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就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就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就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生母语素养,关系着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成为高校职业指导重要内容。基于文化视角,引入就业实体、就业事务和就业现场等概念,建立文化视角下就业模型,来阐述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并提出多个维度的对策分析,以提升母语素养来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就业文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就业模型

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政治、社会、经济层面,更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就业文化的积淀和氛围,时时刻刻都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大学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素养的渗透作用、价值导向的引领作用、社团活动的凝聚作用、对抗竞争的激励作用、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环境文化的陶冶作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设和谐健康的就业文化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效,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一个大学生在求职就业市场上的适应能力;因此,应充分发掘文化资本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尽管中西方对文化的实质、基础和归宿等认识各不相同,但是如何促进文化与就业发展却成为现时代共同点。

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同时是一种文化。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我们国家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语言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发展的三种核心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之一。然而,当今我国大学生母语素养不容乐观,在语言文字素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均处于缺失状态。因此,企业为找人发愁,毕业生为找工作发愁。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本项目研究继承了文化对就业的影响的观点,试图建立“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模型”,以此阐释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并为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对策。

一、文化视角下就业模型的建立

(一)文化视角下就业概念模型的提出

文化视角下就业概念模型是对就业活动的抽象描述,它由就业实体、就业事务和就业现场构成,并伴随着“语言”和渗透着“文化”。从流程角度绘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所谓就业实体,是指就业活动中观对象。所谓就业事务,就是指就业活动中的客观业务。所谓就业现场,就是指就业活动中的客观环境。根据各自特点,就业实体可分为就业主体、就业客体、就业受体和就业团体。不同的就业现场,就业实体各不相同。

在特定就业现场中,为达成特定就业事务,语言起到了信息传递、人际互动和思维分享的功能,而文化起到了人格塑造、实体整合、社会导向的作用。在就业活动中,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所谓就业语言,就是指在特定的就业事务中就业实体间特有的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方式。所谓就业文化,就是指在特定的就业现场中就业实体间特有的传承并融合的社会现象。

(二)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运作模型的构建

在大学生就业这个现场中,就业实体主要包含大学生(就业主体)、高等院校(就业客体)、政府部门(就业团体)和企业(就业受体)。因此,可将就业概念模型进一步演化为大学生就业运作模型,如图2所示。

在运作模型图中,G、U、S、E和F分别代表政府(Government)、高校(University)、学生(Student)、企业(Enterprise)和现场(Field),故此模型亦称为GUSEF模型。在GUSEF模型中,就业现场F伴随着就业语言L、渗透着就业文化C,不同的就业实体G、U、S和E,分别蕴涵着各自的文化,在就业事务中进行语言L表达沟通、文化C磨合匹配。Ⅰ代表政府(G)和高校(U)共同参与就业事务的主要区域,即在GU虚线右侧范围。G2U是Government to University的简称,代表政府(G)和高校(U)参与就业事务的协同合作的关系。同理,Ⅱ、Ⅲ和Ⅳ分别代表U2S、S2E和G2E共同担当就业事务的区域范围。而Ⅴ代表F除去Ⅰ、Ⅱ、Ⅲ、Ⅳ之后的其它就业事务,是指G、U、S、E未曾共同参与的就业事务的领域范畴,表示就业事务“真空”。除此以外,在就业事务中,政府关注学生的可用G2S渠道表示,高校与企业加强就业合作的可用U2E管道表示。在现实中,就业语言L未必能够在G、U、S和E之间自主畅通地进行传递信息、互动关系和分享思考,就业文化C也往往不被就业实体所认同、或被沟通路线所隔离。

二、基于就业模型的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学者们对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各抒己见。透析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的成因,在于中学母语教育的积弊、大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偏失、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生自我消极心理的阻抗。大学生的母语素质似乎是江河日下、大不如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功利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母语认同,大学母语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源质量降低。造成大学生母语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性的忽略;第二,功利化社会影响的后果;第三,母语素质课程的式微。……基于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运作模型,从就业实体和就业市场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进行分析。

(一)就业实体导致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基于GUSEF模型分析,政府(G),则缺少母语能力评价标准和考评体系;高校(U),还没有完善母语课程,其语文教育正在被“边缘化”; 学生(S),仍没有高度重视母语,重外语轻母语,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企业(E),也没有完善测评办法。由此可知:造成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问题,应由政府(G)、高校(U)、学生(S)和企业(E)承担各自的责任。各个就业实体应该充分发挥就业语言的传递、互动和分享的功能,切实发挥就业文化的塑造、整合和导向的作用。

(二)就业现场导致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政府学校(G2U),教育体制和环境有待改善,高校教育体制中对母语素质课程的漠视;学校学生(U2S),大学母语教育的缺失,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不能保证;企业学生(E2S),功利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母语认同,汉语能力未贯穿招聘各个环节;政府企业(G2E),政府没有将企业员工进行母语测评和培训;政府学生(G2S),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源质量降低;企业学校(E2U),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且不够重视文化素养提升;企业政府学校(E2G2U),政府没有很好地牵动校企深入合作开展文化建设;政府企业学生(G2E2S),政府和企业都未能有效地加强母语素养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政府学校学生(G2U2S),英语的围困、翻译腔的盛行、网络语言的失控等无法回避的“汉语危机”; 学校学生企业(U2S2E),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难以整合,难以塑造人格;政府学校学生企业(G2U2S2E),没有形成完善的就业文化,有待于整合融合。由此可见,就业事务仅有G2U、U2S、S2E、G2E、G2S和U2E单一沟通的 “就业语言”是不健全的,在就业运作过程中只能起到事倍功半。若要事半功倍,还需打造E2G2U、G2U2S、U2S2E和S2E2G三位一体以及G2U2S2E四位一体的“就业文化”。

三、基于就业模型的大学生母语素养对策研究

根据就业实体间参与合作的程度及其就业事务目标的高度,就业对策可以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和四维对策,它们是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对策。这里的维度,就是指就业实体个数,代表解决就业问题的复杂度及其高度。因此,基于GUSEF模型,围绕“提升母语素养、实现充分就业”这一就业事务目标,可以从一维、二维和多维层面来探析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一维对策分析

政府(G),大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母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出台相关测评和培训政策。高校(U),母语教育中重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建立学校的汉语言文字工作网站。学生(S),大量美文阅读,大量自由写作;长期母语实践,短期培训考证。企业(E),建设企业文化,提高文化品位;企业在招聘时把母语能力作为重要测试内容。

(二)二维对策分析

政府学校(G2U),提高学生用字用语准确性;将学生母语素养作为重要考评。学校学生(U2S),设置专门课程,为母语教育力争一席之地。企业学生(E2S),企业在招聘时通过笔试、面试考查应聘者的母语能力。政府企业(G2E),打造创新性人才,加强母语应用能力。政府学生(G2S),提倡大学生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提高汉语言表达能力。企业学校(E2U),融入组织文化的企业精神,营造母语教育的校园氛围。

(三)多维对策分析

企业政府学校(E2G2U),提升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加快大学语文教改步伐,促进大学生优质化就业。政府企业学生(G2E2S),将大学生作为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母语应用能力。政府学校学生(G2U2S),强化训练,推广普及普通话,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工作。学校学生企业(U2S2E),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提升大生文化修养。政府学校学生企业(G2U2S2E),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汉语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及从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真爱的体现
惬意在哪里
读《愧对感恩》有感
读《哈利波特》有感
《海伦凯勒》读后感
读《灯光》有感
读《匆匆》有感
2012观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读《荷塘月色》有感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爱的零距离
当我写下CDZ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读你以前的信
花朵在燃烧
不知为什么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夜色中的列车
咦,看那朵雪花
心灵的忏悔
被刻下的名字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于天地之外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