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美术课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审美精神、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美术课教学现状的深刻分析认识到,只有找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教育规律、探索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和实施过程,才能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助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促进整体办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进而推动课程理论的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深化。

关键词:美术;课程开发;实施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仅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更全面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作品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通过生动的绘画创作和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绘画形象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美术教育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手段。感受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自身的绘画创作的过程,是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段、绘画造型和绘画技法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通过美术教学,不但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思维能力,促进了专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艺术修养课的课程体系经历了深层次调整,在强调“下放课程权力、坚持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同时突出了校本课程的在整个文化课和艺术修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从制度层次规范了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使文化课和艺术修养课的结构更加合理,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的落后、师资队伍的缺乏、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的偏低,以及教学设备的简陋、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漠视等现状,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美术课在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凭借的唯一课程资源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学方法也仅限于教师的绘画示范和讲解、学生自由作画或自由欣赏。至于创作理论、绘画技法的深层次训练、美术发展史等美术课教学必备内容,则很少提及。近年来,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日趋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材的内容发生了深层次变革,在内容选题上、教学侧重点上更加注重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艺术课程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全面开发和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对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美术校本课程,当前往往认为“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是关注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的客观需要、增强课程的适切性的必要步骤,能够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课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真正实现美术课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对于齐齐哈尔林业学校而言是其跨越式发展和办学特色的需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有限,多数学生来于黑龙江省的农村和小城镇,因为来校学习之前文化素质不高,在艺术素养方面表现为观察能力差、绘画创作意识的缺失、绘画作品的鉴赏水平低、美感差,艺术素养需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阶段重新培养。通过对齐齐哈尔林业学校2013级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班美术课走访调研后发现,学生对美术课普遍缺乏重视,美术课整体出勤率不到80%,出勤的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对于绘画技法的讲授,往往充耳不闻;对于静物素描写生,通常敷衍了事;至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则完全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美术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的文化课无所谓的功利心态,另一方面必须承认的是统编教材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足以吸引学生。基于办学特色和对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开发校本课程。

就学校自身而言,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有着63年的办学历史。相对于本地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的基础和经验。早在2000年就有开设活动课的经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2010年以来,齐齐哈尔林业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手段科学化水平”等课题的研究,在研究、学习、实践中,教师的研究能力与课程开发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充分认识到,所有权归学校的校本课程才可能成为特色之源。可以说,特色源于此、寓于此、生于此,只有把握住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调整的大好良机,才能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相对于本地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师资水平具有相当的优势,要继续保持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得走校本课程开发之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将第一个主题“了解莫奈的风景画”编成了校本课开发手册,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手册中将每一次选修课都作了具体的设计。每次选修课上课之前都召开课程布置会,确保每次选修课得以顺利进行,如“《日出・印象》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心路历程”、“梵高与莫奈的创作的比较”等计划。

2.做好课前动员。在上述活动前,本节课的任课教师提前对学生进行课前动员,分发校本课计划表,讲学生分组研讨,选定自己组的主题,确定自己研讨的内容,并制定自己组的研讨活动方案。如“莫奈《日出・印象》评析”这一活动,组织学生对比莫奈前后作品,比较其特征,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然后实行资源共享。学生将讨论的所有材料统一上交课题组,由师生共同组成评价组,对所有材料进行评价、筛选,分别作激励性评价。有价值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最终编辑成校本教材。

3.上好校本课的汇报课。齐齐哈尔林业学校为了上好校本课的汇报课,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与积淀。因为学生在课程研讨中所总结出来的东西都是感性的,在汇报课上通过自己精心整理和深入研究,加上同学们的共同论证,会使探寻成果更加完善。例如,13级有学生认为,莫奈和提香虽然都以创作风景画见长,但是创作选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背景也显著不同,所以其表现的内容自然不同,在汇报课上引起了轰动。

三、开发美术校本课对于提高办学水平的意义

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采取的自主的、积极的行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学生艺术素养的生成,重构了学校现有的艺术资源,解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和落后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上的矛盾,把国家美术课程变成了积极的、动态的改进行动,即对既定的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了特定价值取向和课程目标、并给出了课程内容选择范围的国家美术课程的具体化过程,使其适应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发展需要。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是将自身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融入课程标准的方向和目标的尝试,充分地弥补了国家课程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生个体差异而存在的不足,在保证来源复杂的各类学生在素质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水准线的同时,又适应了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是在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中进行的,需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而持续不断地进行调整、整合和重构,以达到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学校和学生个体多元发展需求的目的。美术校本课的有效实施,不仅提高了本校美术课教学质量,而且促进每一名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趣谈“当家”
爬山的发现
八月桂花香
十一月的萧邦
成长的过程
感动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元旦的竹
完美与残缺
雨,周庄
“黄金搭档”
初三真苦
书包
站得远点看自己
冬之随笔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阴沉”主题的变奏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