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周恩来: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

周恩来: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周恩来: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

周恩来曾说:“过去绍兴人靠什么为生,一靠土地,二靠当绍兴师爷。”①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②

一、周恩来对师爷

有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师爷?

师爷就是幕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秘书、智囊、文胆。这个职业自古有之,但是到清朝才广泛地兴起来。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规定书生只读四书五经,用孔孟之道可以教化人民,而统治人民、治理国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行政手段,还要有法律、财政税收。通过科举考试当了主官的人并不懂行政管理,不懂法律。这是吏所擅长的。吏是由民间进入官府,是一种行政职务,职务小而作用大。统治国家离不了官和吏,因而人们常常将他们放在一起,称为官吏。以前吏可以靠自己的政绩得到提升,因而官和吏的利益是一致的,要共同治理好地方。朱元璋幼年生活贫困,深受胥吏的欺压,对他们深恶痛绝,他当了皇帝就惩罚胥吏,不准胥吏靠政绩步入仕途,也不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中期这种规定越来越严格,完全堵死住了吏的出路。结果适得其反,胥吏因无出路,变得不求上进而沦落,好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坏的,鱼肉百姓。朝廷有回避制度,为官者不能在家乡当官,也不能在一地任职时间过长。形成主官是流动的,而胥吏是世袭的。

吏的稳定保证了封建社会统治的延续性。可是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玩弄权术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常常引起民怨。为官者要治理好地方,力求稳定、发展,以图提升。这样官的利益和吏的利益不是统一的而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当官者要管住吏,要约束他们,自己又没有这个本领,怎么办?他们就雇用懂刑法、懂财政税收的人在后面出谋划策,这就是师爷。负责刑法、判案的是刑名师爷,负责财政税收的是钱粮师爷。主官和胥吏的对立,是清朝师爷职业兴起的原因。为官者要在官场上应酬,上下打点,打通关节。要会书琴诗画,常常吟诗作赋、互相唱和,占用大量时间。这也是起用师爷的一个原因。

师爷的任务是“佐官制吏”,为主官捉刀代笔,出谋划策,以至操纵地方政治,成为维持封建统治不可缺少的人才,既懂民情,又知道官场运作的程序和潜规则。因此他们的思想、生活习惯、作风传统既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又有封建社会的陋习、糟粕,在他们的身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师爷要受专门的训练,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当,那时并没有培养师爷的学校,都是师徒相传。因为绍兴地区读书人多,他们走不通科举之路时就转而当师爷,父子相承,兄弟相传,渐渐垄断了这个职业。清朝时,全国上千个县,各县的主官多请绍兴师爷,上一级行政机关府里的师爷也是绍兴人。哪一级的案子不是绍兴师爷办的,到了上一级就不能让你通过。所以有“无绍不成衙”之说,互通声气,互为党援。有的师爷已经在外多年,在外面(多在河北的沧州、保定)安家落户,也要讲绍兴话,也要称自己是绍兴人。管钱粮的多是沧州师爷,管判案的多是绍兴师爷,说到底还是绍兴师爷。到晚清,随着湘军、淮军的崛起,师爷中皖人才多起来。清朝重臣左宗棠、李鸿章均是师爷出身。

师爷是明码标价,薪金比较丰厚。他们挣了钱,一个置土地当地主,一个办南货庄当商人。因为人们对官府统治不满,殃及师爷,认为他们控制讼诉,强词夺理,助纣为虐。在旧的戏剧中,师爷多由红鼻头的丑角扮演,被讽刺、挖苦。而没有看到他们在治理地方的作用,没有看到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近来人们的看法才渐渐发生改变。

周恩来对师爷有深刻的认识。

周恩来9岁后,父亲在外做一个小职员,难以养家糊口。家里只有爷爷留下的一所房子,并没有地产,靠典当、借钱度日。他为什么却说自己出身于一个封建的家庭呢?1946年他对记者说:“绍兴社会除劳动者(农民、手工业者)外,中上层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这两种人都是向外发展的。读书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举。而绍兴人则有大批当师爷的。”

他说:“祖坟在绍兴,绍兴的家谱有我的名字,我不能不承认是绍兴人。但我生长在淮安,满嘴的淮安口音,也不能不承认是淮安人。所以我说我是‘原籍浙江,淮安生人,江浙人也。’说是绍兴人,不仅那有祖坟和家谱,更主要的是封建家庭的根子在绍兴。封建家庭的老根子可厉害了,影响思想、影响生活习惯,封建根子不挖清,思想认识不到,你的思想觉悟就提高不了。”③

我们理解了师爷这个职业的特点,就知道他指的封建的根子是什么了。封建家庭并不等于是地主家庭,靠地租封建剥削为生,而是指家庭的生活习惯、文化、思想传统。

二、周恩来祖上有几代是

绍兴师爷?

周恩来的祖先相传是北宋的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后代,由中原迁到浙江,后来在绍兴落户,繁衍生息,到他太高祖父这一代已是第27代。太高祖的父亲这一房称为“五十房“,五十房始祖活到96岁,在家里大厅挂上“百岁堂”的匾额。周家后代都说自己的老家是绍兴城内保佑桥百岁堂。

周元棠的二孙子周昂骏(1839年7月-1881年10月)才华出众,13岁考取秀才,轰动家乡。④周元棠看到自己年老体衰,大儿子周樵水体弱多病,科举屡试不中。他因年青时家贫,考虑今后家计,没有让周昂骏继续考取功名,而是决定大孙子周晋侯(1836年10月生――约1896年前后)、二孙子周昂骏学习做钱谷师爷,为孙子选定了职业。

从周元棠开始,周家形成一个小房族,这个小房族有三个特点。

第一特点:都以大排行计算族内的相互的关系,从这点来说他们的关系是紧密性的。周恩来就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大家庭中,他爷爷去世后,父亲能力差,他受到众多长辈的帮助。

第二个特点:世代为师爷,擅长“佐官制吏”。

第三个特点:他们并不置地产,只有房屋若干。他们是凭自己的才干、学识、品行端正立足、谋生,所以有良好的家风,特别重视后人的教育。

周元棠不仅决定子孙的职业,而且他的学问和为人都是楷模,深受后人的尊敬。所以他的诗集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来。解放后,周恩来得到《海巢书屋诗稿》,一直珍藏在西花厅。邓颖超病逝后,由邓颖超的秘书赵炜交给淮安周恩来故居收藏。这本诗稿不仅有较高的价值,而且是研究周恩来家世的重要文献,研究周恩来思想成长的文献。

就在周昂骏考取秀才的第二年,周元棠去世,享年60岁。

周恩来就是在这样一个“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的氛围中出生、成长。祖上四代师爷给他的烙印,已经融于血液、骨髓,深深植于基因之中。

周恩来受到师爷世家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书香门第,文化素养高。从小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勤学好问,善取人长,知识广博。

2.有品德,讲操守。“文革”中,他常说:“我就是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言行一致,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文革,使我少活了十年。”他逝世后,百万人自发为他送行,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有谁得到这样的评价。

3.耳闻目睹,知道朝廷运行过程,行政管理能力、组织力强。

4.从家族的变迁,知道世事艰难,成功不易,做事兢兢业业,慎始慎终。他常说:戒慎恐惧,如履薄冰。

5.师爷的理想是做像曹操、张良、诸葛亮这样的将军、宰相。出将入相,而没有当刘邦、朱元璋的想法。没有称王称霸的僭越之妄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没有个人野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的友谊
大海的照片
在朦胧恬静的月光下
缘定三生石
记一次野外惊险之旅
我的心愿
娱乐四十分钟
快乐的运动会
我爱邯郸
栽烟记事
我六年级了
吵闹的音乐课
什么是幸福
我的童年我做主
分析国内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
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
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分析
探讨对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
分析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的临床疗效
研究证券投资论文之对我国证券投资
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战略
探讨钢结构工程监理工作
探索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
探讨内墙磋环保苇能快烧工艺
分析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运用
研究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方法
浅谈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乌鸦喝水之后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续写《狐假虎威》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白鹅》课文简说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巧治狐狸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一课一练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新乌鸦喝水
四年级上册《白鹅》课文内容
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白鹅》教学案例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1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