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屋顶绿化特征
在屋顶上造园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在屋顶(天台)上造园,一切造园要素都受到支承它的屋顶结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造园因素——挖湖堆山、改造地形——进行营造。但是,屋顶花园(绿化)毕竟是人们将地面上的“园”升到屋顶(天台)上来的,它具有它本身的特征,它与露地建园有共同处又有区别。从造园手法运用上,可运用一般的园林造园构景手法,创造优美的绿色环境;同时,亦受到所处居高临下,场地狭小,四周围绕建筑墙壁所限。脱离开大地联系的屋顶花园(绿化)与地面上的园林相比,既有其有利优势,又有它的不利方面。
屋顶花园(绿化)是完全建在人工“地基”——屋顶楼板上。屋顶花园(绿化)的各类种植物必须种植在人工合成土壤上,而合成的种植土和大地之间被建筑物隔绝。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水的供应受到限制,不可能利用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上升作用供给植物,这种对植物生态环境的改变,决非仅仅是植物灌溉问题,它将影响屋顶花木的健壮生长。因而,在地面上生长良好的花木,移植到屋顶(天台)上就可能影响它生存成活。需要根据各类植物生长特性,选择适合屋顶生长环境的植物品种。屋顶花园(绿化)植物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屋顶花园(绿化)的效果,因而也增加了它的建造难度和困难。
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受限于屋顶花园(绿化)下的梁板柱和基础、地基的承重力。由于建筑结构承载力直接影响房屋造价的高低,因此,屋顶上的每平方米的允许荷载均受到限制。也就是屋顶花园(绿化)土平均荷载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种植土的厚度。种植土层厚薄影响土壤水分容量大小。较薄的种植土,如果没有雨水或均衡人工浇灌,则土壤极易迅速干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屋顶花园(绿化)的种植土层较薄,又处于下倚建筑的高空,受到外界气温变化时对种植土将产生影响,以及从下部建筑结构中传来的冷热两方面的温度变化,都会影响种植土层的温度。显而易见,屋顶花园(绿化)的种植土形成的栽植环境,对树木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的理想条件相差甚远。
屋顶绿化构成
分为植物、基质、假山、花池、水体、园路、雕塑、棚架等。
1. 植物:选用植株矮、根系浅的植物,高大的乔木根系深,树冠大,而屋顶上的 风力大,土层太薄,容易被风吹倒。若加厚土层,硬会增加重量。而且,乔木发达的根系往往还会深扎防水层而造坟渗漏。因此,屋顶花园一般应选用比较低矮、根系较浅的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草本花卉? 如天竺葵、球根秋海棠、风信子、郁金香、菊仡、金盏菊、石竹、一 串红、旱金莲、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花、全鱼草、雏菊、羽衣甘蓝、翠菊、千日红、 含羞草、紫茉莉、虞美人、美人蕉、萱草、鸢尾、芍药、葱兰等。
草坪与地被植物 常用的有天鹅绒草、酢浆草、虎耳草等。
灌木和小乔木 红枫、小檗、南天竹、紫薇、木槿、贴梗海棠、腊梅、月季、玫瑰、山茶、桂花、牡丹、结香、平枝枸子、八角金盘、金钟花、栀子、金丝桃、八仙花、迎春花、棣棠、拍杞、石榴、六月雪、荚迷等。
藤本植物 如洋常春藤、茑萝、牵牛花、紫藤、木香、凌霄、蔓蔷薇、金银花、常绿油麻藤等。
果树和蔬菜 矮化苹果、金橘、葡萄、猕猴桃、草霉、黄瓜、丝瓜、扁豆、番茄、青椒、香葱等。
2. 基质:屋顶绿化所用的基质与其他绿化的基质有很大的区别,要求肥效充足、而又要轻质类。为了充分减轻荷载,土层厚度应控制在最低眼度。一般栽植草皮等地被植物的泥土厚度需10-15厘米;栽植低矮的草花,泥土厚度需20-30厘米;灌木土深40-50厘米;小乔木土深60-75厘米。草坪与乔灌木之间以斜坡过渡。如下几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黑色星期一
- 课堂上的小插曲
- 珍惜水资源 创造美好生活
- 童年记忆
- 田园乐趣
- 读书伴我成长
- 感恩改革开放
- 春天
- 家乡的变化
- 童年记忆
- 未来的房子
- 第一次当升旗手
- 第一次当升旗手
- 难忘的除夕
- 读《三个人一双眼睛》有感
- 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社会公共风险的财政思考
- 规范汉译名的思考
- 关于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 基于TAPs下的商品说明翻译
- 汉译英的减词译法
- 析旅游英语翻译技巧及注意问题
- 论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分类和效力_行政法论文(1)
- 论行政行为的先定力_行政法论文(1)
- 美国政府促进出口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 分析从互文性看英汉成语典故的翻译
- 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及其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 特色词汇翻译过程文化信息丢失
- 入世后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
- 《梦想的力量》A、B案
- 《梦想的力量》课文简说
- 《梦想的力量》教学案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6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5
- 《桥》教学设计6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7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2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
- 《桥》A、B案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
- 《梦想的力量》教学建议
- 《将相和》历史背景
- 《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