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体系的探究

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体系的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3

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体系的探究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会议决定,通过构建公民人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而在公民普法的进程中,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文章通过构建课上课程体系,拓展课外学习平台,丰富课外实践载体三个层面,探究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法治观念;培养体系;课上课下课外

一、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就法治的公民个人层面,又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并将全民普法和守法列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由此可见,公民个人的法治观念,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只有公民人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才能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与分析

所谓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就是依靠法律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治理社会的观念。区别于“遵守法律的意识”的法制观念,法治观念更强调“不是依据人的意志、而是依据法律来进行治理”的观念。法制观念是法治观念的基础与前提条件,而法治观念是法制观念的立足点和归宿,是更高层次的目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大学生法治观念的状态,最能反映出全体国民的法治观念强弱。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还不成熟,由社会上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的报道层出不穷可窥见一斑。

据《京华时报》报道,今年高考期间,有人在湖北省组织大学生到河南代考。其中的枪手,也不乏985高校的高材生,而参与替考事件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法治观念的淡薄,使大学生们禁不住社会的诱惑与影响,不经意间踏入法律的雷区。而在遇事时,学生也不能正确地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大连某高校曾经发生过一起大学生兼职讨薪被打的事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事先没有签署任何劳动协议。而在薪水被拖欠的时候,更是没有想到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是盲目追讨,结果被打成重伤。

李宏飞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探新》中归纳总结,“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上表现出矛盾的心态”。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也明白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却很少能够依据法律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大学生维权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遇事时,不能正确地使用法律维持正义,也不能理性地分析社会热点事件。杨冠声等专家学者则进一步以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大学生“对实践法治的主动性不高”,“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知悉不清”。

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等因素,部分导致了目前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的现状。对此,高校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大学阶段,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引导与教育。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应该从课上、课下、课外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课上,应该加强理论的引导,让大学生明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全民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初步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其次,在课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分析与指导,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扩充法律知识。最终,在课外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构建课上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通用必修课程为主,专业领域相关法律选修为辅。

目前,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虽然只有部分涉及到法律的章节,但能够使学生们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法律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该课程缺乏对法律条例的具体讲解,也使得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过于模糊,不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细则,更不能提高学生以法律的视角理性分析事件的能力。为此,建议高校在保留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增设法律相关选修课。每门选修课,专门针对某一类法律规章制度,进行分析与解读。选修课的范围应该覆盖,我国的基本大法――宪法,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适用的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体系――刑法。同时,也应与大学生今后就业发展相关,如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类法律。另外,鼓励学院以专业为基础,开设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规定解读课程,如与环境类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与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相关的中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等。

(二)拓展课下学习平台

专家讲座为引导,网络平台为补充。

在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上,课上的课程体系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念,学生课下主动获取相关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有关法律知识的平台,多是适用于法律专业学生或社会人群的,对大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适合。为此,高校应该着力打造出大学生的课下学习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结合重大会议的召开、法律规章制度的修订等时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学生解疑答惑。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网络,积极打造网络学习平台也是促进学生提高法治观念的有力抓手。打造专题网站,开设主题空间,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等自媒体平台,结合热点事件,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理性分析,以法律的角度思考。

(三)丰富课外实践载体

以参观访问、实践活动为检验与提升。

四、结语

高校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应该为学生构建课上课程体系,以公共基础通用必修课程为主,以专业领域相关法律选修为辅,加强理论引导。拓展课下学习平台,以专家讲座为引导,以网络平台为补充,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丰富课外实践载体,以参观访问、实践活动为检验与提升,增强实际运用能力。大学承担着学生步入社会的前期教育,把提高法治观念融于大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步入社会,走上不同的岗位后,在全民普法和守法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上承担起带动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无题
I like play football(我喜欢足球)
我最崇拜的人
my pet cat(我的宠物猫)
My School Life(我的学校生活)
My housing estate(我的屋苑)
My favorute animals(我最喜欢的动物)
The winter holiday(寒假)
Let Join Our English(英语俱乐部)
The Olympic Games and Me(我和奥林匹克)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你怎么看网络)
我的祖国
One thing I cant forget (我难忘的一件事)
自我介绍
My Pet(我的宠物)
如何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
延安大学晨操开展现状的调查与期望分析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试论张之洞的人才观
浅谈酒钢碳钢薄板厂钢铁料消耗的控制
学生党员“5·3”系统培育模式的应用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现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究浅析张载整治北宋社会的思想特点
浅谈计量检定机构管理体系
基于协同管理的校园快递末端业务发展探析
员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探讨
项目投标阶段的施工成本测算
《司马光》教学设计
《聪明的小白兔(二)》教学设计
《司马光》相关知识
《聪明的小白兔(一)》课文
《聪明的小白兔(二)》电子教材
《司马光》教学札记
《聪明的小白兔(一)》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相关知识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相关知识
《聪明的小白兔(一)》教学设计
《司马光》课文
《聪明的小白兔(二)》课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