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力刍议

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力刍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8

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力刍议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等方法,以“知沟”、“使用与满足”、“剧场理论”等理论作为支撑,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进行研究,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的方式、特征、心理动机,分析网络媒介可能给这一群体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影响力;城市化

近年来,网络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可以帮助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也可以促进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群体的和谐相处,提高他们城市融入的程度,有助于推动他们的城市化、市民化进程,有助于提升他们整体的精神文明水平,使他们更加自主地向城市人迈进。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

在观察和访谈中,笔者发现城市社会中的民众对于农民工上网现象多持否定态度,很多受访市民认为农民工没文化、素质低,没钱等,因而认为他们不会使用网络。但笔者在于农民工群体及与之有接触的一些市民群体访谈后发现,农民工群体的网络了解和接触程度远远高于人们想象,甚至不少农民工还将上网作为业余生活的首选活动。

二、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渠道与方式

除了极少数新生代农民工拥有自己的电脑或使用用工单位的电脑上网外,去网吧和手机上网成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接触和使用的主要方式。

新生代农民工上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网吧、手机(移动上网)、单位、家里等。其网络媒介接触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主要为娱乐、获取信息、找工作、学习等。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正处于交友、婚恋的年纪,通过网络娱乐消遣、猎取新奇事物、社交联络等成为他们目前接触网络媒介的主要目的,具体网络媒介使用形式依照其使用频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QQ等媒介等聊天等,以此交友

新生代农民工中最常使用的聊天工具便是QQ,不仅是在电脑上网时使用,大部分通过手机上网的农民工群体中也安装了移动QQ软件。在访谈中,聊QQ是出现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网络媒介,使用者们称QQ聊天对象一般是自己的老乡、同学、兄弟姐妹、情侣、夫妻等有关系人以及一些通过搜索加为好友的陌生人。

(二)通过在线观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等来娱乐身心

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网络媒介主要以娱乐为主,看电影、电视剧等成为不少农民工,尤其为不少年轻女性农民工热衷。网络视频一改电视剧很少重播以及不能倒退、慢放、评论等性质,给用户提供了随时都可以观看的机会。

(三)浏览网页和论坛,获取新闻、资讯等增加知识

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的另一形式为浏览网页信息,了解新闻、时事、用工单位招聘信息等。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学历较高的人群对网络媒介的这一功能比较重视,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数较少,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已经有所增加。

(四)建立博客、播客等以参与社交网站互动

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也使用博客和播客,但使用最多的是QQ空间,通过写写日志、传些照片、转载一些帖子等增加空间点击率,日志内容多娱乐化或是情绪的发泄。但也有些农民工并没有使用这一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识,访谈中一些接触网络媒介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文化低,不愿意使用这些媒介。笔者发现,使用博客、播客的农民工年龄层偏低,多为90后。

(五)网上技能培训、学习及网络阅读等

目前互联网上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开办的专业网站,内容包括生活常识、招聘信息、技能培训、城市介绍等,主办者有公益组织、城市行政部门、社区、甚至还有一些农民工个人。但这些网站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主要是知道并使用它的农民工偏少,很多新生代的农民工并不知道这类网站的存在。

三、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青年在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上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现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特征总结如下:

(一)网络媒介接触与使用形式单一,网络媒介接触程度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的程度是呈逐渐提高态势的,这在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中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也意味着“知沟”的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经济能力比较薄弱,负担不起长时间上网的费用,很少有人能够拥有自己的电脑,不论是网吧还是手机包月对并不十分富裕的他们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笔“可观”的开支,而且文化消费永远排在生存消费之后。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等素质较城市青年低,对网络媒介使用的熟悉程度不高,对很多新媒介了解和认识不够,新媒介的传播过程也是在网络用户中依照网络接触程度而不断蔓延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用户群体中可能属于后段接收者,对新媒介形式的接受过程较长。

(二)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倾向娱乐化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的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形式偏向娱乐消遣,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自身发展。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上网最常做的就是聊QQ、看视频、打游戏等与学习、工作无关的事。由于网络接触和使用的过度娱乐化容易让这一群体沉溺其中,虚度了时光,蹉跎了年华,减少了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机会,精神更加的空虚和乏味,这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正常社会化和市民化进程的发展。

(三)在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增加

网络媒介的网络互动功能多少可以补充这一点,让平日埋头于工作,缺乏与社会交流的农民工群体有了自我表达、人际交往的新空间。不论是写日志、发评论,还是聊QQ、通过交友网站认识新的朋友,都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思维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通过互动来增进城乡之间的人际交往,缩减城乡隔阂的同时也更大程度上拓宽了农民工群体的视野。

(四)手机上网逐渐成为网络媒介接触主要形式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基本上都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相当一部分会使用手机上网,其手机上所装的网络媒介软件约3-8种,包括浏览器、QQ、音乐播放器、小说阅读器还有一些社交网站的客户端等。

(五)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边缘心理较强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城市中依然无法顺畅的成为市民,与城市生活相去甚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不仅仅是经济上窘迫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还有来自不被认可的心理压力,而新生代农民工更由于“既不像农村人,也不像城市人;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市人”的群体特性而更具有“无根感”。网络媒介的出现使他们缓解了心理压力,网络虚拟空间给了他们一个相对轻松地交流环境。

四、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一)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匮乏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经济收入与他们的父辈农民工相比已经有了较大提高,在生存状况已有明显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依旧匮乏使其对城市生活产生更多的不满足。在访谈中作者深刻感受到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他们羡慕和模仿城市青年的上网、消费、阅读、交友等行为。这种模仿也意味着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依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生活、对人际交往等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种动机的膨胀驱使其主动接触网络,使需求得到满足。

(二)加速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化进程

网络互动给农民工的社会生存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有助于加速其市民化的进程。而通过获知、模仿、学习等社会行为,青年农民工们在网络的拟真社区中学会到了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的行为模式,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讯息的影响和感染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化进程也逐渐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完成。

(三)网络媒介丰富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其文化素质的提高

网络媒介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局限于娱乐消遣,还有许多有用的讯息等待需要他们的人去搜索和使用。对于一些对学习有渴望,对未来有期待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网络可以成为他们一个很好地课堂。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了解招聘讯息、新闻资讯,也可以通过网络知道很多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政策知识等等。

(四)网络媒介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大众传播媒介中,由媒体报道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一直让社会对农民工产生歧视和隔阂。媒体报道中对农民工犯罪等负面事件的报道用词也曾经非常苛刻,容易给社会公众误导,使人将农民工与素质低、不文明、有犯罪倾向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最近几年各种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语气有所缓和,但偏向“关注”、“送温暖”等报道方向,还是将整个农民工群体放在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的位置上。

(五)网络媒介使用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上网行为主要集中在聊天、看视频、听音乐和打游戏等几项上。网络依赖症状的严重性不仅仅会导致上网者的生理依赖,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依赖,会影响到青年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及在使用中的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使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正面影响最大化。

一、国家政策发展研究部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等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实证调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接触和使用的心理动机和心理变化进行定性分析。

二、加强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社区应加强对本社区长期居住的农民工群体进行人口登记和基本信息了解,鉴于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较大,可以通过国内联网的方式将农民工信息入网便于其迁移时的信息检索。

三、社会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提高他们整体的媒介素养,使其更好的使用网络,增强其辨别、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网络学习的意识,减轻对网络的心理依赖等。

四、网络媒介自身应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报道,防止过分夸大、虚假报道,公正、客观的还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形象特征,消除城市人群对其产生的刻板印象,也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上网环境。

五、加强网络环境的清理和整治。网络环境中垃圾信息、负面信息的泛滥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甚至不利于所有青年网络用户的身心健康。

六、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办网站。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鼓励社会和个人开办为农民工服务的网站。网站应尽量贴近群体上网心理和动机,将娱乐与学习、求职、文化等有用信息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给农民工群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弟弟
寻找快乐
菊,开启梦的信念
难忘的生日
叶之歌
孟母无须三迁
父亲的掌声
湖与桑树
学会爱自己
十五岁的少年爱喝白开水
菊,开启梦的信念
雨中情怀
风赋
一道长留心底的风景线
浅谈20世纪80年代爱情文学主题的流变
阎连科小说的语言风格
《赫索格》的多重空间解读
浅析方方笔下的女性命运
论《神圣家族》中细木夫人与绢子的象征意义
从动物视角看严歌苓笔下的人性思考
“自由女性的情感束缚”
解读小说《故乡》人物形象的艺术美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伤逝》与《十八春》中女性婚恋观对比分析
浅析壶井荣的《温暖的右手》
生存的艰辛,同化的艰难
阎连科小说色彩词的偏离及其修辞效果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论冰心《关于男人》以人为本的存在哲学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建议
以“谜”贯穿《月球之谜》的教学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教学设计
《果园机器人》教学建议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三下)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建议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三下)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