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6
浅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特征与成因
【摘 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要是由“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成长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高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呈现出具有“留守”特征的心理问题,主要出现自卑儒弱、社交退缩、情感冷漠等,而产生这些负面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教育以及个人适应等。
【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特征;成因
一是自卑儒弱。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童年时期缺少父母关爱,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甚至会采用极端的教育方式,受到留守生活经历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出对自己缺乏自信,这使他们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的方式。
二是社交退缩。社交退缩是指在交往场合中,独自一人,不与他人交往的行为表现,社交退缩现象在社会中已普遍存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不善于在社交中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他们社交退缩分为安静退缩、抑制退缩、活跃退缩三种。
三是情感冷漠。因为长期处于与父母有极少交流的生活状态,缺乏家庭温暖,所以他们对情感的感知显得迟钝,这使他们对于感情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他们对感情表现得较为冷淡,甚至些许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会认为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这往往易形成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导致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问题产生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从外因和内因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有:
一是社会环境因素。首先,社会目前缺少对给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的足够关心和重视,相关的社会机构没有全方位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把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区别于其他心理问题来进行思考举措缺乏;再之,社会欠缺较为完备的有助于解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沟通机制和帮扶制度。社会上安全感的缺乏,导致他们排他感的产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他们会因此减少与人沟通的机会,在社交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感情的态度也会渐渐变得冷淡,极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和自卑的心理。
二是家庭教育因素。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父母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缺少沟通交流的技巧,家庭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当亲子关系不和谐时,父母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应对,部分家长甚至会采取过分偏激的行为,用打骂的方式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或身体上或心理上不同程度的伤害,并在无形中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以上种种原因表明由于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失缺,使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没有正确的引导,而无法解决心理问题,进而容易形成自卑、情感冷漠等问题。
三是个人适应的内因。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社交中结识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形成一个家庭状况对比,由于处于劣势致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进而使他们疏远人群。在认识和评价人的过程中,往往会带着一种偏见,以主观评价为主,认识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水平呈现较低特点。成长环境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多数“留守经历”大学生来自农村,对于区别于农村生活的高校生活、城市生活难以适应,这种差异下,他们一般会按照自己原来的交友模式来进行社交,呈现出一定封闭性、狭隘性特点,但是,大学生各自的成长背景和性格不一,学生思想意识的差异,往往是导致交往矛盾的根源,这种矛盾或摩擦,也使这些本身缺少自信的有着“留守经历”学生更容易让自身陷入挫折感之中。
我们可以从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得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可忽视。社会、高校、家庭都应积极关心这一问题,尤其要注意那些不能正确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产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的这一“留守经历”学生群体。因为,他们面对心理困惑或者是难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分析问题原因,并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甚至羞于跟他人倾诉,进而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心理素质低下。我们应重视发现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多方努力,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困难面前我努力盛开
- 我的收藏
- 雪思
- 60年是的光辉岁月
- 播种爱
- 我们家的故事
- 绝唱
- 我心中的那扇窗
- 如果,我能再做一会小学生
- 母爱
- 记祖国60年华诞
- 临窗观雨
- 伊人红妆
- 你们,在我心里
- 逆光如伤—风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陈修良访苏记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司马光》说课设计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 《司马光》教后反思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四
- 《司马光》课堂实录之一
- 《浪花》课堂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课文内容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三
- 改写《乌鸦喝水》的指导和学生习作
- 《乌鸦喝水》评课
- 《司马光》课文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五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