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影片《上帝也疯狂》中西方文学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影片《上帝也疯狂》中西方文学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 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几千年以来,人类不断地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和开拓自然。在中国,“人定胜天”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而在西方,西方世界尤其是文学界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起过巨大的争论以及社会巨变,宗教改革。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宗教;文化

一、人、自然、文明

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中,布须曼民族对于大自然保持着知足和敬畏,甚至是好奇。他们没有犯罪刑罚,也没有暴力和法律,没有警察法官老板可言。他们相信上帝供给的皆好而有用。他们住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没有钢筋水泥石头。而在仅六百里外的一个城市,这个所谓的文明城市。人不甘屈服于自然环境,反之让环境迁就他们,所以他们要建立都市,筑路,交通工具,机器。为设法节省人力而绞尽脑汁,却不知见好就收,越想改进生活环境反使得生活变得更复杂。小孩子被迫在学校十年或十五年,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不甘屈服自然的文明人,发现他必须无时无刻去适应他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当时间指向星期一,早上离开自己的宜居之所去适应一个格调相反的环境开始忙碌起来。其实“人类历史首先应该是一部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历史,然后才是别的什么”西方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人和自然的关系对宗教、文化等产生了影响并相互交融。

二、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于西方宗教史的影响

从西方文化来源:古罗马和古希腊神话和《圣经》看,人类对于自然的感知:第一阶段是无限的敬畏,人们赋予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诸神以自然的色彩,例如:植物神俄尼索斯,农神德莫漠尔,太阳神阿波罗。由于不了解无认知,所以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直是小心谨慎,崇尚敬畏。在早期的基督教中,人类将对于自然的疑惑融入宗教。西方人用全能的圣父,圣子,圣母三位一体来看待自然,第二个阶段处于人类对于自然的蒙昧阶段,西方人将浓郁的宗教色彩笼罩在自然上,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无意识的。而随着十三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科学生物自然学快速发展,人类小心的解开了自然地面纱,此时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动摇了教皇乃至宗教的权威,也就有了哥白尼被教庭审判。宗教的地位岌岌可危。到十六世纪,在宗教界发生了一个有着深远的影响的运动――宗教改革。加之宗教的腐化堕落,从此有了清教,所谓的清教是指信徒不任由牧师讲授,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与上帝沟通。从此摆脱了天主教的繁琐荒谬的教规。随之而来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达尔文主义彻底颠覆了宗教,宗教一致认为人类是上帝的子民,是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繁衍的后代,上帝是万能的掌控一切,人是渺小的。而达尔文却认为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由于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发展成现在的人类,上帝在哪?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对于西方文化以及宗教界。这是第三阶段:人类初步认知到自然神奇的力量和威力。而后的工业革命,使我们加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随着人类巨大的科学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人类想极力的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科学的力量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是第四阶段一直到现在。而此时此刻,我们又要回到原始的阶段,因为地震,火灾,暴雪等等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的报复。

三、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于西方文学史的影响

卢梭曾说过:人生来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虽然这句话是应当时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呼吁,但这句话却可以很好的描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西方文学史中,浪漫主义中强调人类应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却感受崇高和前所未有的知足感和渺小感。自然和人的共鸣,自然引起的热情,激情是所有创作的源泉和源头。在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威廉.华兹华斯的《水仙花》中,“我是一朵独自漫游的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见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华兹华斯,雪莱,拜伦,柯勒律治都极其崇尚自然,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后世的西方文学界,以及思想界影响甚深。

以及后期二战后兴起的自然主义,当然这个自然主义是指人类周围的环境对人类的自身发展影响巨大。仍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自然主义流露出了一些消极情绪,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无力感,不可改变和控制。所以感到人类的无力感和脆弱性。

四、何如看待《上帝也疯狂》中对于人类和自然的思考

虽然距离现代化的大都市只有六百公里,但居住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人对于现代化的事物却一无所知。有这样的一群与世无争、生活得单纯而快乐的部落却因为一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子发生了改变。“原始时代的人们尚未形成强烈的自我存在的自觉意识,构成原始人日常交往和群体组织活动的内在机理是典型的顺从自然的自然主义模式。可以说,原始社会的文明模式具有强烈的依附和敬畏自然的自在性。”

城市女职员厌倦了职场生活,决意要到森林中的部族地区担任小学教师。另一国家的反叛者也持枪闯入此地区,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政府军。

在这个影片中,有三个故事:第一是布须人基的故事,他象征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个是生物学家安德鲁的故事,他象征了人类和人类,人类和动物,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三个故事是游击队,恐怖主义,这象征了反人类的行为,违反自然的规则。恩格斯早在i00多年前就曾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电影《上帝也疯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对西方历史、宗教、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与之相互交融。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越发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和谐的、良性的关系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发展都越发重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picnic(野餐)
Respecting Parents Programme(尊重家长的方案)
Modernizing China(现代化的中国)
Family and Career(家庭与事业)
my ambition(我的理想)
money and health(金钱和健康)
When Will It Stop(会停止)
About Trees(关于树)
父母溺爱孩子
Hope Project(希望工程)
英语模范短文
MySpringFestival(我的春节)
How to Protect Your Eyesight(怎样保护你的视力)
a happy day(快乐的一天)
自我介绍
农民摇钱树 神奇油橄榄
大棚种植的人参果
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火葬墓研究
水稻旱地育秧十要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新农机用前准备事项
李纪恒: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抓出成效
鸡蛋壳变薄易碎的应对措施
农村纸灯笼“邂逅”网络销海外
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土豆王”的土豆种植经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课文
《燕子妈妈笑了》练习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片断赏析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