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记《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
我在《雷友通讯》上读到雷士德母校欧天垣学长的文章《一个老朽的生活杂记》,其中有一段让我读了为之一震。这一段的题目是:“中国第一次向美国广播”,里面说:
女高音:郎毓秀 黄奉仪
女低音:梁锦文 徐循道
男高音:葛朝祉 欧天垣
男低音:唐国枢 罗振纲
指挥:何士德 钢琴伴奏:潘美波
演唱准时在半夜十二时开始。轮到中国演出节目时,我们唱了“平安夜”之后,再唱杨荫浏先生改编的中国古调“阳关三叠”合唱曲。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向美国广播。
文中的郎毓秀和葛朝祉是著名歌唱家。解放初期我在凯司令饮早茶时常见到葛朝祉,他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住在我家附近。他曾在音乐厅开音乐会,我还去恭听并向他祝贺。
文章使我为之一震的是提到何士德。
何士德是谁?他就是《新四军军歌》的作曲者。
大家知道,《新四军军歌》的歌词是陈毅同志写的: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我1940年到苏北参加新四军,在政治部宣教科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学唱这军歌。教我这军歌的是克同志。我爱唱歌,很快就学会。当时派给我的工作之一是到部队里办俱乐部,教唱歌什么的,也就不停地教这首军歌。
也就在那个时候,不断有皖南新四军同志一批批转移到苏北来,其中还有项英副军长的夫人。在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欢迎皖南新四军同志的文艺晚会上,我就见到了何士德。他在会上唱了两首歌,一首是冼星海的《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另一首是他自己的新作《渡长江》,写他从皖南来苏北渡长江的情景,整首歌我记不得了,但还记得第一句是:“薄雾弥漫着江面,午夜……”最后两句是“我们要渡过长江,我们要渡过长江。”何士德是地道的广东人,他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的广州话语音,“我站在……”的“我”他读成ngo,“午夜”的“午”他干脆读成ng。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先知后觉
- 今夜随想
- 水色狂奔
- 童年情景
- 泪花的光芒
- 初夏的回忆
- 珍贵的礼物??醒悟
- 只在乎曾经拥有
- 夜游
- 生活需要掌声
- 秋千
- 泪花的光芒
- 假如我是一名作家
-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 读懂珍惜
- 为了感情的健康 让电子产品走开
- 欧洲十二宝花落谁家(上)
- 美国人家的“年夜饭”吃什么(中)
- 回溯美国古巴116年关系史
- 哪些品牌将占领2018年市场?
- 世界最高科技游轮
- 漫画与幽默
- 2015年最值得推荐的餐厅
- 用餐巾盖住脸 法国人违禁吃小鸟
- 星星点灯 2015年2期
- 被低估的职业棒球手
- 美古复交幕后的秘密谈判
- 双胞胎猫咪风靡网络
- 德国高尔夫美女球星桑德拉·盖尔
- 七巧板大象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下册《观舞记》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2
- 八年级语文下整册教案全集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