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自身优势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自身优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3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自身优势

【摘 要】在网络时代日益盛行的今天,微博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交互平台,它在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探索方式,我们在辨析其优势的同时。也应当应积极探索和运用微博技术,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应。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博;优势

微博一词自2009年诞生至今不过第5个年头,便已从当年的内测工具发展至今天的涉及几亿用户的互联网交互平台。毋庸置疑,微博在我国信息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在这一具有时代性的背景下,对于微博的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的优势这一问题进行的探讨也就产生了其独有的时代性意义。

一、微博自身的独有特点

从大体上而言,微博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聚集性。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性征,使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具有明显的突出特点。

(一)微博发表的快速性。基于注册微博的极为便捷,且发表门槛极为简易,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通过当今多元化的电子终端随时随地发布身边的新鲜事,并在第一时间内通过自己的粉丝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覆盖面予以发布。基于传播信息的吸引程度,能够实现相关发布内容的转发速度呈几何速度增长,克服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滞后性,进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讯的实时共享。

(二)微博内容的丰富性。按照现行的主流微博,其能够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及语言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以140的字数控制迎合了当前广大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其实现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学习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实时交流。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精英加入微博这一群体,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三)微博传播的创新性。与传统的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不同,微博真正发挥并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传播优势,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资讯更新的时效性。与此同时,其建立在当前几亿数量的微博用户基础之上,从而真正实现了大众群体的广泛参与,才使得微博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对其使用大为热衷和推崇,引发了新的传播变革。

二、微博作为交互平台的重要性及优势

从现状而言,微博已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和掌握实时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微博应用无疑对于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相较于人人网等娱乐性较强的社交平台,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在微博上获取更多更富有思想价值的有效信息。

(一)一对多的交互模式提供海量信息。按照现行的微博运行模式,用户只需关注自身感兴趣的对象即可获取其更新的咨询,无需被关注者的自身确认。基于此,信息的获取便捷度程远高于一对一的相互确认的关系构建。援引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最具特色的用户特征是“关注数”大大多于“粉丝数”,在使用“微博”时,大学生用户关注他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被他人关注的数量。少数的“微博”账号(如名人、媒体、企业等)吸引了大学生用户的大量关注,“微博”也正式以这种方式,为大学生用户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二)微博开放低门槛契合大学生心理。微博这种开放、平等的交流为大学生营造了其所期望的交往环境,也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感需要。微博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个性观点的发表受到较少拘束,并且往往能够得到同类人群的积极认同。这种宽松环境一方面体现在大学生群体在微博的内容发布、话题选择等方面门槛较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微博评论互动过程中体现的双方平等的特性。因此,其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一种相对平等的对话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起到了较强的迎合作用。凭借这种互动优势,微博创造了一个个其他公共交流无法企及的网络神话。

(三)大学生微博用户有较强黏性。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 10686 名调查对象中:68.89%的人表示当需要了解时事新闻或朋友动态时,自己会首先联想到使用“新浪微博”;74.95%的人表示在大学校园学生用户中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使用“新浪微博”的流行风尚和校园文化;79.66%人表示自己愿意通过“新浪微博”与他人一起分享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基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微博在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当中有着较大的受众市场,且受到大部分大学生群体的认可。

(四)大学生的自身个性张扬客观需求。面对当前时代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渴望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与此同时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引导下,90后对于新鲜事物的渴求程度相和对于个体性格的表现需要愈发强烈,思想的活跃性也较为明显。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借助网络来表达情感、展现自我。而微博就是恰恰能够满足这一需要。

通过上述优势分析可以发现,构建快捷、便利、生动、开放的交流互动的有效模式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现实需求。而这一需求正好能够和现今微博这一极速发展的社交平台形成高度契合。

在笔者看来,凭借微博这一新型媒体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的把握,从而更好的进行思想引导,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微博应用群体基数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教育者更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通过微博化的语言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干扰,从而在微博时代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认知的有效干预。

总而言之,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网络交流平台,成为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载体,无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更好利用这一媒介手段,将其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元旦的竹
雨,周庄
八月桂花香
完美与残缺
“黄金搭档”
成长的过程
书包
站得远点看自己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冬之随笔
感动
初三真苦
十一月的萧邦
趣谈“当家”
爬山的发现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阴沉”主题的变奏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