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老子》和谐思想新论

《老子》和谐思想新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8

《老子》和谐思想新论

[摘 要]《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同时又符合“道”的规定。任何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面,而相互对立的两面在“和”的作用下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事物,千差万别的万千事物的道理概莫能外。这就突出强调了“和”的作用,使“和谐”思想成为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老子和谐思想对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人和自身、人和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和谐思想

探讨《老子》一书中关于和谐思想的有关论述,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文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前人对老子的和谐思想也有论述,例如:陈德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发表了《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文,论述了道家和谐思想的价值追求。为了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上在就有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今天我们要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在顺应当代自然潮流的情况下,努力培育和谐的精神,倡导和谐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建构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理论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因为老子认为没有“和”事物只能是“二”,而不可能是“万物”,“万物”也不能达于“一”,因此“和”成为沟通“道”与“万物”的桥梁。《尚书・尧典》曰:“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统筹发展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4],这个思想对对于我们有很深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对我们了解自然、人自身和社会都有极大的帮助学习意义。下面将逐一分述。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自身的和谐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的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93天地无所偏爱,万事万物自然发展,圣人也无所偏爱,让百姓自己发展。正如所高亨说:“不仁,只是无所偏爱而已。”[6]47要做到公平就要“不仁”也就是无所偏爱,只有平等地对待百姓,任其自由发展,社会才可能达到和谐。老子的这种社会公平主张,是他将自然规律推及社会的规则,因此老子呼吁“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之”[2]336这是“天之道”的观点,“天之道”,有利于贫穷之人,能给他们恬静的生活。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2]336这是自然的规律,保持均平协调,老子希望社会的规则效法自然的规律。因此老子由“天之道”推及“人之道”,期望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对当时“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现象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四)国家的和谐

在国家关系上老子反对战争,提倡和谐的国家关系,针对当时社会的兼并战争,老子提出了“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2]293,大国对小国谦下,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可以聚集小国;相反小国就会取得大国的宽容从而避免战争,这样大国与小国之间才能达到和谐相处。“夫兵者,不祥之器,物货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195,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我们都憎恶它,因此有德之人都不用它。反对战争,国家之间和谐相处,这样国家就能避免动荡,人民就幸福安康。这也是老子所向往的国家和谐、人民宁静的生活。

三、小结

《老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的和谐思想,是目前我国和谐思想的文化源头之一。深入挖掘老子的和谐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最重要因素,《老子》的文化价值中的和谐思想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快乐学习
混乱的战争
城主的儿子
我的同桌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古文体作文
假如我是鸟
祖国——母亲
我战胜了苦瓜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暑期游记
中秋
繁星几时有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灯光》教学设计三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