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家风的文化内涵

探析家风的文化内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探析家风的文化内涵

屈 直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刘奇葆强调: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优良的家风教育对于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家风”的好坏,对外决定一个家庭树立的社会形象将是什么样的,决定是否能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强烈的社会尊重,也就是说决定会不会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人脉,预示着家庭、家族未来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事关重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社会组织形式虽然显得有点封闭,但家庭并不是孤立的,家庭和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无不相通。因此“家风”的好坏也不单纯是家庭自己的事,在一方面它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建设;家风好,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家风不好,会给社会风气造成污染。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家风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家风”的内涵及特征

(一)“家风”的概念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理念、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等等的综合,这些构建成一个家庭或家族对外独特的气质。

“家风”不是物质的东西,和家庭或家族的贫与富、社会地位的高与低没有任何关系。每个家庭、家族,无论贫穷或富贵、高贵或低贱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庭比较富裕,但子女却孝顺,家里的生活氛围也不是很好;有些家庭虽然比较贫穷,家庭氛围却十分和谐。纵观很多名人的成长史,人们不难发现,虽然各自家境一般,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却从没放松过,确保孩子每一步的成长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从更深层次的方面可以这样回答:良好的“家风”。

(二)“家风”的内涵

“家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体来说,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根据文化的内部结构,家庭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心态层、制度层、物质层、行为层。

1.心态文化层,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思维习惯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西晋文学家潘岳曾在《家风诗》中,通过诗词,展示、回忆、总结良好的家风对自己成功的影响,赞颂长辈优秀的品德。同时,魏晋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很多颂扬家风的文学作品:陆机的《与弟清河云诗》、陆云的《答兄平原诗》、陶渊明的《命子诗》、《答长沙公诗》等等。史学大家司马光为树立节俭的家风,特意撰写了《训俭示康》一文给儿子司马康,大力提倡节的俭家风,批判奢靡的家风。在批评宰相寇准家风的奢靡时指出:“近世寇莱公豪奢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意思是说,寇准家风浮华奢侈,因他功业大而无人敢批评他,但他的子孙也沿袭了他奢侈浮华的家风,导致族人很多都穷困潦倒。司马光用现实事例说明家风关乎到一个家庭、家族的兴衰成败。司马光最后写到:“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告诫儿子司马康,不但自己要俭朴,还要教导子孙后代,使他们都知道、并坚守先辈们所建立的俭朴家风。

2.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等。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千古完人”,曾国藩家族子弟及其后人得到“曾家无一废人”的美誉,这与曾家优良的家风不无关系。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其人个性倔强,由于“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对子弟教导甚为严厉,创立八条家规:书(读书)、蔬(种菜)、鱼(养鱼)、猪(养猪)、早(早起)、扫(打扫)、考(祭祀)、宝(敦族睦邻)。曾文正公对祖父十分敬重,“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惟星冈公之教尤应慎守牢记”,“总以恪守星冈公之绳墨为要”,其继承了祖父“自强、谨慎、威仪”的优秀品质,并将其祖父的八字诀家规扩展为“八本”家训。

3.物质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所构成,是生产活动及其生产产品的总和,是可以被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家风家训的经典范例。对其细细品读,发现其大致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观层面,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是待人接物方面,如“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三是一些具体的持家、处世之法,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河南省叶县古县衙遗址的大门口有一块戒石碑,上面有曾任叶县尉的,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写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二个大字,作为对后来做官的一个警醒。

4.行为文化层,主要表现在民风民俗方面,见之于日常起居行为之中,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

以国学大师钱穆、著名作家钱钟书等为代表的钱家家风,就是“好读书、重教育”。曾有人问科学家钱伟长:“为什么钱家出那么多名人?”其戏说到:“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就容易当官,当官了就容易出名。”这种好读书的家风流传至今,成就了钱玄同父子、钱均夫父子、钱穆叔侄、钱学熙父子等钱氏后代。国学大师梁漱溟的家风则是“直道而行”,其父梁济的“尸谏”对梁漱溟影响极大,并成为梁家最有警示性的家风,这就是“道德理想和卓立精神”。梁漱溟先生一生都是为国为民,很少顾及家庭,但他并不薄情,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可圈可点。他给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他说道“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他的家教使儿子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内心,在历次运动中都平安度过。

(三)“家风”的特征

3.继承性。一个家庭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能不断壮大,在家风领域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居于下一代家庭核心的夫妇两人,在成家之前,对自家家风早已耳熟能详,并且用之指导自己的生活行为。成家之后,夫妇双方则相互学习,总结出兼容并蓄的独到家风,并将之发扬光大。同时,还要学习社会上其它优良的家风,融入自己的家风之中,成为更为全面、更为先进的新一代家风。

二、“家风”对孩子成才的最基本影响

(一)体现在对孩子的品德影响方面

熟语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每个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直接影响其成长,甚至影响其一生。每一个父母都知道,一个孩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品德行。优秀的品德,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学习和未来事业的成功,而不良品行则伤害巨大,甚至贻误终生。但大多数父母却不知道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而且父母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无法受到更多的社会影响,因此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体现在孩子的性格方面

如父母应培养男孩子大气的行为方式。大气是成就人生的基础,是最能体现一个男人男性魅力的重要表现。但这种大气不是生来就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要孩子从小大气,大人就要做出榜样。特别是父亲,一定要“君子坦荡荡”,千万不要“小人常戚戚”。大气是一种远大的目光,而不是局限于暂时的成败与得失。大气是一种修养,成年人尚且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磨炼,经过天长日久才能养成,孩子则更需要从小培养锻炼。方能在长大了之后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三、结语

家风是一个家庭思想行为、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家风”对家庭成员来说,就好比物理学中的“磁场”,每个成员在生活中,其思想行为,必定受到这种“磁力”的制约。人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言谈举止,必定受到这个家庭的家风的影响,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家风也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建设。家风良好,必然会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因而,我们应在借鉴古代优良家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家风建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Englishtecher
My family
My best friend
My sister
The Struggling(挣扎)
My school life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Don't go away
My family(我的家庭)
My English techer
Teacher's Day memorable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a apple tree
Me
My day(我的一天)
玉水村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大数据背景下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
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浅析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以信息化助推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
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浅析艺术教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坚持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微信的有声微英语平台之创建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秋天》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实录
撩起日月潭涟漪
日月潭文化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一
《我的五样》三种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笔记
《我的五样》教案之九
日月潭拉鲁岛:邵族美丽传说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三
宝岛明珠——日月潭
日月潭风景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二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