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3
书画装裱的若干问题
[摘 要]书画装裱又叫装褫、装潢、装背、装池、装背裱轴等,即今天习惯叫“裱画”。裱画历史源远流长,从文字记载可以追游到距今至少有一千五百年以上。当今不少裱画人员,颇有脱离我国具有优良传统的裱画技艺。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和尽快加以纠正,有可能会影响到书画的自身蕴含的文化品质和中国装裱技术在国内的承传及在海外的良好信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试图对书画装裱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书画装裱;文化品质;优良传统
一、浆糊成蜡色的重要性
因为浆糊是裱画不可缺少的粘合剂。装裱书画作品,往往因浆糊的好坏,而影响裱件的质量。常用富强粉一斤,明矾粉二钱拌入.甩开水直接冲浆糊,在冲拌过程中,必须将浆糊冲成蜡色样,略呈透明状。如果浆糊冲得不熟则夹生,太熟则过火或不均匀,都会减去浆糊的粘度,用来装裱就会发生起壳现象。一旦遇到起壳,则要将画幅起壳部位揭开而重新装裱,这样会带来许多麻烦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因而,掌握好制糊的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二、边框配色必须讲究
装裱―幅书面作品,边握配色相当讲究。配色得当,使画幅锦上添花韵味无尽;就色不当;就会抹煞书画的内在魅力的展示。例如,凡青绿出承浓彩的画幅,须以淡米色绫相衬。如一幅偏黄色系的花卉或人物画等,就要用淡花青色来相衬。又如大幅书法作品也可用浅褐色相配。小幅书法作品也可用深色局条淡色镶边衬托画心;使之别具一格。配色中饱含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运作中要根据书画作品的实际情况.而对色彩的构想设计以灵活运用。
三、应十分重视画面的整体感
有些书画家在挥毫题字时,往往忽视了书画作品的纸张是否规正,日后装裱时效果如何,而把落款写在画面的纸边上等。尽管在题写后,尚未感觉不妥。但在装裱时,为了裁正画心,必须将其四周边际切除,使之规矩方正。有的装裱人员遭到这种问题,不管落款、印章等在边上,把它裁切掉或把绫边镶在画心的正面上,把画家靠边题的诗句、签名和盖上的引首章、押角章压盖住,从而损伤了原作的整体风貌。所以,装裱人员一旦遇到这种问题,裁切时则应尽量靠边,把绫边镶在画心的背面。只有这样不但不损伤画面,而且也利于日后重新装裱时,使画心完整无损。如果遇到没有办法裁正的情况,那么事先在托画心时,就将画心四周托加宽一寸左右,免得在裁切时把画面的字、印章等裁切掉。以尽量避免损坏书画作佩的整体效果。
四、以纸代绳作包首的害处
在展览、出售和个人收藏者的书画作品当中。常遇到一些以白色宣纸代替耿绢作包首的装裱形式。或许是装裱人员出于方便和节省成本等多种原因,往往忽视了就此带来的许多弊端:如时间一长.容易弄脏变黄,影响卷轴的收藏时间。长时间悬挂,因包首纸上装有天杆,它要承受画幅和地杆的整个重量,时间一长.天杆和包首纸张容易断裂,缩短了悬挂面幅的寿命。作为传统的装裱形式,过去宫廷收藏和民间装裱考究的卷轴,一般都用彩锦和色绢作包首。因为用绢作包首,绢是丝织品。比宣纸要耐磨擦、耐拉力。既牢固耐用,美观华丽,又能保护整个卷轴内裱件的寿命,延长收藏时间。
五、不可缺少的卷边工序
用绢或绫作包首,就应该要卷边。因为绢(绫)是丝织品,装裱以后,短时间内不会有不妥之处,经过一段时间收藏悬挂,就会出现毛边和脱边觋象。影响了原有装裱质量和美观,也影响了收藏的时间。现在有个别酶装禳人员包首不卷边,甚至将整幅画都不卷边,这会影响装裱的质量,乃装裱人员韵大忌。作为装裱人员不能只管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忽视了古代遗传下来好的装裱接艺、经验和优良传统。
六、结语
总之,裱画人员在裱每幅字画时,如果都能基本遵循我国具有优良传统的工艺程序要求来装裱。笔者以为这既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继承,也使裱画人负的劳动付出受到书画爱好者的肯定。特别是当今在同国外开展文化交流中,一定会让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粹书画装潢技艺享誉世界,而让全人类共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雷锋
- 我的同学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音乐*周杰伦
- 谢谢您,妈妈
- 我和姐姐
- 哎哟!这些“天王”
- 班级之最
- 我是天之子
- 烦人小表妹
- 老师,多谢您
- 我不喜欢这个人
- 我
- “小淘气”
- 我的同学
- 当前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战略意义
- 试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问题
- 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
- 比较中外行业协会看我国行业协会的改革方向
- 浅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我国“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 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市场体系和营销模式
- 餐饮业品牌建设中有形展示之物质因素分析
- 建筑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构及因果关系浅析
- 体育产业经营研究动态综述
- 高校体育培训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其开发对策
- 浅谈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 从吸引注意、形成影响到互动参与
- 29《父亲和鸟》教学设计之二
- 《四季的脚步》
- 11《狼和小羊》
- 5 牛牛上学(听说训练)
- 6《一株紫丁香》
- 《骆驼和羊》
- 9《小鹰学飞》
- 10《青蛙看海》
- 7《动手试一试》
-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二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29《父亲和鸟》
- 《识字8》
- 6《祖国山水多美丽》
- 《识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