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试析印度坚持“麦克马洪线”是正式边界的历史防线
【摘 要】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友好到对抗的演变过程,对抗的突出表现就是关于边界的争端。印度曾长期主张“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但是,从历史上看,“麦克马洪线”以南部落长期受西藏文化影响,并长期被西藏管辖,印度关于“麦克马洪线” 的传统边界的主张根本无法成立。对当时中印关系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希望能为推动中印友好关系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印度;麦克马洪线;边界;中印关系
在20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中印边界争端中,印度曾长期主张: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印边界,是“人所共知和确定了的界线”;印度“出版的地图上所画的边界是具有基于地理、传统和条约的充分权威性的”;“鉴于所有这些事实,印度政府不能同意必须举行谈判,达成新的协议,来重新确定中印边界”。从表面看似乎印度认为,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印边界,既有条约依据,又有地理和传统依据,因而才是确定了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印度又说,其主张的中印边界是“以习惯和传统为基础的”,“并且多少世纪来一直是众所周知的”,而“众所周知的……习惯边界,就是规定了的,不需要进一步的或正式的规定”。这样,印度为坚持“麦克马洪线”是正式边界,设下了历史防线――只要能论证“麦克马洪线”是众所周知的习惯边界,就可以论证其有效。但印度政府的主张在历史事实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一、“麦克马洪线”以南部落长期受西藏文化影响
二、“麦克马洪线”以南部落长期受西藏管辖
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说,吐蕃“南若门巴”。1363年的西藏史书记载,松赞干布“将南面的珞、门……收归治下”。1564年的藏文典籍说,松赞干布时期“珞”与“门”“均被收为属民”。
十
一、十二世纪,藏传佛教传入门隅并建达旺寺。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任命梅惹为门隅首领。1656年,门隅设以达旺寺堪布为首的四人行政会议“达旺细哲”管理政教事务。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即出生在门隅,1697年被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1853年错那宗接管门隅,在达旺细哲的基础上组建非常设的六人行政会议“达旺住哲”处理重大事务。达旺以南设有申隔宗、德让宗和打陇宗。这三宗的宗本与达旺住哲组成九人委员会“勒有谷哲”,负责与三宗有关的事务。至此门隅形成了以达旺为中心的行政体系。门隅(达旺)属西藏在英国方面也有记载。英国1847年的记述说:“达旺王……是拉萨的王或长官的封臣。”英国在1873年也说:“达旺……属于西藏。”1931年英国认为:“居住在色拉山脉北边的门巴人是在西藏的行政管理之下。”1936年英国仍说:“西藏错那宗的宗本……在达旺和错那地区征税”;“西藏官员检查远至德让宗的各宗本的征税工作”;“达旺周围的居民认为他们处在西藏政府的统治之下”。
在察隅,中国十八世纪初已设治管辖。此地1716年属察木多呼图克图,雍正年间赏给达赖,设桑昂曲宗。1910年中国在该地北部设科麦县,南部设杂隅县(1913年改为察隅县),并在下察隅人地区委派官员统治和派军驻守。1910年,川滇边务大臣所部曾到杜来曲流域刻石为界。英国也提到中国曾要求人在杜莱曲与察隅曲汇合处树龙旗以示国界,而此地就处在中国主张的传统边界上。英国还提到中国在瓦弄以南立了界碑,而瓦弄等地均在“麦克马洪线”以南。
三、“麦克马洪线”以南部落由英属印度的行政管辖不成立
总之,历史事实表明,沿喜马拉雅山山脊走的“麦克马洪线”显然不是一条传统边界。从印度政府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它不可能对上述事实一无所知。然而印度政府为了把其主张的边界强加给中国,才不顾一切坚持“麦克马洪线”是一条可视为正式边界的“真正的传统边界”。历史充分证明印度的这一主张是不符合事实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上学的感觉真好
- 小白兔近视了
- 感谢妈妈给我的“磨难”
- 游丽江
- 被遗忘的小路
- 青春的颜色
- 祖国啊!我爱您!
- 小时候·长大后
- 观察日全食
- 妈妈
- 读《昆虫记》有感
- 漫漫人生,还需真心面对
- 落叶文
- 秋季的天使
- 花开终有时,落地却无声
- 把握转型内涵 主动适应新形势
-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做好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调节
-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 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湖北物价机关探析
- 基于信息化的税收征管转型探析
- 我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银行融资支持建议
- 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 芬兰促进自主创新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 研判地区新形势 提高政策精准性
- 守住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 “一带一路”能够给世界带来什么
- 保运转 抓落实 谋大事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报道(中)
- 狼牙山五壮士2
- 小英雄雨来
-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 27 蛇与庄稼
- 20.少年闰土
- 13 威尼斯的小艇
- 21*一件运动衫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26 可爱的草塘
- 狼牙山五壮士:
- 23 蟋蟀的住宅
- 14 三峡之秋
- 28*大瀑布的葬礼
- 22 鲸
- 25* 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