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史为鉴 2014年15期

以史为鉴 2014年15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7

以史为鉴 2014年15期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的一种教学考试,开始于1987年,二十年来,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十多万考生发展到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科考试。如此大规模的考试能够在二十年内稳步发展,某种程度上说明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将对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进行论述。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回顾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几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作为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革。由于四六级考试大纲是依据教学大纲而制定,因此,教学大纲的变化必然促使四六级考试做出相应的调整。分析各个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98年。1985年原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根据《大纲》,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大纲》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很显然,《大纲》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和译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符合国情。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当时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提出重视阅读的教学要求是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设立以来受语言测试理论、英语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变革、考试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变革,不断进行完善,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功不可没。但是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克服和解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推动这项考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本章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性质、考试的社会关注度、测试的完整性等方面认真分析和归纳现行的大学英语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考试性质定位仍模糊不清,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过程中,考试委员会和试题设计组不断采取改进记分方法、设计开发新题型、采取无纸化考试等手段,来增强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随着这项考试的持续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即使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启动了一揽子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方案,包括彻底改变考试以往的记分和成绩报道体系、对分值和题型进行调整等,但考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一直没办法得到根本性解决。笔者认为,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人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得与火及对策研究是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的问题,所以仅靠对考试的记分体系、成绩报道、分值调整和题型变化等进行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存在的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可能仍然是没有明确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一项考试如果性质不明,其功能定位就会摇摆不定,那考试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很难保证,这将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关注度未能降低,副作用颇大

考试存在于一定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不仅受试题质量的影响,也受到教育体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考试将会对学习目的、人才评价观念、就业标准和社会风气等产生广泛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功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试被社会过度关注,加上社会上对此项考试性质和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过多的赋予了其不能承受的社会功能,导致考试成绩被误用甚至滥用,扭曲了测试目的,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被无限夸大,产生许多严重的副作用,突出表现在为:

第一,错误地将英语教学考试评价与大学生的毕业与就业评价划等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仅仅是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将它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后,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加之大规模考试往往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一项考试活动的适应范围与考试结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成正比关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设计初衷主要用于测评在校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评价高校英语教学情况。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些学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把通过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有些院校为了提高四、六级考试成绩,不惜采用非理性的手段,对教师采取将考试成绩与其收入和职称评聘等利益挂钩,对学生采取将考试成绩与学位证书挂钩的做法,这使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利色彩十分浓厚,必然会导致考试功能被扭曲和异化,严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第二,在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上,本应为教学服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了目的,导致正常的英语教学秩序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尽管绝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证书授予脱钩,但由于考试的高社会关注度的原因,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的态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看得相当重要。虽然教育部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划定及格分数线的做法,但将426分作为及格线在学校和社会单位得到了默认。

第三,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的英语兴趣不高。学校和社会过于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将其与许多的利益挂钩,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滋生了不良学风和学习方法。由于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性不强,导致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不强,使课堂教学功能被严重弱化,导致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很缓慢。

第四、考试舞弊现象严重。诚信参考是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的基本前提,也是考试评价的最基本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行为不仅不能影响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而且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败坏了学风考风。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舞弊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在考试改革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考试诚信系统和采用网络报名体系等,以及在考点内架设无线电屏蔽设备,确实对防考试舞弊起到了一些积极效果,但这些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原因就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的考试,这使其享有了中央级的行政权威性,必然导致学校、社会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赋予了超出考试本身以外太多的东西,派生出了一系列非教学评价功能,使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考试了。具有功利色彩的考试必然会有舞弊现象跟随。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大幅度改革,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弱化社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度,淡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调整和限制了考试范围,规定只有在校大学生才能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社会考试拒之考试大门外,同时还规定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授予脱钩,但是这对降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社会关注度的效果十分有限。因为,第一考试组织部门的权威性决定了考试的权威性。作为由教育部承办的全国大规模的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以来在社会各用人单位心中的地位和权威性相当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出的量化成绩,常被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单位作为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人才的评定和录用的标准。按照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加科学,更加能测试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该是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了,这将不仅不能降低社会对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程度,有效防止考试的功能异化,相反可能还会加剧社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会更“高看一眼"。第二很多高校还没完全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生利益真正脱钩。2005年教育部领导就明确表示反对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高校教师在职硕+学位论文考试成绩与学位证挂钩。但实际操作中却又是另外的一个情况。虽然现在高校不要求学生在取得学位证之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及格(或者达到426分),但对这项考试的成绩并不是没有任何要求的。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比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纸笔考试(Paper-Based CET),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有许多优势。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实施,促使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不但信度和效度高,而且效果好,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各高校的教学大纲要求,真实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贯彻实施,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网考将进一步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打造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三和一”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有效地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确保测试的公平与公正。大学英语网考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使用,通过建立超大内容的体库,试卷由计算机自主生成,可以有效防止舞弊,确保大学英语测试的公平与公正。

回顾四六级考试二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改革与调整,才能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慢骑车子比赛
我健康,我快乐
皇帝的新衣续写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啰嗦”饼与酪酥饼
我的妹妹
夏天
最大的收获
美丽的花果山
暑假里我怎么了
我和书的故事
桂花树
我的妈妈
调皮的“小猫”
敦煌壁画中的民间法律思想研究
浅议通过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组织建设
现代电视灯光技术初探
通过创造教育快乐让孩子体验成长幸福
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的改革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文化环境与法律有效性的关系
浅析如何抓好廉政教育提高反腐防变能力
从社会学的维度剖析法律事实上的不平等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转让合同的效力
浅谈如何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
程序优于权利
论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浅论法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张衡传》教学设计之四
《苏武传》原文和译文
《苏武传》教学设计之二
《苏武传》文言字词知识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之三
《苏武传》课后练习指导
《苏武传》教学设计之四
《解读时间—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之三
《苏武传》教学设计之三
《张衡传》教学设计之三
《解读时间—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之一
《解读时间—横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之二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之一
《张衡传》教学设计之五
《苏武传》课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