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论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主义的教育意义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在中国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的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不但使青少年具有了创新、拼搏、进取、爱国的精神和养成团结、协作、公平、公正的作风还使青少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意义
奥林匹克主义在现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他不仅仅是参与运动者所有享有的好处,而是整个人类所能享有的。不管你是否参加体育运动,是否关心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主义了解多少,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教育功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一、弘扬青少年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奥林匹克宪章》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它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基本公德原则的尊重为基础的。奥运会与精神文化艺术紧密地结合,赋予竞技运动以高尚的价值观念。竞技运动竞争的特点而提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倡导的是挑战和超越,促使运动员奋力拼搏、不断进取,也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己。发扬勇敢竞争精神,提倡从奋斗中求得人生的幸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奥运会通过一种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其间蕴涵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透过一种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完满的人生。
二、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考证古代奥林匹克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地域性的祭祀庆典活动,它对竞技优胜者的崇拜,除了古希腊纯洁少女给他们献上以橄榄枝编成象征和平的花环外,还以塑像加以膜拜。现代奥林匹克对优胜者当场升该国的国旗、奏国歌,并授以奖牌奖杯。场面庄严肃目,振奋人心,对国家和民族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奥林匹克庆典通过卫星的直接传送使全球亿万人民同时看到实况,每当升起五星红旗时我们就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优秀运动员身上发出的闪光点,如:中国登山队的“舍已为人,团结战斗,勇攀高峰”;中国女排的“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乒乓球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乒乓精神;以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北京亚运会精神等等。通过耳闻目睹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热情,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三、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作风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旨意,但公平竞争才是它的真正灵魂。为了贯彻美和尊严的指导思想,奥运会有一套严整的规则,奖美罚丑,引导运动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真善美。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进一步用公平竞争理念来矫正重功利实用轻价值规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奥林匹克精神倡导青少年既有远大抱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奥林匹克精神鼓励青少年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与同学展开公平、良性的竞争。
四、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发展,将尊重人的价值、关爱生命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标。关爱生命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形成的前提,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人的和谐发展。以顾拜旦为代表的奥匹克运动先驱者们的深刻性在于充分认识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对于个体、社会和环境所具有的奠基作用。因此,奥林匹克主义的一切理念和实践都是围绕着人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并由此延伸出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人要做到和谐发展,就首先需要有和谐的生活方式,即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整合起来,让各种行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意识不成熟、易冲动、和人相处不和谐,容易和同学、朋友、家人等闹不愉快。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助于克服他们的这一缺点,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五、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所推崇的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使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参加体育比赛。一些体育明星效应使他们喜欢上了运动,像因为崇拜姚明所以就喜欢上了打篮球,崇拜刘翔就喜欢跑步等等。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了他们的生长、发育利于健康。另外,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会遇到与他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系列有关健康的问题。如穿鞋,如何针对不同场合的特殊需要,选择既符合健康要求,又符合审美时尚、场合特点的鞋袜?在不同的户外运动中,如郊游、野营、登山、涉水活动中有哪些健康问题和错误处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要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精力与技能,需要在饮食、起居方面注意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认真而全面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而且使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学到了许多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个“水晶人”
- 游鱼和风
- 日子,似水流年
- 左耳
- 我与《足球小将》
- 一个女孩与花儿的对话
- 我将去远方
- 独坐酌夜
-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已
- 珍知己
- 生命如此美丽
- 妈妈的爱
- 阳光的味道
- 尊重生命,反对克隆
- 影子
- 韩愈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文化馆免费开放浅谈
- 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发展现状与改革研究
- 探析司马懿的王者之路
- 浅谈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策略的启示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 浅析《论语》“孝道”思想
- 党的领导地位在《宪法》文本描述中的历史变迁
-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 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高职生涯规划课程研究
- 学习动机对中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影响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思路研究
-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 论遗嘱自由原则之限制
- 高校图书馆档案优化管理新思路
- 《雷雨》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下)
- 《最大的“书”》词语教法偶得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
-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例与评析
- 《最大的“书”》教学片段设计
-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六》教学游戏(一下)
- 课堂上的小插曲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下)
- 《雷雨》教学设计
-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例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