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张伯苓的三次“失策”

张伯苓的三次“失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5

张伯苓的三次“失策”

1947年10月17日,是南开学校43周年校庆日,也是校长张伯苓从教49年的纪念日。天津新星报社出版的《中国内幕》的记者海天采访了张伯苓,他在慨叹张伯苓对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景仰张伯苓先生倡导的南开精神的同时,却又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三个“问题”,进而指出教育家张伯苓一生中曾有三次“失策”。

弃武从教

张伯苓回忆起当年在威海卫“同济”号军舰上见到的最痛心的一幕:“我正在那里,并且威海卫的旗子两天内换了三次。我看见龙旗替下来太阳旗,第二天我又看见龙旗被英国旗代替了。悲楚和愤怒使我深思。我得到一种坚强的信念:中国想在现代世界生存,惟有赖一种能制造一代新国民的新教育。我决心把我的生命用在教育救国的事业上。”张伯苓从十三岁考入北洋水师学堂,艰苦从军八年,放弃海军生涯时正是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海军军官。记者海天认为,假使以张伯苓献身教育事业的毅力和精神,让他继续训练中国海军,说不定中国早就有一支坚不可摧、战无不胜的强大海军了!小日本面对我们强大的海军,就不敢擅自发动“九一八”事变,更不会发生后来的“七七事变”了。那么,南开大学何致被日军炸毁,中国何致沦陷八年?当听到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伯苓笑着否认了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他说:“办海军,政府需要拿出大批的钱,自然和办一个社会事业不同了。”

今天看来,海天的这一想法不免偏颇和天真,甚至有些调侃的味道。正如张伯苓所讲,这两件事有着本质的区别:创办南开系列学校有了严修的鼎力支持,张伯苓的执著追求就能实现,但统领中国海军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同僚的配合、将士们的浴血奋战。试想,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军阀混战的北洋时期,哪里有这样的政治气候呢?

参与政治

张伯苓曾任国民参议会参政员、主席团主席,并且为国事多方奔走。但大家都知道,他其实没有一丝一毫的做官想法。东北易帜后,1930年张学良首次进关时,世间曾有一度传说张伯苓将出任天津市长,但张伯苓却对友人说:“我要做官早就做了,何待今日?”其友人说,民国初年,大总统黎元洪是张伯苓的同班同学,如今很多部长、省主席、市长都是他的学生。当时就有人说,之前是天津的南开,今天是南开的天津,他如果想做官便是轻而易举之事。倘若做官是为国家服务,张伯苓宁愿多造就一些服务国家的人才。抗战初期,翁文灏以地质学家而入阁经济部长,同时加入国民党。当时,陈布雷、张群等都曾劝说张伯苓也加入国民党,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此后,张伯苓潜心研究三民主义,景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誓以终身为建设三民主义的中国而奋斗。1941年,孔祥熙转托行政院参事张平群多次游说他加入国民党,张伯苓终于答应了,时年六十五岁。事后,蒋介石听说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国民党的大成功!但海天认为,张伯苓参与政治是国民党的巨大成功,却是他本人的一大败笔。站在中国文化教育的立场而言,张伯苓的这一举动更是一个巨大损失。倘若张伯苓不加入国民党,他在中国教育界的声望会更大。在当时国民党内部复杂的环境中,张伯苓假使不是以当事人的姿态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他在政治上也会发挥出更大的权衡作用。张伯苓接受采访时说:“我办教育是为国,我入党也是为国。为怎样的国家呢?是为的实现三民主义的国家。”

南开改国立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八里台的校舍被日本侵略者的大轰炸所毁,这对张伯苓打击很大,每当提及此事,张伯苓都是义愤填膺,诅咒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天津沦陷后,他迁居南京,住在傅厚岗66号。表面上的乐观很难掩饰他内心的悲伤,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南开,这回是真的难开啦!”他对友人感叹道:“有中国才有南开呀!”后来,蒋介石亲自安慰他说:“有中国就有南开!”在八年抗战中,南开从湖南长沙到云南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成立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张伯苓曾函呈蒋介石,表达了恢复南开大学的迫切心情。听说蒋介石批了“改国立”三个字后,张伯苓既激动又焦虑,激动的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南开学校终于有希望复校了!同时更为南开学校改为国立后的前途而焦虑。但是,如果仍然坚持私立,数字庞大的复员经费实难筹措,复校更是遥遥无期。两难之下,张伯苓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建议:政府补助费逐年递减十分之一,十年后,南开仍旧恢复私立。蒋介石答应了。但事情并没有像张伯苓预想的那样发展,1945年底,蒋介石亲自派人送张伯苓赴美国治病,并奉上了15000元治疗费。1946年4月,蒋介石亲自签署了将南开正式改为国立的文件,彻底击碎了张伯苓的天真梦想。当时,许多南开校友表示不满情绪,非南开校友杨开道教授还公开写文章大发牢骚。张伯苓面对海天的采访也很无奈。他说,南开办学本身并没有钱,要复校只有改成国立,我已别无选择。

但海天却认为,张伯苓曾对学生说过:“我们这个学校,全靠别人的帮助,我好比是大和尚,你们是小和尚,可以打听打听,哪一家出血,我领着你们去化缘。”南开改为国立既然非张伯苓原意,那么,他为什么不像当初创办南开学校时一样靠化缘解决复校经费呢?笔者认为,化缘复校已不现实。一是张伯苓最初化缘,是从小到大,如同滚雪球一般,南开系列学校一个个建立起来。而当时南开学校已成规模,复校需要一次性拿出巨额资金。二是时代不同了,当时正值战后恢复期,中国经济最为艰难时期,百业待兴,想化缘谈何容易啊!三是张伯苓已是七十一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多病,就在他接受采访的一个月前,还身患肺炎,注射了多针盘尼西林后才得以康复。他已没有时间和精力了。

采访最后,张伯苓表示对南开学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乐观地认为,无论是私立还是国立,学校一定仍将保持南开精神和优良传统,并将世代传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school life
My family(我的家庭)
My English techer
Teacher's Day memorable
Me
a apple tree
Don't go away
My day(我的一天)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 Struggling(挣扎)
My sister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My Englishtecher
My family
My best friend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大数据背景下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浅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微信的有声微英语平台之创建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以信息化助推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玉水村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
浅析艺术教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坚持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宝岛明珠——日月潭
撩起日月潭涟漪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二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实录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三
《我的五样》教案之九
《我的五样》三种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笔记
日月潭风景
日月潭文化
日月潭拉鲁岛:邵族美丽传说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秋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