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
【摘 要】随着我国的人口迁移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这一现象逐渐增多,但农村老年人群体在城市中的社会适应性也倍受关注。在此,分析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的适应性,后从个体角度、家庭角度、社区角度和政府角度分析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的介入。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
一、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概述
一般来说,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的适应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生活自理方面的适应性,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对他们的生活自理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农村子女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庭收入,因此行动便捷的老年人在照顾自己之外还需要照顾晚辈,因此生活无法自理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生活自理上会有较多问题。其次是家庭关系适应性。因为家庭成员具有不同的互动模式,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后需要加入到其子女建立的小家庭中区,有时候会出现生活上的摩擦,这些摩擦会致使农村移居老人在家庭适应性方面发生问题。接着是人际关系适应性。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所具有的人际交往圈有限,来到新的环境中时,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容易融入到一些老年群体中去,因此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最后是心理适应性。在移居城市之前,农村的观念和方式已经深深的影响了老年人,来到城市之后,他们需要慢慢的从主观和客观上来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
二、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中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一)社会工作从个体角度的介入
社会工作在从个体角度对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适应性的介入中,关键要对这些移居老年人各自的心理适应情况进行关注。首先,应该从优势视角层面来帮助农村老年人改善在移居城市过程中的心理情况,使得移居老年人意识到其周围环境中具备的有利资源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从而促使农村老年人在移居城市并适应社会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信心,以实现精神、心理等主观方面上的社会适应目标。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在个案工作中充分发挥使能者地位,帮助农村依据老人挖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潜力,对他们所取得的各方面进步进行鼓励,促使他们能正视在移居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适应方面的系列问题并能够主动积极的去解决。
(二)社会工作从家庭角度的介入
在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过程中,社会工作从家庭角度的介入主要指的是帮助老年人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以及家庭成员互相间的交流系统。社会结构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为隐秘的地方,同时是大家实现社会化的关键场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过程中的适应性,应该首先从家庭这个环节着手。建立起良好有效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能让家庭成为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过程中的坚实后盾和支持。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其协调者角色充分发挥,适当介入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群体的家庭,帮助他们调解一些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例如婆媳矛盾,使得农村移居城市老人群体所在家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成员互动模式。
(三)社会工作从社区角度的介入
随着农村移居城市老人所生活地域由以往的农村变成了迁入城市的社区,城市社区成为了这些老年人群体最主要的活动地点,因此应该从一下角度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进行社区角度的介入:首先,应该将迁入城市原有老年人组织的正面功能充分发挥。迁入城市原有老人组织在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中具备双重作用,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社区角度的介入来使得其负向功能减到最小,同时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使得原有老人组织和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之间的界限逐渐弱化,促进他们的沟通交流,从而加强农村老年人对城市的适应性。其次,应该建立社区互助组织,通过社区力量的发动,呼吁全体居民关注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的适应问题,从健康、生活、人际各方面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最后,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其协调者角色,通过多方社区资源的协调,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使得他们尽快适应社会。
(四)社会工作从政府角度的介入
在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的适应过程中,社会工作从政府角度的介入策略主要是建立起政府对这些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群体的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角度的角色是政策影响着,即对社会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移居城市过程中的主观客观适应问题和移居老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应该积极倡导建立政府对这些移居城市老年人群体的支持系统,从宏观角度使得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客观社会适应性问题得到普遍化的处理,促使在整个社会中这些问题能得到普遍化的关注,从而使得这些问题能得到缓解并解决。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移居城市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活观念、环境的不同,农村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对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适应性问题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体、家庭、社会和政府四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在农村老年人城市适应中的介入,对于加快农村老年人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国,祝福你!
- 心灵的呼唤
- 灰鸟的森林
-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孤单
- 笑着流泪
- 旅游记事
- 我爱你——中国
- 感受,本质的美好
- 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 “十一”华诞——国庆60周年
- 惊心动魄的考试
- 读
- 爱
- 纯凉记忆,触动了我的心灵
- 月光下的女孩
- 故乡水事三题
- 论《伤逝》的虚空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珍惜当下(外一篇)
- 一毛钱的情谊
-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 莫让“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
- 秋在诗里摇曳(外一篇)
- 历史博物馆游记
-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 镌刻在綦江岸壁上的记忆
-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 谒韩园,话韩愈
- 一寸相思一寸灰
- 最后一课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8)
- 语文背诵技巧:如何背东西背的快?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6)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7)
- 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点记忆方法大全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鲁滨孙漂流记》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格列佛游记》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5)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 中考语文复习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练习
- 初中语文全六册特殊句式汇总(苏教版)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