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三赢”成效

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三赢”成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8

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三赢”成效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图书馆 “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背景与内涵,论述了图书馆在开展“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活动中三方各自的收获:对“三区”受援地来说,将改变固有的文化人才队伍格局,发现和培养基层文化“能人”;对“三区”选派馆员来说,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化自觉性;对玉溪市图书馆来说,在“三区”文化人才支持活动中收获了可以“降大任”的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 人才支持;受援地;选派馆员;玉溪市图书馆

一、“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背景

二、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及玉溪市图书馆选派馆员的工作内容

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开展选派和培养”,加快“三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三区”文化工作者素质,为推动“三区”文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玉溪市图书馆“三区”选派馆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调研“三区”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培训基层“两馆一站”人员,帮助开展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辅导基层开展读书活动,推广基层文化建设的“云南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在实践的文化服务过程中引导和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

三、玉溪市图书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必然会收获“三区”受援地、选派馆员、玉溪市图书馆三方共赢成效

玉溪市图书馆的选派馆员深入基层,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精神面貌、实践经验在工作的过程中去引导、感染基层文化工作者,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及服务群众的能力。反过来说,基层文化工作者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会深深地触动我们选派的馆员,与群众打成一片的经验也会传递给我们的馆员,丰富选派馆员服务群众的经验。这是一个不同知识结构、不同阅历、不同地域的文化工作者在一起相互感化、相互提高的过程,体现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现实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基层文化单位的人才队伍格局、思维方式、工作作风;玉溪市图书馆将收获经过基层锻炼、通过群众考验、阅历更加丰富、工作能力更加提高的图书馆馆员。

1、对“三区”受援地来说,将改变固有的文化人才队伍格局,发现和培养基层文化“能人”

(1)玉溪“三区”基层的文化人才队伍现状。玉溪市“三区”基层的文化工作者经过艰苦奋斗,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就是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才队伍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固定的人才队伍格局越来越成为阻碍基层文化发展的桎梏。一是文化人才培养意识不强,不能整体把握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丰富内涵。由于基层文化工作缺乏实利性和可显示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了“软指标”,不如搞经济建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政绩明显,导致了文化工作越来越“边缘化、弱势化”。二是有的乡(镇)文化站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对自身的认识模糊,整体业务工作能力不强,而且身兼数职,担负其他非文化部门布置的工作越来越重,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主次颠倒,致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化服务,文化工作出于应付状态,从而使基层乡镇、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比较少,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方法比较简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对群众难以产生吸引力,文化的影响有限。三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当风风雨雨的艰难岁月过后,迎来了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在艰苦的风雨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后,基层文化干部的知识结构老化,宣传服务手段落后,他们有的不熟悉计算机,有的不会使用网络,面对面广量大的基层文化,面对群众日益急切的文化追求,面对浩瀚无尽的时代信息,他们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四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的现象突出,人才梯次出现断层,高层次人才几乎没有,古籍修缮和翻译、计算机网络技术、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人才相当紧缺。学科人员的配置不合理,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不少人仅仅停留在“技术性”的层面上,缺乏创新发展的后劲,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为“三区”基层挖掘和培养文化“能人”,引导和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三区”培养文化人才,一是要重视和培养已经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他们成长于基层,生活于基层,活跃于基层,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吸引能力。培养这些乡土文化能人,首先在政治上要给予关心尊重,业务上加以培训引导,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发挥特长。利用他们与当地群众朝夕相处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组织和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激活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要挖掘和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比如彝族的毕摩,他们不仅是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支撑点。他们言传身教,延续着当地民间文化的血脉,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和精深的造诣。在“三区”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要深度挖掘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避免民族民间文化“口传心授,人在艺存,人亡艺失”的莫大遗憾。三是在实践的工作过程中引导和培训当地的文化工作者。“三区”选派馆员带着服务城市群众的知识、方法和经验深入基层,在与当地文化工作者一起进行文化工作、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同行,把工作方法和经验“传染”给当地的文化工作者。通过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不经意间”的方式引导和培训当地的文化工作者。

2、对“三区”选派馆员来说,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化自觉性

图书馆选派的馆员深入基层,面对乡村艰苦的环境,感受城乡的巨大差距,审视民间的冷暖,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转变,逐渐摈弃“80后”、“90后”的娇气和优越感;看到基层文化工作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风雨兼程几十年,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使他们更加坚定服务文化事业的决心;看到基层农村文化贫瘠,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深深渴望和执着的追求,使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不断得到强化;看到基层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面对基层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虚心学习,把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的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实践,不断总结积累,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工作能力;他们深入群众了解文化生活,深入群众开展文化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在追求文化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性。

3、对玉溪市图书馆来说,在“三区”文化人才支持活动中收获了可以“降大任”的图书馆馆员

不可否认的是,玉溪市图书馆“80后”、“90后”的许多年轻馆员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创造力强,但是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的“襁褓”中长大,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大门”,阅历尚浅、实践欠缺、打磨不够。有的缺乏基层一线工作经验,不懂得与群众打交道;有的娇生惯养,工作中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就不知所措;有的心浮气躁,工作不踏实、干活不努力。

让年轻的馆员们沐浴着玉溪“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活动的“春风”,深入到基层这个实践的大熔炉里进行历练,按照孟子的人才培养观点让他们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农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解决乡村复杂情况、实际困难中“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成长起来。当选派结束后,玉溪市图书馆便收获了思想坚定、文化自觉性高、业务能力强、知识范围广、阅历丰富、勇于担当、敢于做事、乐于奉献、可以“降大任”的图书馆馆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Never Forever(永不)
小时候
Disabilities(残疾)
Covering the ears to steal the bell(掩耳盗铃)
How to face emotins(如何面对感情)
How To Treat Disabled People(如何对待残疾人)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怎样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Disabilities(残疾)
Waste-Resource At A Wrong Place(在错误的地方资源浪费)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About friends and value of time(关于朋友和时间的价值)
Friends Or Teachers?(朋友或老师)
The modern pace of life(关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The Snow(雪)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ity(电的重要性)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人文主义”思潮对美声声乐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与路径选择
对文学反映治理官僚主义的思考
中国低碳出口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家养红掌有讲究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胡适社会进化观刍议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试论清末张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
新形势下对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审视
基于目的论的京剧剧本翻译效果研究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设计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寄给青蛙的信》课文
《这个办法好》课文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札记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说课设计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