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爱国主义在个体道德品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论爱国主义在个体道德品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8

论爱国主义在个体道德品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摘 要】个体道德品质要经过一个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再到道德习惯的发展过程。爱国主义作为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助于个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够促进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爱国主义;个体道德品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作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爱国主义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主要是从国家、社会需要出发强调个体坚持爱国主义的必要性。事实上,这种思维模式和教育方式忽视了德育对象自身的感受和需要。德育对象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其自身有多方面需要,如果不能充分认识爱国主义对于自身的积极意义,人们很难自觉追求爱国主义的道德品质。因此,在研究爱国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分析爱国主义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道德品质是个体发展成才必不可少的内在品质,在个体成长的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要经过一个由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由道德观念到道德信念,由道德行为到道德习惯的发展过程。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对个体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爱国主义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首先是从正确的道德认知开始的,个体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认知,才有可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因其特殊的内涵和本质能够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一)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条件

所谓道德认知,也即道德认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于个人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节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等的了解和把握。个体要具备某种道德品质,首先就必须对这种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也即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有关善恶、是非的道德知识。个体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认识,才会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能够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可以说,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知是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并是形成其他道德品质成分的思想基础。因此,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要走的第一步。

(二)爱国主义是一种正确的道德认知

爱国主义从本质上说,它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调节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意识形态化系统。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系谱中,作为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爱国主义,历来居于首要地位。这是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财富首先得之于祖国。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祖国的保护个人难以取得良好的发展。因此,爱国是每个人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道德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要求每个人都应当把关心和维护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个人利益服从祖国、民族利益看作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把祖国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矛盾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利益。因此,爱国主义揭示了个人与祖国利益的一致性,是一种正确的道德认知。

(三)正确的爱国主义认识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人们的认识都是基于实践而由浅入深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处理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民族利益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爱国主义为人们分辨是非、善恶提供标准,为社会评价个人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尺度。一个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勤勤恳恳为祖国工作的人,无疑会受到人们的赞扬;相反,一个出卖或侵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人,则必然遭到世人的唾弃。这种认识正确揭示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个体把握道德的必然性和客观性,正确的看待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爱国主义有助于个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个体道德品质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然面临着在复杂多样的社会道德现象中做出抉择。爱国主义对个体的道德选择有价值导向的作用。

(一)个体道德品质发展过程中面临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对道德行为或观念所呈现的善与恶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抉择和取舍的一种道德活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着各种道德选择,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到能否做到诚信经营。人们之所以要做出道德选择,是因为“选择是人生特有的生存方式,而道德选择则是人生选择的最基本选择。在现实中生活着的人总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而做出相应的自我抉择,这是人实现自己道德理想的根本途径。我们为之景仰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以及幸福、荣誉、尊严等,都是首先通过道德选择才得以实现的。”

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所要走的第一步,然而由于它还停留在道德意识的范围,仅仅能够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一个人如果只是停留于这一阶段,而不实际做出正确道德选择,那么,也只能说他具有拥有美德的愿望,而不能认为他已经实际具有了某种道德品质。只有当这个人面对各种道德选择都能做出正确的行为的时候,才可以说他实际具备了某种道德品质。

(二)爱国主义对个体道德选择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所谓道德选择的标准也就是行为选择的‘善’的标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生存和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个体自身人格的完善、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充分开发。”爱国主义是在人们千百年来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基础上形成的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爱国主义没有过时,仍然能够对个体的道德选择起到价值引导作用。

(三)爱国主义帮助个体正确的做出具体道德选择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这些要求看似宏大,难于把握,实际上却是具体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息息相关。

具体说来,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加上经济发展的消耗、人为浪费等原因,现在我国的资源状况堪忧。我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应该做到不仅要为国土的富饶而感到骄傲,也要身体力行,珍惜祖国的每一份物产。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的行为,就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表现,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就是爱自己骨肉同胞的表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个体面临道德选择时,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有利参考,可以为个体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起到导向作用。

三、爱国主义有助于促进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一)道德习惯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所谓道德习惯,指的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逐渐积淀在心理中,形成表现为自动化的动力定型的行为方式。道德习惯形成之后,道德行为主体在面临某种道德情景时,道德选择、道德判断等过程缩短,很快就能够完成符合某种道德原则规范的道德行为。没有一定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就无法形成。黑格尔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人们内心道德信念的过程。道德行为主体在行为的最初阶段,对于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只是一种外在的认同和接受状态,还没有达到内心的需要和渴求的状态。只有当某种道德行为不断重复不断积累,并形成一种常态化、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性时,支配行为的道德观念、意识才能逐渐深入到人们情感和意志活动中,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信念。这时,道德原则规范已经不再是一种他律,而是道德主体的习惯,履行某种道德行为已经成为道德主体的内在需要,不完成就感到不安、内疚、惭愧。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完全听从自律的支配时,道德品质才最终完成。

(二)爱国主义也是一项日常行为规范

历史唯物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爱国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爱国主义也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是由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爱国主义的具体历史内容怎样变化,它的本质功能没有改变,只在于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不同的是,从整个社会看,当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危害时,爱国主义系统就会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要求人们更多的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来维护国家利益。而当国家安定时爱国主义系统的表现形式就相对缓和,强调为个人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这不能否定爱国主义仍然是一项日常的道德行为规范,像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一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

坚持爱国主义,不仅要求人们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危害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而且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要按照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爱护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并不只是表现在战争时期,国家领土受到侵犯、同胞受到欺凌、文化遭到破坏,个人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个人利益,乃至奉献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今天,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已经很小,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立足自己的本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新时期坚持爱国主义的要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爱国主义也是一项日常的行为规范。

(三)日常化的爱国主义行为帮助个体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个体要培养理想的道德品德,除了要有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之外,关键是能够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反复践履道德要求,以致达到内化的程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坚持的道德要求,践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个体道德品质培养的良好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真爱的体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愧对感恩》有感
读《匆匆》有感
2012观后感
惬意在哪里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读《灯光》有感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海伦凯勒》读后感
读《哈利波特》有感
读《荷塘月色》有感
读你以前的信
被刻下的名字
当我写下CDZ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于天地之外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不知为什么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心灵的忏悔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夜色中的列车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花朵在燃烧
咦,看那朵雪花
爱的零距离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