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8
广告新闻化现象浅析
【摘 要】在愈演愈烈的广告中,广告新闻化发展趋势已见端倪,这将对广大受众产生一些信息上的误导,一些不法商家借助新闻这一传播渠道实现广告宣传发展,这给大众利益带来不少危害,同时也将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不利于媒体的优化发展。文章就这些方面进行阐释探讨,并将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对新闻健康发展和广告优化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广告新闻化;媒体公信力;危害公众利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经济各方面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广告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发展因素,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新闻媒体行业主要面向公众,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不断发展的主要渠道,一旦公信力缺失,将会危及媒体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媒体长远发展,故此,维护媒体的公信度是实现媒体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然而,广告以其传播渠道最广为主要发展目标,受利益因素的作用,广告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热,所收到的利益也逐步实现最大化,这样,为了实现最大的传播渠道,广告行业在发展中瞄准了新闻传播渠道,这样,日积月累,广告新闻化发展趋势日渐增强。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短期的发展利益,容易接受广告行业高利益引诱,从而和广告行业相互建立利益链条关系,这样,容易实现广告和新闻相互混淆,导致公众受到广告和新闻的两重传播,使不少公众的利益受到侵害,这样,及其危害社会舆论的健康化正常发展,不利于新闻和广告的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广告新闻的发展形态
现阶段广告新闻渗透形态主要表现为渗透方式和混合方式,从而使观众眼花缭乱,受到广告的熏陶和诱导,明明是看新闻,却不经意间看了诱导力极强的广告。其发展形态有以新闻形式发展广告,运用新闻专业术语来做广告,主要出现在新闻栏目里和新闻报纸里,这样容易借助媒体力量大范围大面积地实现广告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借助于新闻实现其广告的不断传播成为现阶段广告发行商最主要的发展手段之一。这就意味着广告新闻渗透性发展极快极强,很多情况下混乱了新闻舆论界,使受众很容易认为广告就是新闻,反而无从辨认真正的新闻,不利于媒体的正常发展。作为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新闻媒体单位,如果公信力变低或者没有公信力,危害性很大。例如,广告与新闻媒体结合,会在很多新闻栏目中出现与新闻相似的广告,或者新闻报纸很多版面出现广告的大面积传播,这样,降低公众对新闻媒体单位的信赖度,受不法广告诱导失利的受众从此很大程度上不信任新闻媒体的信息,不仅从舆论层面上有损于新闻媒体单位的利益,同时也对国家新闻媒介的公信力有所影响。
二、现阶段产生广告新闻化趋势发展的动因
(一)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影响,促使媒体不断产业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发展促使新闻业商业产业化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化并不仅仅表现在媒体这一行业,同时其他行业也出现产业化发展新趋势,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强大而引起的。例如文化产业化、高校扩招等等各行各业商业化气息加重等,都体现出产业化发展加强的趋势,媒体行业也不例外,或多或少受到商业化发展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渐趋商业化。然而,商业化发展必然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媒体商业化发展新现象。
(二)眼前利益蒙蔽了媒体的双眼,给广告投机商以可行之机
广告新闻因为披上了新闻的外衣,对受众的吸引度强于一般的电视或市面上的条幅广告,在广告效益上出现很高的广告发展效益。从广告企业或广告主方面来考虑,广告宣传渠道广泛化,广告信息发展面广,利益最终会实现最大化,广告效益发展最终也会实现最大化,这是广告商家所共同期待的。受收益方面的利诱和吸引,广告商会更加热衷于运用新闻作为广告的宣传媒介,实现广告的大范围宣传和发展,这种发展也就成为广告新闻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动因。同时,传播广告新闻,给媒体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短期内较大的经济收益促使新闻媒体单位接受了这种不成规定制度的合作模式,从而使广告新闻化发展不断发生。
(三)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这种现象产生
不健全的新闻媒体行业行为法制和相关法律条款的不明确化同时也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又一诱因之一。这种诱因导致不少媒体大胆与广告商通力合作,促使这种现象产生激烈的市场化和竞争化发展。虽然我国现行《广告法》也有规定:“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还有其它法律法规也对此有类似规定,但都因为缺乏有效监督、广告审查制度的缺陷等原因而没有有效执行。
三、广告新闻化发展所造成的危害
(一)对广大受众进行误导,从而损害受众利益
随着广告的增加,广大消费者发现,并不是所有广告宣传的商品都货真价实,受众的感情被欺骗,广告效果便越来越差。于是很多广告主便选择用新闻的手段来宣传信息,以此替代传统的广告。因为新闻具有公开、客观真实、权威等特点。消费者更容易相信其宣传的所谓“新闻事实”。由此,这种隐晦的广告宣传渠道更容易弄虚作假,从而更多地使受众上当受骗,损害受众的利益。
(二)降低媒体公信力
降低媒体公信度,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如果任凭这种广告新闻化的现象泛滥,久而久之,受众上当多了,就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信任危机,从而降低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三)导致企业的重点工作出现偏离现象
对于企业等盈利机构而言,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之上,如果产品质量优越,当然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不怕没有销路。反之,质量没有保证,广告再好,也是徒劳,甚至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不利于产品的优化升级。
四、广告新闻化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媒体和广告主实行纵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严格相关规章制度,优化行业发展机制,从而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二)运用质量竞争意识引导广告主实现正确投资
质量是商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重要衡量手段,广告主应正确认识到质量是实现金牌广告的主要发展途径,只有这样,扭转广告主的投资意识,正规化实现其投资行为,为行业发展开拓正规的竞争渠道,从而降低广告新闻化现象的发生。
(三)提高受众的利益自我保护意识
受众在消费行为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不断认清新闻广告方面的危害,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对虚假广告信息的强烈反击,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广告新闻化显现的产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近年来广告新闻化现象不断产生的趋势加强,我们应该多渠道,多角度对广告新闻化现象进行反击与甄别,从制度、法律、受众以及主要新闻媒体单位和广告主方面多渠道地实现广告新闻化现象的遏止。不断从源头上却断广告新闻化现象发生的利益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社会舆论环境,还给消费者一片晴明的天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不灭的明珠
- 美丽的洛浦——我的家
- 心中的红烛
- 长城——祖国的骄傲
- 一次性的利与弊
- 栀子花
- 我长大了
- 亮点
- 思索
- 做人
- 我眼中的校园
- 《坐井观天》续写
- 家乡的冬天
- 新能源的开发
-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 父权下的自我
- 浅析湖南花鼓戏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 包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 大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规范与引导研究
- 基于构建主义角度探究英语语言学教学
- 浅析秦观与张耒诗文的异同
- “天使”还是“妖妇”
- “敦伦”原来是“房事”
-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 高职生方向感的构建研究
- 一位大学新生受网络诈骗后的工作案例分析
-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评价策略与方式探讨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 教学共同体视角下对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反思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