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兵马俑与秦始皇陵

西安很老很老了。这恐怕是兵马俑给我造成的印象,兵马俑很老很老了。同样,两千多岁的秦始皇,也很老很老了。

西安又是很年轻很年轻的。我去西安,没找到秦始皇,是被他那些永远年轻的卫兵给拦住了。两千多岁的兵马俑,并没有真的变成老人,依然保持着二十多岁的面容与体型,像一个战胜了时间的奇迹。难怪兵马俑出土后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两千多岁的西安,也像兵马俑那样,拥有二十多岁的青春。当我看见兵马俑,就看见了二十多岁的西安,目视前方,沉默寡言,健壮而又自信。

你想知道二十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你想知道两千多岁的西安长什么样子吗?那就去看看兵马俑吧。

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卫、掷铁饼者等雕塑,让人记住了古希腊乃至古罗马的男人们长什么样子。幸好,我们有兵马俑。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男人长什么样子,知道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子。兵马俑是大秦帝国男人们的自画像。我们见不到秦始皇了,却能大致地想象出他的模样。夸张点说,他才是兵马俑真正的父亲。他老了,他死了,却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永远活在二十多岁。作为他的那个时代不老的象征。

兵马俑是1973年被几位二十多岁的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在此之前,人们去西安,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此之后,又多了一个愿望:看兵马俑。就像探访一处神秘的远房亲戚。连远道而来的日本学者都赞叹: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中国,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西安。最老的兵马俑,成了西安最新的形象代言人。西安的奇迹太多,兵马俑是奇迹中的奇迹。

兵马俑在两千多年后被挖掘出来,相当于他的复活,他的第二次诞生。在他出土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经三十多岁了。而发现兵马俑的那几位青年农民,如今该六十多岁了吧。但我仍能想象出他们撞上时惊讶的神情。他们原本是打井的,想不到却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二十多岁的西安人,看见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三十多年过去了,兵马俑显得比这些曾经的年轻人还要年轻。两千多年过去了,兵马俑仍然是西安人中的年轻人。我从他身上看见了老西安的青春,大秦帝国的青春。

秦始皇召集江湖术士炼丹,委派五百童男童女出海远航蓬莱,据说都为了寻访长生不老药。怕死的秦始皇直到死了也没找到。可他那些不怕死的士兵,却像吃了长生不老药似的,通过雕塑而获得了永生。我相信兵马俑确是以那些不怕死的士兵为模特儿的。否则,不可能把眉宇之间的英气与勇气延续两千多年。兵马俑的原型会老、会死,可精神还活着。仍像在随时待命,唉,给他们下命令的人已经死了。他们则因为永褒青春而无法退役。

这群并没走上战场的士兵,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搏斗,跟黑暗搏斗,跟寂寞搏斗,跟虚无搏斗……这一仗足足打了两千多年。最终,他们战胜了时间。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浮出地面。完好无损的兵马俑,本身就是自己的战果。还有什么能把他们打垮呢?他们坚持着,坚持着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一支勇敢的部队,在阵地上坚守了两千多年,也没有被打乱队列。朝代更替,也无法取消他们的番号。

西安人应该以兵马俑为骄傲,倒不是说靠他每年拉来多少游客,带动多少消费,而是向全世界展览了古老的西安人,其实也是古老的中国人,那种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两千多年前的大阅兵,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还没有解散。兵马俑也算中国人的根啊,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形象。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惟一延续到今天的,正如兵马俑不倒。兵马俑明明是易碎品,却就是没有垮掉。

我看兵马俑,就像看见两千多年前的西安人。他们是两千多年前西安人的替身。

同样,我在北京遇见西安人,也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兵马俑,他们来自兵马俑的故乡。包括看见张艺谋,我都觉得:他跟兵马俑长得真有点像啊。张艺谋以前确实自导自演过一部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扮演的就是一尊复活的秦俑。女主角是巩俐演的,她美得居然能让秦俑产生了爱情。看来兵马俑并不真的铁石心肠。

西安人外表粗犷,憨厚,骨子里还是很细腻的。张艺谋就是一个证明。我把他的电影当作兵马俑的梦想。兵马俑要是做起梦来,也是很超人的。譬如能把一个梦,一做就是两千多年。直到现在,浮出地面了,还没完全醒呢。兵马俑把西安,把秦始皇陵当成自己永久的梦乡了。没有一个逃兵。

贾平凹对兵马俑最有感情:“秦兵马俑出土以后,我在京城不止一次见到有人指着在京工作的陕籍乡党说:瞧,你长得和兵马俑一模一样!话说得也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相貌上的衍变是极其缓慢的。我是陕西人,又一直生活在陕西,我知道陕西在西北,地高风寒,人又多食面食,长得腰粗膀圆,脸宽而肉厚,但眼前过来过去的面孔,熟视无睹了,倒也弄不清陕西人长得还有什么特点……现今陕西是公认的国内几个产美女的地方之一,朝朝代代里陕西人都是些什么形状呢,先人没有照片可查,我只有到博物馆去看陶俑。到了秦,就是兵马俑了。兵马俑的威武壮观已妇孺皆晓,马俑的高大与真马不差上下,这些兵俑一定也是以当时人的高度而塑的,那么,陕西的先人是多么高大!但兵俑几乎都腰长腿短,这令我难堪,却想想,或许这样更宜于作战。古书上说狼虎之秦,虎的腿就是矮的,若长一双鹭鸶腿,那便去做舞伎了。陕西人的好武真是有传统,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陕西人善武的一大特点。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于木讷,这多半是古书上讲的愚,但忍无可忍了,六国如何被扫平,陕西人的爆发力即所说的刚,就可想而知了。”

贾平凹还认为陕西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陕西人也最能代表中国人:“每每测览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陶俑,陕西先人也一代一代走过,各个时期的审美时尚不同,意识形态多异,陕西人的形貌和秉性也在复复杂杂中呈现和完成。俑的发生,发展至衰落,是陕西人的幸与不幸,也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幸与不幸。”

西安正因有了永远年轻的兵马俑而在我眼中不是一座老掉牙的城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靠强大的武力兼并了割据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正是对那支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已发现的四个俑坑坐西向东,呈直逼中原之气势,一号坑是右军,二号坑是左军,四号坑是中军,三号坑是统帅三军的指挥部。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弩兵组成的多兵种混合部队。

据西安作家朱鸿讲述:“那时将士都是拿着兵器的。那些金钩和铜戈,那些戟和铍,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之久,竟都没有生锈。那把长长的青铜剑一直压在一堆倒伏的兵马俑之下,它当然是被压弯了,然而搬走这些兵马俑,它却居然能一下反弹过来。恢复其直。我相信,秦军的兵器是精良的兵器……兵马俑以秦始皇的将士及其所骑之马作模仿,捏造以泥,烧烤以火,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非常明显,我感到的兵马俑之气,是混合着一种秦始皇时代的特殊之气……”

朱鸿还猜测是主持造陵的李斯丞相向秦始皇提议在陵的周围搞一些地下军阵,“秦始皇的将士,是他实现统一中国的基础,满足野心的资本,施展战术的工具,也是他安全的保障。秦始皇是得意于将士的,这使他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而根据《旧汉仪》记载,布置地下卫队更像是秦始皇本人的主意。当时李斯向秦始皇汇报工作进展:“臣所将徒隶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即是说陵墓的深度与广度都已达标,工程似乎可以结束了。

秦始皇听后下令继续挖:“其穷行三百丈,乃止。”为什么要再拓宽三百丈,《旧汉仪》书里没有详述。直到兵马俑被发掘后,考古学者丈量出俑坑恰恰在陵墓的“三百丈”之内,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秦始皇要再安排三百丈的空间,来排兵布阵,让一支模拟的军队给自己守陵。据说《旧汉仪》上这一段指的含糊的文字,是中国浩若烟海的古籍中惟一一处有关兵马俑的记载。

如果不是在1973年被几位挖井的农民偶然发现,秦始皇亲点的兵马俑军阵就是一支失踪的部队了,兵马俑的故事就失传了。

然而在那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兵马俑,冥冥之中听见了来自外面世界的呼唤。那是春风在呼唤,阳光在呼唤,就像是遥远的母亲呼唤离散的孩子回家。兵马俑所参照的原型,那些东征西杀的士兵,当年就听见过这样的呼唤。他们在亲人的呼唤声中陆续离队,解甲归田。

是的,战争已结束了,该回家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挥动我的翅膀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生命的本质
我拥有我快乐
感悟人生
面对苦难
大海的色彩
掌声
可爱的橘子洲
快乐是一种美德
我在童话中成长
一个人,牵着我……
匹马岑参,大漠梨花
晚一点是黄昏,再晚一点是《广陵散》
她将痴情,染红遍地桃花
秦淮柳,眉暗不禁秋
云锦绕指,浅世姻缘
恋恋中国风,中毒到几成
桃花深处话桑麻
春满花枝秀,犹似当年人
只为度他而来,红尘千丈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
四人一马,明日天涯
明月照无眠,小编把药煎
佳期如梦,向爱而生
红尘烟雨中,谁一笑倾城
东山三十春,傲然出风尘
竹山小学201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初二语文《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学案
初二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二语文《紫藤萝瀑布》学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写作系列练习(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初二语文《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精选:动物类说明文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学生版)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写作系列练习(2)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古今异义字
201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实词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文默写复习资料