先应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将《四川地方史》由专业选修课程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程,确保每一位历史专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四川乡土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其次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时期展示从远古到现代四川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可以以专题的方式,探寻四川在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演变的脉络。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皆在充分反映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为师范生将来的中学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爱国、爱乡的良好情感。

(二)将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穿插运用于《中国通史》课程教学中

在《中国通史》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适当补充些内容,既能丰富历史事件,使之更加有血有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也能加深学生对四川历史和文化的熟悉与了解。

3、封建社会时期。经过了春秋战国的乱世,在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统一于秦,秦把巴、蜀两国改成郡,并设立了以巴郡和蜀郡为中心的若干个郡,以巴和蜀作为川地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便延续下来并成为当时全国最为富庶的地方。“天府之国”四川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顾祖禹列举史实说:“是故从来有取天下之略者,莫不切切于用蜀。秦欲兼诸侯,则先并蜀,并蜀而秦益强,富厚轻诸侯。晋欲灭吴,则先举蜀,举蜀而王楼船自益州下矣。桓温、刘裕有问中原之志,则先从事于蜀。苻坚有图晋之心,则亦兼梁益矣。宇文泰先取蜀,遂灭梁。隋人席巴蜀之资,为平陈之本。杨素以黄龙平乘出于永安,而沿江镇戍望风奔溃。唐平萧铣,军下信州。后唐庄宗灭梁之后,则先吞蜀,未可谓非削平南服之雄心也。宋先灭蜀,然后并江南,收交广。”[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各朝代历史与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联系起来,会让学生感觉到历史不再遥远,身边就有历史,历史就在身边,以增强学习兴趣。

4、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乡土资源就更为丰富。有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驱,如戊戌变法六君子之列的富顺刘光第、绵竹杨锐,辛亥革命中的四川三大将军――邹容、喻培伦、彭家珍。有抗战期间轰轰烈烈的“献金运动”,四川各界人士踊跃捐献金钱和衣服,两次献金运动总额达

6、7亿法币。在抗战时期,四川还是全国的兵源基地。四川有七千万人口,每年应征二三十万壮丁,八年中共征壮丁近三百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1

在通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模式既展现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又凸显了四川历史文化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既能体现四川在全国历史发展中的普遍性,又能突出四川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对增加学生乡土史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参观考察历史遗迹

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年级、分批次进行外出实地、实物考察。在巴蜀大地上,我们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承载着巴蜀文明的历史足迹,如广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武侯祠、洛带古镇、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白马寺、剑门关、都江堰等等。学生参观考察这些遗址遗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的历史文物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史的热情。

(四)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发与利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

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内江师范学院历史专业学生进行乡土史研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撰写乡土史研究小论文、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除了毕业生的论文设计外,每年3月我校团委都会举办“科技活动周”论文大赛,每年6月会组织在校大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史研究课题,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乡土史资源,通过考察相应的遗址遗迹、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访谈历史亲历者等方式完成论文写作。研究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中学历史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中增加乡土史的内容,既是对高师院校传统历史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补充,也是为输送出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新要求的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爸爸帮我改正缺点
梦宇宙航行
快乐的旅行
第一场大雪
四眼看世界
我看美
韩国烧烤
科学幻想:太空巧遇FT星球公主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跳舞的乐趣
后悔的泪水
亲爱的祖国
后悔的泪水
我的理想
简论高职导师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反思
试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试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分阶段管理模式初探
试析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试析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简论“二段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
试析文秘专业“三阶五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简论高职生“隐性逃课”背景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
简论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高职“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模式
浅析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启示
试论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试析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
试论服装行业小门类岗位“三段递进”实践教学研究
试析网络环境下高职专业教材的功能与出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