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德育实践课程要重视公益内容的开发

高校德育实践课程要重视公益内容的开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8

高校德育实践课程要重视公益内容的开发

【摘 要】德育实践课程正在逐渐成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益活动以志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主要内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正意识”的提升有特殊功效。真正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德育实践课程公益内容的开发。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课程;公益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现代化课程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式。它更符合现代德育教育行为的本质与目的。正在逐渐成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注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也就成为现代德育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德育实践课程从形式看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生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内涵上看是以大学生参与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德育实践课程的意义就在于摆脱以往教育那种“空洞说教”、“强行灌输”、“机械训练”、“知行脱节”和学生被动,缺乏责任心状况,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真正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德育实践课程公益内容的开发。

一、公益活动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任何抽象的道德教育,都不可能比公益和社会实践更有效。高校公益活动以志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主要内容,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是高校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全社会范围的公益性实践内容主要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以及扶贫帮困、慈善募捐、义务劳动、扶贫支教等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这些公益性活动对于高校德育也具有适用性。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下乡调查以及社会实习等方式,深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城市社区、边远农村等社会弱势群体当中,更多地了解和服务社会,通过服务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并从中感悟到生命价值及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同时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真实体会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才能。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对社会的理解,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公益实践具有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特殊功效

(一)促进大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提升

为人民服务意识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才能时时事事心怀天下,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去正视社会,善待人生。

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如“爱心帮困协会”、“助老志愿协会”、“绿色环保协会”、“社区服务协会”等的出现,成为提升大学为人民服务意识的良好实践平台。 “东北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服务队”自2007年成立至今活动从未间断,东北大学志愿者在自己的总结报告中写道:参与和关爱农民工子弟让我们成长成熟,让我们看到服务与爱心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负责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着责任缺失现象。责任意识是人们对于所承担和履行的这种职责与义务的自觉认识。

从责任到责任意识的过程,主体自身的角色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在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高校公益型社团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然后明确自己的使命。比如通过社区服务,深入孤儿院、敬老院等机构,大学生们看到失去父母、孩子亲人的后果及连锁反应后,会自觉联想到自己,从而珍重生命、为自己和亲人负责。再如通过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认识国情,直接感受到国家、民族利益的厚重,体验到社会生活的艰难,从而化解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提高承受痛苦的能力,增强爱心、社会责任意识、和自信心。

(三)促进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的分配。”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的产生。首先,公益服务具有利他性和无偿性,在帮扶社区中有困难的老、弱、病、残服务对象时,大学生因为自我利益的主动放弃,反而彰显出巨大的人格力量,获得外界的肯定和褒扬,也获得道德自我认同感和善待他人的道德情感体验。 其次,公益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持续不断的服务和帮扶活动,其本身已传达着“社会利益共享”、“改变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和“重视被忽略的人群”这样的社会公正价值观念。所以在公益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现代公民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对权利、义务、平等、公正等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第三,公益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广大社会人群。社团成员之间只有相互协作,团结一致,才能组织好社团活动,完成公益任务。为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公正平等的良好心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改变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水缘
读《渔家傲》有感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夏之琐感
军训趣事三记
读《童年》有感
淡紫色的心情
雨夜敲窗
绿叶,绿树,绿
读《过零丁洋》有感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你,变了
人生如灯冷静
夜晚(外一首)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一地冰凌(外一首)
十月午后(二首)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