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9
职技高师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的研究,对职技高师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技高师;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国家鼓励高校号召大学生积极开展创业以促进就业,但现阶段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创业素质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不长,如何更好的结合职技高师学生的基本素质及自身特点,从职技高师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探索职技高师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职技高师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职技高师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
目前职技高师院校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职教师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职技高师院校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职技高师院校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机制,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培育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教育学生从就业思想到创业思想的转变,加强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已是其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战略主题。
二、职技高师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目前,对职技高师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明确规范的定义,但对于职技高师院校而言创业教育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师范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不仅要开展创业教育,更高培养高质量的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创业思想的、具备创业素质的、能够在教育领域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这相比其他类型的院校来说就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目前我校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自编了专业教材,开设了《市场、职场、就业与创业》的必修课。并且校团委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创业计划书、创业模拟大赛等活动,扩大了创业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使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发生了转变,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学校的创业实践基地中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先锋,他们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的热情。
三、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规格不规范
目前,职技高师院校对于创业型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明确的、科学的规范定位,培养的学生在学科理论、专业技能和教育技上都有很高要求,既要懂专业又要懂创业还要懂教育,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标准过高。
(二)课程设置不专业
职技高师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基础,强调实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师范性。但一直以来,创业教育都未能脱离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课程建设中,用传统教育的标准来评价其课程体系和教育水平,重视理论教学,忽略技能训练,重视文化知识传授,忽略思想及素质培养,未考虑创业教育教师素质要求的特殊性,开设的课程与普通院校一致,实践技能难以强化。
(三)没有专业人才输出
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是“厚基础、高技艺、善经营、懂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向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职教迅速发展,人才层次逐渐提高的形势下,如果单一的把学生定位在师范层面上,已经不能满足对更高层次的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多种要素组成,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业与施教相结合的人才,这是培养模式的核心,不是单纯的开设几门创业课程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为职业教育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服务。通过实施创业教育,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改革教学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提出更加完善的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使高等师范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的规格和课程的设置是其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也是同其他教育区分开的界限。学生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创新创业的优势,职技高师院校的教师应具备更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不但能科学的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其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健全学生的创业心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五、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为科学合理的构建职技高师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 ,这既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又是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原有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所做的一种改革和创新。
(一)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育体系
根据其他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经验、结合专业特色,更新教育理念,将创业理念与应用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创业教育不是对局部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的调整,而是涉及教育理念的整体改革。在教育方式上要突出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实践性;在教育评价上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二)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实践
校园氛围是影响学生品格和综合素质的精神力量,要求教师在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组织丰富的创业主题活动,注重对学生创业及实践意识的培养,营造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氛围,并且为大学生提供增强实践能力的平台。
(三)理论坚实基础,实践指导教学
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注重创业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育,将实践和实习纳入必修课程,有利于培育学生创造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创业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创业结论或创业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业知识。
(四)打造创业先锋、技能教师的复合人才
通过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系统教学,培养拥有完善创业技能与教师技能的师范生,不仅让学生可以在毕业就业时,多一条创业的出路,减轻就业压力,又可以利用所学为全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五)校企联合,多方支持与合作
积极探索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就业及创业。学校可以建立校内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支持体系,真正帮助大学生将创业从“创意”变成“现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期游记
- 混乱的战争
- 中秋
- 繁星几时有
- 爱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快乐学习
- 假如我是鸟
- 我的同桌
- 古文体作文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我战胜了苦瓜
- 城主的儿子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祖国——母亲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