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8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研究

【摘 要】词汇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多年以来,单词记忆困难困扰着很多学生。如何找到更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词汇的教学,培养学生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一直是众多学者们探索的问题。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词汇教学,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希望从中得出对教学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理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于生成语言学做了透彻的剖析。认知语言学被认为是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基础,在形式句法和形态学与语法的语义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得语言教学得以从内容和形式的分离状态中解放出来”。许多语言学家对这一理论做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本范畴理论

对基本范畴的研究始于罗杰布朗(Roger Brown),他观察到一件东西在范畴等级中可以有不同的名称,而某一范畴等级的名称具有优先地位(superior status),即基本范畴,一直以来这都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categorization)指的是人类在歧义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基本范畴词汇多是词形简单、习得容易的本族语词,是任何使用英语的场合必备的基础词汇。大量的派生词、短语搭配、习语都源自这些基本词汇。基本范畴词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大体上已经固定,但用合成法和派生法组合的词汇数量却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词汇的有用性和使用频率使学生逐步扩大基本范畴词汇量,还要有意识地利用词缀、词源知识增加词汇量,建立词族(word family)的概念意识。同时,加强基本词汇的多义、搭配、辨析及语用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从而进一步扩大词汇量。

例如,学习“gaze”一词时,可以从“gaze”属于“look”这个语义范畴讲起,再联系其它“look”范畴词汇,如“glance”、“peer”、“see”、“watch”等,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同样,利用“look”这一已经存在的概念去讲解“gaze”的含义,将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根据认知语义观,还可以在单词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相互之间组成语义链。

掌握了基本范畴词汇就意味着打开了通向基本语言交际的大门。脉络清晰的认知框架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大量的相关联词汇,也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先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从而扩展外延去认识其它的含义是一个良好的词汇学习法。基本范畴理论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

(二)原型理论

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原型(prototype)是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范畴的其他成员由于跟典型成员的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为该范畴的成员,即原型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所有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具有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prototype),其他词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原型具有普遍意义,意味着在一个范畴中,一些范畴成员远比另外一些范畴成员更典型,更容易提取,使用频率更高。

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发现,概念范畴内部成员是以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原型理论认为概念内部的成员地位是不平等的。原型指的是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如果有的成员具有更多的关于这个概念的认知特征,它就更具有原型性。而有的成员则具有较少的认知特征,离原型就更远一些。因此,原型界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为英语词汇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习者可以把具有凸显性的词语看作原型,或把那些最常用、又最容易产生联想的词语视为这组同一范畴内的原型。

例如,对于“开”来说,原型性较强的义项是那些“用手打开物体”的义项。因此,“开门”、“开窗”等是较为典型的义项成员。而“开车”、“开灯”的意义则是由“使张开”的意义发展而来的,原型性要弱一些。还有“开会”等意义都是原型性较差的义项。同样,对于“打”来说,“击打”的意义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典型的,其余的如“打电话”、“打篮球”等离原型就比较远。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讲解词的基本意义或原型意义,有些教师将词的所有常用含义一股脑地进行讲解,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全面地掌握词汇的语义。学习时毫无关联地去识解(construct)和记忆大量的英语词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词形或语音相似的词语总是有限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形或音或语义来确定原型,根据其形音相似性或词义的相似性与其他词建立联系,进而扩大联想范围。使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培养他们根据上下文推断具体意义的能力。

(三)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是通过喻体来认知本体。喻体是人们已经熟悉的概念或表达方式,而本体是未知的事物。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总是先从本体中提取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投射到喻体相对应的概念结构中去。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行为和活动,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日常语言中70% 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对词汇进行分析,将隐喻当作一种词汇习得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隐喻是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也是支配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思维概念方式。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隐喻思维直接影响着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若没有隐喻,有限的语言符号就不能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以隐喻的原则来习得词汇的引申义,即概念的映射关系来挖掘词语的引申义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引申出来的意义大都是有理据的,是通过家族相似性以概念隐喻的映射对应关系而形成的。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词汇的认知,启发他们进行联想。同时解释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这样既可以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也能帮助他们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对?错!
瞬间速写
发芽的,是发芽了
阳光照耀我的明天
追求并幸福着
生活需要掌声
总有一扇窗等着你
随笔一则
母亲教我做人
生活需要爱
山的稳重水的灵动
黑白中感受色彩
考试的启示
雨天·祝福
生活需要挫折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小说文体之“谱系”梳理及其学理化战略
醉驾入刑若干问题探究
青年建国初期我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房地产行业扩张的区域效应及影响机制分析
论康德对贝克莱主义的反驳
艺术审美谱系中人性的面向与回归
试论幕府时期维系日本武士阶级关系的纽带
创新投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多措并举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社会发展中群文舞蹈的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简析马克思的妇女观及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相结合的启示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拓展阅读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建议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片段)
《生命生命》拓展阅读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相关资料链接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花的勇气》课文分析与研究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