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述辽源龙首山高句丽考古文化特点

简述辽源龙首山高句丽考古文化特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6

简述辽源龙首山高句丽考古文化特点

[摘 要]辽源龙首山是高句丽时期所修筑的一座古代山城,目前也可说它是吉、辽两省高句丽城内文物出土最多的一座较重要城址。虽然龙首山古城没进行过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但从地面调查和小范围清理情况看,城内遗物非常丰富。通过大量多种器形特点相比较,从中发现龙首山城内在考古文化上,除自身具有独特的高句丽晚期文化特点外,还包含有渤海建国前早期那种沿下带凸棱的文化之内涵。因此,这种在制陶风格上同时所出现两种相互影响关系,对今后进一步探索有关高句丽与渤海建国前族的内在发展因素,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考古文化;特点;文物

1、古城修筑特点

高句丽山城一般均修筑在离主要河流较近之处,城墙沿山体顶部边缘修筑,早期墙址为土筑,晚期墙址多为土石混筑。龙首山古城是采用夯土筑城,城墙断面夯层较明显。这种土筑城墙也是高句丽早期所反映的一种筑城的特点。

高句丽城内一般均设有蓄水池,龙首山的蓄水池是设在西门临近城墙的南、北两侧,这种蓄水池主要是靠沟塘周围所淌下的积水贮存在坑内,其功能可美化城内自然环境。如进入雨季雨水过大,超出一定标高,通过城墙可迅速直接排出城外。虽然龙首山自然所形成的两个蓄水池规模较小,但给这座古城的整体面貌,却增添了一种较优美最佳景色。

2、建筑构件特点

80年代初,龙首山城内瓦片散布十分丰富。主要有红褐陶绳纹大板瓦和筒瓦两种,这两种瓦面上一般常刻有多种带有表意性质的文字符号,有少量表面还刻有完整的“大、王”等字样。从多种瓦面上所见刻划筒易符号残迹特点来看,说明在汉文化进入高句丽民族之后,这些残符号的形成可以说是当时高句丽民族自身所独创的一种语言表意形式。虽然这些表意符号初形没有完全达到构成一种文字体系,但足以证明这些表意符号在高句丽少数民族语言交流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相流传。这些完整刻划符号的产生,既是此民族当时语言表达的一种记录方式,同时又是该民族最早出现的一种较独特的语言符号传播性能。

瓦当是古代房檐下一种带有标志性建筑构件,瓦面纹饰能起一种辨别时代之作用。目前龙首山所发现的瓦当纹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莲瓣变形纹,另一种为带有乳钉莲瓣纹。这两种瓦当边棱凸起较高,与我省集安所见瓦当边棱基本相似。高句丽瓦当中间并凸起有半圆形鼓包,鼓包外围旁边还凸有一条细棱线。从龙首山瓦当表面纹饰看,图形显得既简练,又有一种对称式浮雕艺术装饰感觉。莲瓣纹瓦当是高句丽时期较流行的一种主要纹饰,这种瓦当纹饰的整体造型,给龙首山古城断代,提供了一定可靠依据。

通过龙首山城内地表所暴露的大量残瓦而证明,龙首山城内在高句丽时期曾有过大规模的宏伟建筑群。从大板瓦背面所见烟熏炭黑层来推测,这座古城最后很可能是毁于一场战火。

3、陶器特点

近三十余年来,龙首山城内典型陶器标本发现相当丰富,能辩出器形的主要有罐、瓮、釜、甑、盘、盆和陶虎子等。各种大小罐类器形发现数量较多,其它类相对略少。陶质分类砂和泥质两种,烧制火候普遍较高,均属硬陶类,慢轮制作。早期的陶质稍粗糙,器表手制弦纹刻划明显。晚期的陶质均较硬,腹表轮制弦纹较规整。有的器形显得较大,腹部双耳均呈扁桥形,腹表常刻划一组或几组1―3道弦纹,少量也有刻划波浪纹或带斜戳点纹等。其中有一件泥质灰陶敞口鼓腹双耳平底罐,与辽宁抚顺高尔山城所出陶器基本完全相同。

龙首山除发现一些大型鼓腹陶器外,其中还有一部分沿下附加有凸棱状条带,这种带凸棱边的陶器特点,应该说是属渤海建国前族所常见的一种制陶特点。从而可看出龙首山城内在高句丽晚期制陶发展过程中,与渤海建国前族文化之间,并存有一定内在联系。

4、铁器特点

龙首山出土的铁器主要以镞类占多数,其它类还有铧、铲、矛、刀、釜、、钉、环、带卡、甲片等。镞类分六种,长短大小不等,菱形长铤状居多,蛇首形和三棱状略少。从镞锋特点看,扁菱形要晚于凸菱形。其中长杆式铁镞造型,具有高句丽时代典型之特征。而这些铁镞整体锻造,基本与我省集安所见镞形大致相同。以直口鼓腹带凸棱板状铁釜形状特点看,表现了当时高句丽晚期独有的一种民族炊具制作之特点。根据龙首山城内所发现铁镞数量看,说明当时高句丽少数民族是非常善于骑马作战和狩猎。

5、墓葬特点

龙首山城内共发现两处墓葬地点,其中一处为长方形双人合葬墓,另一处为圆形多人火烧合葬墓。两处墓葬其葬式均为土坑竖穴墓,墓内除有木制棺椁外,墓框四壁还见摆放少量石块。随葬器物主要有陶器及铁器。从多人合葬墓当时清理情况看,其中发现有一小孩头盖骨被铁镞所穿透,说明小孩当时很可能是在战乱中被乱箭射中,一同死在大人怀抱中并葬于此地。这座墓底中间,尚发现用石块垒砌呈半环状,圆坑内墓主人头骨较散乱,并见有火烧迹象。这说明此墓在葬前当时曾举行过某种简单祭祀仪式,从而也更加反映出带有一种明显的民族信仰与埋葬习俗。

综上所述,龙首山古城在筑城选址上均具有鲜明的高句丽时代之特点,城形不规整,南宽北窄。地势特点为南低北高。古城地表遗迹暴露明显,除发现多处建筑址,居住址和一处冶炼遗址外,城的四角均见有半圆形角楼痕迹。城内发现多件石臼,在南沟塘尚发现一眼圆形古井。地表居址表面由于水土流失,而明显露出很多房基石块,在炭黑烧土层中还常发现有陶器、铁器和少量马骨等。从陶器整体器形特点看,早晚两期在制陶方面均体现了具有明显发展变化之趋势。而多数腹表刻有弦纹的敞口鼓腹大罐,均具有高句丽晚期所独特的一种制陶之风格。

虽然龙首山古城没进行过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但从地面调查和小范围清理情况看,城内遗物非常丰富。通过大量多种器形特点相比较,从中发现龙首山城内在考古文化上,除自身具有独特的高句丽晚期文化特点外,还包含有渤海建国前早期那种沿下带凸棱的文化之内涵。因此,这种在制陶风格上同时所出现两种相互影响关系,对今后进一步探索有关高句丽与渤海建国前族的内在发展因素,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繁星几时有
暑期游记
中秋
快乐学习
我战胜了苦瓜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古文体作文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祖国——母亲
混乱的战争
假如我是鸟
城主的儿子
我的同桌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灯光》教学设计三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