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8
幽默语篇识解中的认知定势
[收稿日期]2014-04-30
[作者简介]吴智慧(1980―),女,河南省遂平县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摘 要]认知定势是固化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中的心理、知识、思维等组成的意识状态整体及其表现出来的认识势能,它能决定同类后继认识活动的路线、方向和趋势。认知定势虽然不直接参与幽默语篇的识解活动,但作用于识解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幽默主体认知活动的认识准备状态和主体性条件。
在幽默识解活动中,认知定势表现为幽默主体在阅读幽默文本和理解幽默语篇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指向性的一种准备性心理状态。这种能动性表现在认知定势影响后续心理活动的走向,制约着幽默识解活动的方向。
认知定势有普遍认知定势和特殊认知定势。在幽默研究的历史上,富有影响力的各种幽默理论都是建立在普遍认知定势基础之上的。
特殊认知定势解释了为什么面对同一则幽默语篇,人们会有迥异的反应。认知定势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结构,而是固化于主体的生理和意识中的精神结构,是随人的活动而形成的“后天”结构,认知定势也会不断得到更新。
认知定势的更新会使人们对幽默产生审美疲劳,幽默的效果强度与认知定势更新的程度成反比。在幽默的研究中,如果我们从人类的认知定势出发去研究幽默的可笑与不可笑,明晰各个层次的认知定势在幽默识解当中的运作功能,或许可以解决我们研究中遇到的2个难题,即幽默的难以定义性和幽默理论的普适性。
[关键词]认知定势;语篇解读;幽默研究
一、认知定势
本文所讲的认知定势是指幽默识解活动中的主体心理定势,是幽默主体在阅读幽默文本和理解幽默语篇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指向性的一种准备性心理状态,这种能动指向性表现在它影响后续心理活动的走向,制约着幽默识解活动的方向,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作为潜在的心理活动不为主体所察觉。幽默识解活动与主体的心理过程密切相关,认知定势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虽不是心理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能客观作用于心理过程的每个环节。
目前很多的幽默理论虽对认知定势直接进行讨论的并不多,但都曾经很自然地流露出认知定势的思想。如优越论认为,笑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比别人优越时的表现,这种对比是以自身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或价值观念为参照标准所产生的优越感;释放论认为,幽默源自心理期望之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情感之郁积的巧妙释放,期望扑空是因为幽默主体按照经验所形成的认识活动的路线、方向和趋势与现实发生了矛盾。
Beattie[19]将乖讹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不一致、不适合、不协调的部分或情况,在一个复杂的对象或集合中统一起来,或以一种头脑能注意到的方式获得某种相互关系,笑便源自于此。该定义中提到的不一致、不协调的参照物也是人类大脑的认知定势中已经固定下来的规则和模式。
认知定势是一把“幕后推手”,它作用于幽默识解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幽默主体认知活动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思
- 如果,我能再做一会小学生
- 60年是的光辉岁月
- 我的收藏
- 逆光如伤—风
- 母爱
- 绝唱
- 我们家的故事
- 我心中的那扇窗
- 你们,在我心里
- 在困难面前我努力盛开
- 伊人红妆
- 临窗观雨
- 播种爱
- 记祖国60年华诞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陈修良访苏记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 《浪花》课堂设计之二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课文内容
- 《司马光》说课设计
- 《司马光》课堂实录之一
- 《司马光》课文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 《司马光》教后反思
- 改写《乌鸦喝水》的指导和学生习作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评课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三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