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报告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7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调查报告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网络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文章以山东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尝试,以期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高职生的知识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但同时,由于其自由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比较严重,如利用邮件来恐吓别人、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浏览不良网站等等。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自律能力差、自我要求不严、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感,较容易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一片洁净的互联网天空。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掌握我校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2012年3月,本人针对山东现代职业学院10级、11级医学院四个班级(10级临床七班、10级临床八班、11级临床一班、11级临床五班)开展了一次“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3份,其中有效问卷359份。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掌握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原因,基于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出现了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具体体现在:

(一)大部分高职生网络道德状况是良好的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我校大部分高职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理性地看待网络道德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以在网络时代加强高职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加强高职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尝试

(一)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网络自律的良好习惯。高职生要加强网络自律,锤炼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养成网络自律的良好习惯。避免沉溺网络游戏、充分发挥网络积极性、杜绝浏览色情网站、自觉筛选不健康信息,杜绝搞不正当网恋,反对“人肉搜索”、利用邮件恐吓他人、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

2.国家政府及教育机构加强对其引导。政府及教育机构应加强网络监管,制约某些网站的垃圾文件发布;多宣传网络道德行为,加强网民的道德约束;规范网吧管理,安装绿色上网软件,为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片洁净的互联网天空。

(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1.营造文明上网的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人类大社会、校园小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网络虚拟社会则应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健康上网的氛围营造。

通过举办讲座、文艺演出,开展主题演讲、主题讨论会、第二课堂,布置班级网络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相关知识以及加强个人网络道德自律的重要性,是高职院校构筑抵制不良上网的一道“防火墙“。

2.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观。当前,许多家长害怕子女上网影响学业而严令禁止,但充满好奇心的高职校学生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敏感,越是禁止的事情越想试一试。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监督也是有限的,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网络,学生上网是趋势,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子女上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成为子女的好朋友,家长每周要抽一定时间与子女一起上上网,交流一下心得,双方之间就比较容易沟通,此时正确引导的教育效果将更为明显。

(三)教师课堂教学和辅导员积极引导相结合

1.教师把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德育课程是一门影响并转变学生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课程,空谈理论,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两课”教师要结合学生身边事及一些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典型现象开展网络德育课程教学是一种受到学生欢迎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道德课程告诉学生在互联网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培养学生用文明健康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在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时,对大部分学生可以开展网络道德讲座,进行大范围的教育。 除了课堂讲授道德知识和结合案例教学,教师还应把一部分教学时间转移到互联网,把课堂上的德育教学与课下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网上“两课”教学基地,如创办思政网站、“两课苑”网站,设置理论要览、教案参阅、资料查询、学者释疑、热点讨论、模拟测试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专职党团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或者邀请一些专家和学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生动、活泼的特点,利用BBS论坛、QQ群聊、MSN、邮件、博客等形式与学生就网络道德现象和问题开展交流,使学生在评论和发表意见中掌握道德“批判的武器”。

2.辅导员要多关心关爱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辅导员要把网络道德的内容融人到日常教育中,如经常向学生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和学校有关学生上网的规定,用已有的网络犯罪事例分析上网如果不讲道德也会酿成犯罪的后果。从而使他们知道,不仅现实社会要讲道德,网络社会也要讲道德。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时,着重针对某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需加以适当的心理辅导,结合学生自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这样点面结合,网络道德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有效、正当地使用网络。辅导员在班级内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针对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大讨论,从这些讨论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期望在以后行动中得到纠正。也可以开展象复旦大学等校园网上的“网上辅导员”活动,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怜天下儿女心
遭遇困难
走进林黛玉
寻秋
雨的自述
懂得宽容
爱与喜欢
最后的一个中秋节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冬之随笔
“黄金搭档”
我在乎明天
我需要的
我的日记
《哀江南赋·序》注释商榷
伪装与性别:乔治·桑小说《印第安娜》研究
屈原的人格美及其影响
“理性的公开运用”与“理性的私下运用”辨析
《麦琪的礼物》叙事结构浅析
论唐人七言绝句的喻象艺术
《马桥词典》中的神秘因子
陈与陈氏家族杜诗学研究
现实与超越
浅谈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
《迟桂花》与浪漫主义思潮
论顾况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与怪奇化特征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观万家红楼 品一家风味
天地无穷 虚静以待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3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2
八年级语文下册《旅鼠之谜》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节选)》 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4
八年级语文下册《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